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成都青白江区出过一位大将军,牺牲时年仅24岁。敬仰英烈,很想去拜阖一下英雄的遗迹。4月15日机会来了,单位组织退休人员前往青白江踏青参观,前往的路上,我心里充满期待。上午十点,大巴到达了青白江【城厢古城】的停车场。 下车后绕过【城厢会客馆】(馆内布展了清白江发展史,以及老物件摆设成生活场景,是了解青白江的一个窗口),就到了【彭大将军专祠】的南门。 【彭大将军专祠】始建于1938年,祠内古木参天,环境幽美。 南门内是专祠的后园,园子左侧小广场中间有一个通体为白色大理石的小亭子,名叫【万祺亭】。中国澳门籍爱国人士马万祺,敬仰彭家珍先烈,于上世纪80年代,捐赠巨资,扩设彭大将军专祠,并题赠匾碑,【万祺亭】为此而建。 专祠的正门(也即北门)位于金刚池的南岸。门厅为仿古建筑风格,门匾上,“彭大将军专祠”金色大字闪闪发光。对联上写:<b>千载王纲壹雷灰尽,将军易水大地春城</b>。 专祠始建于1938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1980年代扩建,现有纪念碑、陈列室、纪念堂、碑亭、塑像、万祺亭等。占地面积10250平方米,建筑面积2650平方米。内存各类文物,名人碑刻史志资料400余件,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四川省及成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专祠平面略呈方形,正门与家珍公园相通,坐南朝北,为传统四合院布局。走过门厅,中间是一条近南北向的正对着彭家珍纪念堂的石板路,两侧林木高大葱茏,林下排列有反映彭大将军生平的的石碑和石雕。 靠近专祠前厅的石板路左右两侧立分别立着《彭家珍大将军事略》和《彭家珍大将军专祠历史概况》两块石碑(记述内容此处不展开)。 路两侧反映彭大将军生平的石雕:右上【成长历程】;左上【智救党人】;右下【追赠将军】;左下【毛泽东主席颁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石板路中间地段被另一条近东西向的小道相交,形成一个十字形格局。 彭家珍殉国纪念碑耸立在十字交叉的中心点上。 由纪念碑往南通往纪念堂的石板路需要登上3个台阶。 到达纪念堂前的石板路末端,还有5个台阶,这样的设置使得纪念堂更显庄严肃穆。 登上纪念堂前的台阶,拜阖彭大将军的丰功伟业。门上方匾额的“彭大将军纪念堂”的墨宝正是马万祺所题。 正对纪念堂大门的彭家珍将军的塑像,上方为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彭家珍题写的匾额“我老彭 收功弹丸 孙文 大中华民国元年三月”。 <b><i>雕像的台座上写着1888-1912,彭大将军一生只有短短的24岁。</i></b> 彭家珍(1888-1912),字席儒,化名朋嘉祯、朋锡三,1888年4月9日出生于四川金堂县姚渡石龙三堰(今金堂县杨柳家珍村)。 <div><b><i>彭家珍赴日考察军事:图为彭家珍在东京与进步思想学生合影,前排右起第一人为彭家珍。</i></b></div><div><br></div><div>彭家珍自幼聪明好学,4岁能背诵《正气歌》,8岁读完四书五经。1903年,他考入成都武备学堂,190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派往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技术,接受了先进革命思想,同年加入<b>中国同盟会</b>。</div><div><br></div><div>1907年,彭家珍回国后,在四川高等军事研究所任职,后任清廷新军排长。1911年,他加入京津同盟会,担任军事部长。并被选为蜀军北伐副总司令。1911年12月彭家珍返回北京,担任京津同盟会暗杀机关部部长。</div> <div>彭家珍在秘密从事革命活动中,善于隐蔽自己,在满清政府陆军部考绩中,彭家珍被列为一等第一名,授予相当四品的正军校衔。凭此,彭家珍获得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长、代理标统职。是年11月满清政府从欧洲购置了五千支步枪,五百万发子弹,通过西北利亚铁路转京奉线,再运武汉以镇压革命军。彭家珍负责押运,暗中授意革命党人商震等联络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当军火列车通过滦州时截留全部军火,使满清政府及前线统帅袁世凯极为震惊。</div> <div>1912年1月26日,彭家珍在北京大红罗厂暗杀满清宗社党领袖良弼,成功逼迫清帝退位。在这次行动中,彭家珍不幸被弹片击中后脑,壮烈牺牲。</div> <div><b><i>刻写在彭家珍塑像底座的孙中山“追赠彭家珍为陆军大将军”和毛泽东签发给彭家珍家属《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i></b></div><div><br></div><div>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在暗杀行动十多天后,满清政府被迫下诏宣布退位,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终结。孙中山大总统称赞彭家珍:“诛除大憝以收统一速效之功”,并为彭家珍题词“我老彭收功弹丸”,追赠彭家珍为陆军大将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签发给彭家珍家属《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表彰彭家珍“丰功伟绩,永垂不朽”(见上图)。</div> 纪念堂里挂满了国共两党领导人物为纪念彭家珍题写的牌匾: 纪念堂的两侧长长的碑亭,还有许多名人墨客题写的赞颂缅怀彭大将军的石刻作品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离开【彭大将军专祠】,沿着金刚池岸边小路到达家珍公园北大门附近的广场。城厢人为了缅怀彭大将军,在广场上立起了一个彭家珍的汉白玉立像,立像按1:1.5的比例放大雕刻,加上基座,高达6米,完成于1986年。 雕像栩栩如生,彭大将军左手握着自己的北伐军军帽,双手抱于胸前,身穿戎装,外披一件呢绒军大衣,脚穿一双军靴,昂首挺胸,目视远方,脸上表情充满自信,似乎在为今天的人们过上了富足而平安的生活感到由衷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