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回溯到四十五年前,我怀揣着激动与期待,踏入大明湖的办公室。一位笑容和蔼的老师热情接待了我,递上报到证明信,她翻看后给我写了单位新职工实习单。我一下就被她笔下熟练隽秀的字迹吸引,心中满是赞叹。后得知,她是郭世秀老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老师在明湖身兼多职,劳工、统计、办公室仓库管理等工作,她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在当年还没听说电脑和计算机是啥的年代里,一切靠手工。她每日订本造册、统计结算,每周整理数据,每月上报结果。办公桌上报表落得像小山,每次见她都是在伏案专注地写抄。她笔下数字整齐、文字清秀,我也常忍不住多看几眼。郭老师记忆力超强,当时明湖几百员工,哪位员工的姓氏、年龄、住址、家庭状况等她了如指掌,后来我做工会工作,凡遇相关问题就找她求教。当年办公室的员工事务繁杂,明湖人有句俗话“上至联合国,下至托儿所”都打交道,其他同事各忙各的事,各干各的活,只有郭老师稳坐办公室坚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是明湖人的美德吧。我在《中吕·山坡羊》“参现郭世秀老师的画展有感”曲中写道“明湖晖佑,华年悄狩,卅秋数载勤厮守。理筹谋,计详周,明湖诸事皆亲究,岁月渐催霜发厚。春,未敢休;冬,未敢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曲勾勒出郭老师在明湖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她将青春与精力都奉献给了明湖,在春夏秋冬的轮回中,不辞辛苦地为明湖的事务操劳,岁月染白了她的头发,但从未磨灭她对工作的热爱。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飞逝,郭老师今已八十二岁。如把她的人生分为两阙,前阙为明湖默默奉献,后阙以画笔开启艺术生活。退休后,她拿起画笔,在宣纸上绽放精彩。她画的牡丹争奇斗艳,工笔人物画更是神韵十足,李清照的婉约、辛弃疾的豪放等等都被她精准捕捉。她把对明湖的挚爱浸透在笔尖上,明湖的碧波、春柳、夏荷、灰鹭、亭台楼阁都是那样曼妙溢彩,栩栩如生。比起当年工作时的严谨,现在绘画中的她更加从容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谓“杖朝时候,墨香盈牖,龙潭波映画工秀”。如今她的生活被墨香环绕,精神让绿水青山熏陶,故她的画作犹如今天五龙潭的波光,盈盈生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年郭老师带着“老年书画社”的画友走出画室。他们进名胜古迹、市井街道,让社区活动中心的墙壁变美,让学校的课堂教室变雅。在画友间、在敬老院、在校园中她真诚传授画技,还捐赠大量作品,传递温暖与正能量。正是“意方遒,韵长留,社区校园乡间走,艺诲德馨双美酬”,体现出郭老师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记得她75周岁时,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党员。如今她如苍松般坚韧,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正是:“今,誉满城;名,后世留”,把爱心奉献给国家奉献给百姓。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愿用元代济南文贤张养浩“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万幅中”的诗句送给郭世秀老师。愿她品味生活,尽享清欢。</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2日 任正 写于晚晴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