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余开华</span></p> <p class="ql-block">——写在湖南大学双创班开班之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序言</b></p><p class="ql-block"> 1918年的湘江之畔,一群青年学子在岳麓山下成立新民学会,用"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呐喊撕裂了旧时代的迷雾。百年后的今天,湖南大学双创班青年学子再次站在历史交汇点上,当美国遏制战略掀起惊涛骇浪,当传统经济引擎渐显疲态,我们当以创新创业为舟楫,在时代浪潮中开辟新航道,让双创班成为新时代的“新民学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历史回响:新民学会的精神密码</b></p><p class="ql-block"> 新民学会的13位创始会员,平均年龄不过24岁。这群"恰同学少年"在一所普通民宅里,将"革新学术、砥砺品行"的誓言镌刻进历史。他们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又有创办湘江评论、组织勤工俭学的务实。蔡和森用一杆笔在法国写出建党先声,毛泽东在安源煤矿点燃工人运动星火,这种理想主义与实践精神的完美融合,正是当代双创者需要继承的精神基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现实突围:双创战略的破局逻辑</b></p><p class="ql-block"> 当美国芯片禁令切断技术供应链,当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中国青年面对的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关,更是一场事关民族命运的突围战。深圳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突破封锁,合肥量子信息实验室抢占科技制高点,这些成功案例证明:创新创业不是风花雪月的浪漫,而是刺破技术铁幕的利剑。正如当年新民学会会员在《湘江评论》中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今天的双创青年学子更需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在"卡脖子"领域破茧成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精神重构:新时代的创新创业精神</b></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用28年完成建国大业,靠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创新思维;用三年实现全面脱贫,凭的是"精准扶贫"的创造智慧。这种红色基因正在新一代创业者身上延续:95后团队用AI技术复活敦煌壁画,大学生村官用直播电商振兴乡村经济。在岳麓书院"实事求是"的匾额下,双创班学子正在书写新的传奇——他们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兼具家国情怀与商业智慧的"新新民学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结语:以校训为锚点的双创远征</b></p><p class="ql-block">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湖南大学双创班青年学子当以“实事求是”校准创新航向,当以"敢为人先"突破认知边界,在创新创业的星辰大海中开辟新航路。当我们的实验室里诞生颠覆性技术,当我们的双创项目解决社会痛点,当我们的商业模式重构产业生态,这就是校训精神的时代注脚。让我们以代码为诗,以芯片为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续写"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4.17于湖南大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