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彩云之南的红河州,建水县宛如一颗被岁月尘封的明珠,静静散发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独有的魅力。初闻建水,它于我而言是一片陌生的远方。然而,当我踏上这片土地,一路探寻游览之后,心中满是对过往孤陋寡闻的感慨,这座城也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踏入建水古城,脚下的青石板路成为了我与历史最初的触碰。这些饱经数百年行人踩踏的石块,光滑如镜,每一道细微的纹路,都仿佛在轻声诉说着昔日商贾往来的繁华盛景。令人称奇的是,这条路竟名为临安路。一番查阅后得知,它与浙江临安有着千丝万缕的间接联系。原来,此地曾因与浙江临安县重名,在1914年才复名为建水县 。古城的地标——朝阳楼,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洪武年间,比北京天安门的建成还早了28年。明清时期,临安府作为滇南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府署便设立于此。当时,文庙的兴盛让这里文风昌盛,科举中举人数占了云南全省的半数,因此建水被誉为“滇南邹鲁”,而学政考棚则成为那段科举辉煌历史的见证者。建水文庙是全国第二大文庙,始建于元代,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庙内高悬着八块清代皇帝御赐的匾额,彰显着其曾经的尊崇地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青石板上的临安路三个字</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中的朱家花园,堪称清末的“滇南大观园”。这座由三横四纵布局,42个天井、214间房舍构成的迷宫式建筑群,巧妙融合了汉彝建筑艺术,雕梁画栋间尽显精巧绝伦之美。房屋后方是一处偌大的庭院,假山错落、水榭精巧、水波潋滟,相互映衬成趣,将清代乡绅生活的雅致与边疆多元文化的交融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横跨泸江与塌冲河的双龙桥,是一座始建于清代的石拱桥,以其17个桥孔和桥上三层巍峨亭阁而闻名遐迩,桥梁专家茅以升盛赞它为“中国古桥瑰宝”。夕阳西下时,桥影在波光中摇曳共舞,这里不仅是建筑艺术的不朽杰作,更是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典范。桥上的三层阁楼与饱经沧桑的石板路,虽默默无言,却仿佛在静静讲述着明清时期的交通要道与军事防御的历史往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团山民居是一个典型的张姓家族聚居村落,作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和滇南汉族移民村的代表,完整保存着滇南特有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民居群。建筑中工艺奇巧的石雕、木雕和砖雕,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的深邃精髓。在长达600多年的岁月里,这个家族以“百忍”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和培育后代的准则,家风清正,家族中好学上进之人层出不穷,可谓人才辈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蚁工坊,这个充满多巴胺风格的艺术空间,由设计过东方韵的艺术家罗旭打造,以陶艺为主题。几何形状的建筑与斑斓色彩相互碰撞,充满了奇幻之感。据说这里是利用废弃砖窑厂改建而成,置身其中,仿佛能看到蚁类模仿人类居住在高楼大厦的奇妙景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贝山陶庄是紫陶大师向炳成设计创建的景区,是一处集紫陶文化、陶瓷景观、石文化和劳模精神展示于一体的大型文旅综合设施。这里的陶瓷景观和垒石艺术造型独特,每一处细节都独具匠心,可谓步步皆景、处处含文化。紫陶博物馆和紫陶拉坯体验车间,作为国家级非遗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承着紫陶制作的古老技艺。谁能想到,这片童话般的艺术世界,竟是在荒山上拔地而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建水的前世今生,在朝阳楼的古老历史与热闹欢腾的锅庄舞中交织,在古老青石板路与两侧琳琅满目的店面间辉映,在双龙桥古老的桥面上与匆匆而过的游客身影里延续。鲜活的生活气息与独特的文化魅力,不断触动着每一位漫步其中的旅人。建水之行,不只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入心灵的修行,让我们在敬畏历史的同时,也对当下生活有了全新的感悟。它不同于那些仅仅作为“标本”存在的古城,而是以一座“活着的博物馆”的独特姿态,引发我们对文化遗产延续之道的深刻思考。真正的历史,不在博物馆冰冷的玻璃柜中,而在街巷弥漫的烟火气息里。这座古城就像一本永远写不完的书,每一页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深思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