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宁博物馆与旅顺博物馆联合举办百年丹青——二十世纪著名画家作品展,精选的70幅国画作品,涵盖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聚焦20世纪中国社会剧变背景下的艺术发展,展现20世纪中国画坛的总体风貌与发展轨迹和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 这次展出的21位重量级画家联展,可谓大师云集,群星璀璨。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潘天寿、李可染等中国美术史标杆人物。</p> <p class="ql-block"> 画展涵盖海上画派、京津画派、新金陵画派、岭南画派等多元艺术流派,展现百花齐放的艺术风貌。</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角。</p> <p class="ql-block"> 李苦禅(1899—1983)名英,字超三,号励公,更字苦禅。山东高唐人。1919年在北大画法研究会从徐悲鸿学素描。1922年入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学西画,翌年拜齐白石为师。1930年至1940年应林风眠聘请,任杭州国立艺术学院教授。1946年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建国后任中央美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以花鸟画见长,尤善画鹰。他不喜欢在画上题诗,大多数画作只题画的标题,然后是年月、名号。他的作品继承民族绘画优良传统,并融中西技法为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在实践中出新创格。尤其擅长大写意花鸟画,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出版有《李苦禅画集》等。</p> <p class="ql-block">架下闲趣图轴 无纪年</p><p class="ql-block">纵83 横36.6</p><p class="ql-block">款识:“李英。”</p><p class="ql-block">钤印:“苦禅”朱文方印、“李英之印”白文方印、“苦禅漫写”白文方印、“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书画劳军纪念”朱文长方印。</p> <p class="ql-block">荷花图轴 1983年</p><p class="ql-block">纵130.7 横64.3</p><p class="ql-block">款识:“苦禅写。”款识:“此早年作,笔墨尚好,可留也。八六叟,苦禅。”</p><p class="ql-block">钤印:“以学愈愚”朱文长方印、“禅父”白文长方印、“死无休”白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鱼事图轴 无纪年</p><p class="ql-block">纵121.4 横82.5</p><p class="ql-block">款识:“鱼事,苦禅戏。”</p><p class="ql-block">钤印:“苦禅”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松鹰图轴 无纪年</p><p class="ql-block">纵130.3 横64.3</p><p class="ql-block">款识:“苦禅写。”</p><p class="ql-block">钤印:“李英之印”白文方印、“苦禅”朱文方印、“博飞万里”朱文长方印。</p> <p class="ql-block">松鹰之图轴 无纪年</p><p class="ql-block">纵138 横72.5</p><p class="ql-block">款识:“松鹰之图,雪浪友属正,苦禅。”</p><p class="ql-block">钤印:“李”白文方印、“苦禅”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 王雪涛(1903—1982)字迟园,室名瓦壶斋等。河北成安人。自幼喜绘画。1918年入直隶高等师范图画班。1922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后转读国画系,受教于陈师曾、萧谦中、汤定之、王梦白等,尤受王梦白影响最大。1924年拜齐白石为师,奉师命改名雪涛。192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抗战期间,卖画为生。1954年任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1955年起参加筹备北京中国画院工作,次年任该院务委员会委员、院长。王雪涛以小写意花鸟草虫著称。他善于描绘花鸟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活泼生气,又精于表现画家的心灵感受和动人想象。他能准确地把握动态中的花鸟,并且能在情景交融中体现出转瞬即逝的情趣,创造了清新灵妙、雅俗共赏的鲜明风格。著有《王雪涛画集》、《王雪涛画谱》等。</p><p class="ql-block"> 合作画家:曹克家(1906—1979),别名汝贤,北京人。擅长中国画,尤长工笔画猫。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师,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干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p> <p class="ql-block">王雪涛、曹克家合绘花猫图轴 1948年</p><p class="ql-block">纵101.1 横33</p><p class="ql-block">款识:“戊子小春曹克家写猫。”又识:“雪涛补景。” </p><p class="ql-block">钤印:“克家写猫”朱文方印、“迟园”朱文方印、“雪涛长年”朱文方印、“汝贤雪涛合作之印” 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雄鸡紫藤图轴 无纪年</p><p class="ql-block">纵95.6 横57.2</p><p class="ql-block">款识:“雪涛。”</p><p class="ql-block">钤印:“迟园”朱文方印、“王雪涛印”白文方印、“老牛”朱文长方印。</p> <p class="ql-block">芙蓉鸳鸯图轴 无纪年</p><p class="ql-block">纵137 横33.4</p><p class="ql-block">款识:“雪涛写于瓦壶斋。”</p><p class="ql-block">钤印:“迟园”朱文方印、“王雪涛印”白文方印、“藕华楼”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 蒋兆和(1904—1986)祖籍湖北麻城,四川泸州人。自幼家境贫寒。1920年至上海谋生,曾画广告,并自学西画。1927年得到徐悲鸿赏识,翌年受聘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为图案系教员。1930年应邀任上海美专素描教授。1938年任京华美术学院教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师。1942至1943年创制巨幅长卷《流民图》,震撼了美术界。1950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文联委员等。蒋兆和是“五四”运动以来极具变革思想的艺术家之一。他集中国传统水墨技巧与西方造型手段于一体,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使中国的现代水墨人物画一跃而立于世界现实主义绘画行列,因而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宗师。出版有《蒋兆和画册》等。</p> <p class="ql-block"> 傅抱石(1904—1965)原名瑞麟,号抱石。江西人。1921年就读于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艺术科,从此走上艺术之路。毕业后,担任省立第一中学国画教员。1933年由江西省公派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专攻东方美术史。1934年在日本举办个展,引起巨大轰动。1936年回国,受聘于南京大学艺术系。1939年应郭沫若之邀至重庆,担任抗战时期政治部秘书。1949年后担任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傅抱石是20世纪中国传统美术现代化转型的代表人物,“新山水画”的代表画家。新中国成立初期,他继续自己的艺术开拓之路,将山水画与时代发展有机地结合,创作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感的画作。著有《中国人物画和山水画》、《中国的绘画》等。</p> <p class="ql-block">摩诘诗意图轴 1945年 </p><p class="ql-block"> 纵105.5 横61.1</p><p class="ql-block">款识:“乙酉三月中浣,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山斋。傅抱石写摩诘诗意。”</p><p class="ql-block">钤印:“抱石之印”白文方印、“其命惟新”朱文方印。</p><p class="ql-block">此图应为写王维《山居秋暝》诗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p> <p class="ql-block">溪山访友图轴 1947年</p><p class="ql-block">纵142.1 横68.1</p><p class="ql-block">款识:“丁亥秋月白下讲舍写。新喻傅抱石。”</p><p class="ql-block">钤印:“抱石私印”白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蝶恋花词意图轴 1958年</p><p class="ql-block">纵185 横94.7</p><p class="ql-block">款识:“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一九五八年九月中浣,敬写主席词意。傅抱石南京并记。”</p><p class="ql-block">钤印:“抱石之印”白文方印、“其命惟新”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 合作画家:关山月(1912年10月25日—2000年7月3日),原名关泽霈,广东阳江人,中共党员,中国当代国画艺术大师、书法家、美术教育家,其主要绘画作品有《江山如此多娇》</p> <p class="ql-block">傅抱石、关山月 合绘松下会友图轴 1961年</p><p class="ql-block">纵132 横64.6</p><p class="ql-block">款识:“一九六一年九月十日旅大市群众艺术馆座谈会上。山月写松,抱石补成,奉纪念也。”</p><p class="ql-block">钤印:“抱石之作”白文方印、“关山月”白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东山小景图轴 1961年</p><p class="ql-block">纵92.3 横55.9</p><p class="ql-block">款识:“一九六一年九月为旅顺博物馆写。傅抱石大连东山邨记。”</p><p class="ql-block">钤印:“抱石私印”白文方印、“一九六一”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词意图轴 1964年</p><p class="ql-block">纵105.8 横60</p><p class="ql-block">款识:“一九六四年九月,敬写毛主席娄山关词意,抱石并记。”</p><p class="ql-block">钤印:“抱石之印”白文方印、“甲辰所作”朱文长方印、“不及万一”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春风杨柳万千条”诗意图 1964年</p><p class="ql-block">纵42 横68.6</p><p class="ql-block">款识:“春风杨柳万千条。抱石南京并记。”</p><p class="ql-block">钤印:“傅”朱文圆印、“甲辰所作”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沁园春词意图1965年</p><p class="ql-block">纵51.2横61.1</p><p class="ql-block">款识:“长沙,一九六五年春初拟沁园春词意,抱石并记。”</p><p class="ql-block">钤印:“傅”朱文圆印</p> <p class="ql-block">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17岁时入上海美专,受校长刘海粟器重,并亲聆康有为提倡改良中国画的演讲,对其改革中国画的思想形成有着关键影响。22岁考入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从法国画家克罗多和林风眠等教授学习油画。抗战期间投入绘画宣传工作,与傅抱石等往来密切。1946年应徐悲鸿之邀到北平艺专任教,师从齐白石,问学黄宾虹。50年代以后开始从写生入手,探索中国画改革。李可染的作品多取材于江南与巴蜀名山大川,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画山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画水以水墨为主,注重光与墨变幻,形成“黑、满、崛、涩”独特风格,学者称“苦学派”。著有《中国绘画史》《李可染画论》等。</p> <p class="ql-block">登高吹笛图轴 1948年</p><p class="ql-block">纵71 横34.8</p><p class="ql-block">“登高弄短笛,清响入云中。戊子,可染。”</p><p class="ql-block">钤印:“李”朱文方印、“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书画劳军纪念”朱文长方印、“有君堂”白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人物图轴 无纪年 </p><p class="ql-block">纵73 横33.9</p><p class="ql-block">“可染戏墨。”</p><p class="ql-block">钤印:“可染”白文长方印、“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书画劳军纪念”朱文长方印、“在精微”白文长方印。</p> <p class="ql-block">牧牛图轴 无纪年</p><p class="ql-block">纵69.2 横35.4</p><p class="ql-block">款识:“染画。”</p><p class="ql-block">钤印:“可染”白文长方印。</p> <p class="ql-block">秋风图轴 无纪年</p><p class="ql-block">纵69 横45.9</p><p class="ql-block">款识:“一年容易又秋风,可染画。” </p><p class="ql-block">钤印:“李”朱文方印、“可染”朱文长方印、“孺子牛”朱文长方印,“陈言务去”白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 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后改为稚柳。江苏人。出身于艺文之家,家学渊源深厚。8岁开始学画。15岁拜晚清进士钱振煌为师。1929年,就职于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关务署,从事档案管理工作。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随关务署机关撤离至重庆。1942年,受张大千邀请,北上敦煌研究石窟艺术。1943年受聘于中央大学艺术系。1949年被聘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纂。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后历任上海文联秘书长,上海博物馆顾问等,1983年到1990年担任全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组长,对全国208个文博机构的数十万余件古代书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甄别鉴定。晚年研究五代徐熙的“落墨法”,从而使他的绘画艺术走向新的高峰。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等。</p> <p class="ql-block">茶花图轴 1959年</p><p class="ql-block">纵110.2横65.2</p><p class="ql-block">款识:“一九五九年九月,谢稚柳写于上海。”</p><p class="ql-block">钤印:“谢稚”白文方印、“稚柳”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松峰观瀑图轴 1960年</p><p class="ql-block">纵147.8横83.3</p><p class="ql-block">款识:“一九六零年三月写于上海,谢稚柳。”</p><p class="ql-block">钤印:“谢稚柳”白文方印、“稚柳”朱文方印、“调啸阁”朱文方印、“鱼饮溪堂”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荷花图轴 1962年</p><p class="ql-block">纵136.5横68.3</p><p class="ql-block">款识:“一九六二年八月来观旅顺博物馆所藏书画,临别写此留念,谢稚柳,时将去沈阳。”又识:“越二十六年戊辰初夏重过旅顺,在博物馆见此旧作因题,稚柳时年七十有九。”</p><p class="ql-block">钤印:“稚柳”白文方印、“谢”朱文方印、“壮暮”白文方印、“稚柳”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竹石图轴 1979年</p><p class="ql-block">纵97.4横55.8</p><p class="ql-block">款识:“已未冬日,稚柳。”</p><p class="ql-block">钤印:“谢”朱文方印、“夕好”朱文长方印。</p> <p class="ql-block">翠松图轴 1980年</p><p class="ql-block">纵98.9横50.1</p><p class="ql-block">款识:“庚申秋日,稚柳。”</p><p class="ql-block">钤印:“稚柳”白文方印、“谢”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 黄胄(1925年3月31日—1997年4月23日) 出生于河北蠡县,原名梁淦堂,字映斋,曾用名梁叶子、苗迪,中国近现代中国画、人物画家 、收藏家、社会活动家,黄胄善于用速写的表现手法抓住人物或动物的特征,线条流畅有力,风格奔放。黄胄以画驴最负盛名,“驴”是黄胄绘画创作中的题材之一,他画的驴造型准确生动,手法简练概括,画面巧拙相称,形神兼备,充分体现了水墨写意的特点,同时体现出了黄胄对西方写实精神的理解。其主要绘画作品有《草原逐戏图》《洪荒风雪》《叨羊图》《百驴图》著有《黄胄谈艺术》《黄胄书画论》等。</p> <p class="ql-block">赶驴图轴 无纪年</p><p class="ql-block">纵65cm,横47cm</p><p class="ql-block">题识:黄胄</p><p class="ql-block">钤印:黄胄之印(白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饲养图轴 1959年 </p><p class="ql-block">纵69.4cm 横47cm</p><p class="ql-block">题识:己亥十月黄胄写</p><p class="ql-block">钤印:黄胄之印(白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葡萄熟了图轴 1960年</p><p class="ql-block">纵178.5cm,横95.3cm</p><p class="ql-block">题识:“庚子二月三日黄胄为旅大群众艺术馆作”</p><p class="ql-block">钤印:黄胄(白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 合作画家:邵宇(1919— 1992年)辽宁省东沟县孤山镇人。1935年考入北京美术专科学校。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在长沙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报会。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在《抗敌报》、《战士报》上发表《反动派的滔天罪行》等木刻连环画作品。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美术、书法作品,被誉为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出版家,</p> <p class="ql-block">黄胄 邵宇 放风筝图 无纪年</p><p class="ql-block">纵34.3,横68.6</p><p class="ql-block">款识:“黄胄 邵宇”</p><p class="ql-block">钤印:无</p> <p class="ql-block"> 张大千(1899-1983) 原名正权,改名爰,又名季、季爰,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1917年赴日本京都学习染织与绘画。1919年师从曾熙学习书画,后又师从李瑞清学习书法。1941年去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二百余件。抗战胜利后赴印度和欧美等地讲学、举行画展。1978年迁居台北。其作画融汇贯通前人法度,自成风格。作品题材广泛,清润秀丽。晚年常用泼墨、泼彩描绘风景。其代表作有《长江万里图》、《庐山图》等,出版有《大风堂藏画》、《张大千画集》等。</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佳胜图卷 1944年</p><p class="ql-block">纵42横79.3</p><p class="ql-block">款识:“不胜异代兴亡感,传说当年帝子游。西子西湖都瘦了,二分明月照人愁。留题半属同光后,尽把乾嘉笔笔删。堂上坐来无限感,隔江犹有六朝山。十年前漫游扬州,泛舟小金山,遂至平山堂,隔江山色,烟岚可挹,因成二诗。甲申六月戏图之并题于上。大千居士爰,青城山下。”</p><p class="ql-block">钤印:张爰(朱文方印)、张大千(白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秋山高士图轴卷 1939年</p><p class="ql-block">纵116 横51.4</p><p class="ql-block">款识:“蓬池几回乾,桑田几番改。谁信天地间,竟有山头海。己卯十一月写。大千张爰”</p><p class="ql-block">钤印:张爰(朱文方印)、大千大利(白文方印)、两到黄山绝顶人(白文长方印)、大风堂(白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 陆俨少(1909年-1993年),现代画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县南翔镇人。1928年师从冯超然学画,专习山水。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2年起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1980年在该院正式执教,并任浙江画院院长。擅画山水,尤善于发挥用笔效能,以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兼作人物、花卉,书法亦独创一格。出版有《陆俨少画集》、《怎样画云》等。</p> <p class="ql-block">江峡云烟图轴 1980年</p><p class="ql-block">纵96.8 横44.7</p><p class="ql-block">款识:“峡东沧江坡撼赤岸险水,曾经写图记旧。庚申四月,陆俨少写于上海。”</p><p class="ql-block">钤印:“俨少”(白文方印)、“宛若”(朱文方印)、“嘉定”(朱文长方印)、“只研朱墨作春山”(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春江夕照图轴 1980年</p><p class="ql-block">纵135.8 横58.8</p><p class="ql-block">款识:“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邨。杜陵诗意钩起旧游,遂尔作此。庚申六月,陆俨少并记。”</p><p class="ql-block">钤印:“俨少”(白文方印)、“宛若”(朱文方印)、“嘉定”(朱文长方印)、“庚申七十二”(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浙江宁海人。现代画家、教育家。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p> <p class="ql-block">葵花图轴 1946年</p><p class="ql-block">纵56.5 横45.3㎝</p><p class="ql-block">题识:“依水偎山谷有盘,小园谁说不多宽。锦葵红杏般般好,任作绿珠绝世看迪功先生雅属,三十五年鼠姑开颜,荷兰花佳符,寿”</p><p class="ql-block">钤印:“潘天寿”(白文方印),“天寿”(朱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 吴湖帆(1894年8月13日-1968年7月7日)[13],出生于江苏苏州南仓桥,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斋号四欧堂、梅景书屋、玉华仙馆、宝董室,中国近现代画家、书画鉴定家、收藏家、美术教育家、词人。受家学熏陶,吴湖帆13岁学画,由陆廉夫教导,初从“四王”、董其昌入手,继而上探五代、两宋以及元明诸家。吴湖帆的创作,包括绘画、书法、填词、篆刻等方面,这些艺术活动与收藏、鉴赏相结合,铸成了他的功底与素养。</p> <p class="ql-block">江阁晴风图轴 1931年</p><p class="ql-block">纵115.6横58.2</p><p class="ql-block">题识:“江阁晴风。曩见郎温勤公藏项易庵画册,众美毕臻,盖易庵第一精品也。摹其笔意为人镜先生雅正。辛未冬吴湖帆。”</p><p class="ql-block">钤印:“付与时人冷眼看”(朱文长方印)、“吴湖帆印”(白文方印)</p> <p class="ql-block"> 南宁博物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龙堤路15号,国家一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08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2000平方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