樱花覆径处,哲思落肩头(春游日本12)

海市蜃楼

<p class="ql-block">京都有条渠边小道叫做“哲学之道”,乍听起来,一条寻常的溪边小道怎么就和哲学连上了关系?</p><p class="ql-block">其名字的由来源于日本著名哲学家西田几多郎。</p><p class="ql-block">西田几多郎是京都学派的中心人物,他在担任京都大学哲学教授时期,经常在这条溪边小道上散步与冥思,渐渐孕育出他庞大而艰深的哲学世界。后来,以他为首,包括其弟子田边元、三木清等哲学家也钟爱在这条路上一边散步一边思考哲学问题。1972年,这条小道便被正式命名为“哲学之道”。</p> <p class="ql-block">哲学之道位于京都府东山山麓,沿着人工河渠旁,从若王子神社,途经法然院,止于银阁寺,是一条长约1.8公里的散步小径。</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众的赏樱打卡点,源于画家桥本关雪的妻子在1921年捐赠了360棵樱花树苗,种在了哲学之道两旁,这些被命名为“关雪樱”的樱花更为哲学之道增添了浪漫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每当樱花缀满枝头的时节,这条樱花幽径便散发出诗意般的强烈磁场,吸引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旅人循香而至,踩着飘落的粉白花瓣缓缓踱步,任细碎花枝拂过肩头,在蜿蜒的溪畔与古朴的苔墙间,沉浸式触摸独属于京都的浪漫叙事。</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哲学道,常能邂逅远道而来的异国情侣,他们亦沉醉于这份诗意浪漫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当春光透过繁茂的花枝撒在哲学道的青石板上,当关雪樱的花瓣轻柔地落在头顶落在肩头时,踩着百年老树投下的斑驳光斑缓步前行,思绪也跟着湿润起来,我不是哲学家,没有哲学家以批判性、系统性思维追问本质的能力,更产生不出哲学家在逻辑建构与价值思辨中探寻世界冥想。</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极其平凡的普通人,某个瞬间突然感到,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与眼前飘落的樱花重合。樱花短暂的花期,让我联想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它提醒人们生命如同樱花般,虽然美丽却转瞬即逝,从而引发我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在生命哲学中,这促使我们珍惜生命、把握当下,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时也让人思考如何面对生命的终结和无常。</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