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漫步在重庆的这个小街里,我仿佛踏入了一幅画卷。小街周边环绕着树木和其他建筑物,宛如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外桃源。天空虽然阴沉,却给这个场景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静谧感,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要探寻的是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鼓楼巷。春天的重庆,空气清新,花开遍地。这天天空下着小雨,我来到七星岗通远门城墙以西的地方,漫步在小街上。走着走着,忽然抬头看见前方墙上有 许多幅画,我走近一看,原来是有关重庆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画框上介绍了这座城市的过去:</p><p class="ql-block">重庆上层阶级建筑特色:砖墙、石雕、木雕、屏风墙、高宅大院、是重庆上层阶级的建筑用材,同时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画框上介绍了这座城市的过去:</p><p class="ql-block">重庆上层阶级建筑特色:砖墙、石雕、木雕、屏风墙、高宅大院、是重庆上层阶级的建筑用材,同时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重庆中层阶级民居特色:木条、青砖、灰瓦、石雕、屏风墙、合院是重庆中层阶级民居建筑用材,同时也是当年建筑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而木条、青砖、灰瓦、片石头、三合土则是重庆普通老百姓的建筑用材,同时也结合了巴渝吊脚楼的亮点,成为了我们巴渝民间建筑的一道美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1929年,重庆城区第一条马路竣工,自七星岗起,经观音岩,两路口,上清寺至曾家岩,全长3.5公里,称中干道西段。由嘉尔登、道康两家车行经营的18辆黄包车,也在这条马路上首现重庆城。</p> <p class="ql-block">《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一书中描写道:重庆市极大,街道陡峭,高峻,是从坚硬的岩石上凿出来的台阶,只有爬山能手才会在这里舒舒服服地生活。有钱人坐滑竿,每条主要的街道的街角都有抬滑竿的在等活儿。白天,城市在拥挤的交通中喧闹,入夜,街道上则是荒凉与死寂。</p> <p class="ql-block">在街道的一段路上还有一座塑像,</p><p class="ql-block">1987年3月30日,“三三一”惨案60周年纪念日,这天,重庆在紧靠惨案旧址的七星岗通远门城头落成纪念碑。这座纪念碑通高9.89米,基座高3.89米,红色花岗石砌造。雕塑是高6米的拳头造型,先是玻璃钢模型,后改为铜雕,纪念在“三三一”惨案中壮烈牺牲的先烈们。</p> <p class="ql-block">由于小街的故事没有完,我再次回到小街,心中却多了一份不舍。这条小街,虽然没有繁华都市的喧嚣,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它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也见证着人们的生活。我想,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条小街的故事都会一直延续下去,成为重庆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