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跟班学习第三天

徐燕玲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踏入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跟班学习的第三天,十位老师已然完全融入了这里紧张而有序的教学节奏之中。</p> <p class="ql-block">  清晨,阳光洒进校园,老师们便精神抖擞地各就各位。有的老师轻步走进教室,坐在后排,全神贯注地聆听授课教师的精彩讲解,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教学的亮点与细节;有的老师则肩负起监考的重任,在考场中认真巡视,维持着安静严肃的考试氛围。</p> <p class="ql-block">午后,物理老师依旧不舍这难得的学习机会,再次踏入课堂,汲取更多专业知识与教学技巧。</p> <p class="ql-block">而其他老师则移步至学校的会议室,参与读书分享活动。台上,分享者们热情洋溢地讲述着书中的智慧与感悟;台下,老师们沉浸其中,不时点头表示赞同。</p> <p class="ql-block">学习结束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进行复盘交流。每个人都踊跃发言,分享自己这一天的所学、所思、所悟。思维的火花在热烈的讨论中不断碰撞,一天的疲惫在满满的收获中烟消云散。相信这充实的一天,会成为老师们职业生涯中一段难忘且宝贵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幸福教育从唤醒教师的幸福感开始——麓山国际"幸福打卡"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何朝辉</p><p class="ql-block"> 在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幸福打卡"不是简单的任务清单,而是一套唤醒教师生命活力的系统工程。四维度的设计巧妙地构建起教师幸福感的生长空间,让教育者在滋养身心的过程中重拾职业尊严。</p><p class="ql-block"> 运动打卡以30分钟为刻度,将健康管理融入教师日常,运动释放的多巴胺不仅驱散了职业倦怠,更让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走进课堂。</p><p class="ql-block">阅读分享活动构建起流动的思想生态,教育专著与文学经典的浸润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这种专业成长带来的满足感远超物质激励。</p><p class="ql-block"> "记录幸福瞬间"的创新设计独具匠心。当教师用文字定格学生成长的闪光时刻,那些曾被琐碎工作掩盖的教育本真重新浮现。这种积极心理暗示如同涟漪,让教师在日常中不断发现教育的美好。</p><p class="ql-block">自创项目的自由空间更令人称道,书法教室里游走的狼毫、音乐角飘荡的琴声,都在诉说:教师首先是完整的人,而后才是教育者。</p><p class="ql-block"> 年度"麓山吉尼斯"评选将个体幸福转化为荣耀,这种柔性管理智慧比刚性考核更具生命力。当教师的运动时长、阅读书目、幸福日记成为被量化的美好,教育管理便超越了制度约束,升华为价值引领。这种幸福力的传递最终将抵达课堂——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麓山国际的实践启示我们:教师的幸福感不是福利,而是教育质量的基石,需要用系统思维精心培育。</p> <p class="ql-block">  跟班学习第三天口语监考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参与口语考试监考的这一天,我收获颇丰。周亚薇老师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的态度,让我深受启发。</p><p class="ql-block">在监考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回答充满了各种新颖的观点。有的学生思维活跃,虽然回答可能并不完全符合标准答案,但那独特的思考角度就像黑暗中的星星,格外耀眼。这让我明白,教学不仅仅是追求正确答案,更要善于发现并珍视学生这些独特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而当学生表现不佳时,恰当的语言表达至关重要。生硬的批评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要用温和、引导性的语言,帮助他们认识到问题所在,同时又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次监考经历,让我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我会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用欣赏的眼光和温暖的话语陪伴他们前行 。</p> <p class="ql-block">麓山国际学校第三天学习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一、教学进度与考试安排的高效模式</p><p class="ql-block">备课组在教学进度的把控上采取统一规划的策略,这使得教学有条不紊地推进。值得一提的是,每周三会安排两节连排的语文课,这一特殊的课程设置别出心裁,专门用于进行模拟考试。这种安排能够让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考试,高效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并且,老师们会在学生考试当天就完成阅卷工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与学的调整更加及时、精准 。</p><p class="ql-block">二、模拟试卷考查内容的针对性</p><p class="ql-block">麓山学校本次模拟考试主要考查了说理性文本以及托物言志类的诗歌文本。从这可以清晰地看出,备课组在每周模拟卷的内容设置上各有偏重。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考查,能够全面、系统地提升学生对不同类型文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也为教师教学方向的调整提供了有力依据。</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听课学习的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两位优秀数学教师的课,他们对“一题多解”的精彩演绎,让我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在课堂上,面对同一道几何证明题,杨老师先引导学生从常规思路出发,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夯实基础解题方法。随后,又启发学生转换视角,通过添加不同辅助线,利用相似三角形来论证,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边界。吴老师则更注重知识的融合,在讲解几何综合题时,既用代数方法通过解方程求解,又引入相似三角形,让学生直观地从数形结合角度找到答案。这两位老师的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一题多解能充分挖掘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对我而言,在今后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题目,鼓励学生尝试不同解法,引导他们比较方法的优劣,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思维碰撞的舞台。</p><p class="ql-block">今天下午的读书分享会,是一次充实而难忘的经历。会上,十一位老师们分享了各类书籍,从教育理论到文学名著,涵盖广泛。一位老师分享《非暴力沟通》时,结合班主任工作中的矛盾处理实例,让我深刻领悟到沟通技巧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即要先观察、表达感受,再提出请求。还有老师对《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的分享,使我透过书中人物的命运,看到普通人在时代浪潮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这次分享会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阅读视野,了解到许多值得一读的好书,还从老师们的解读中掌握了深度阅读的方法,学会联系实际去理解书中深意。同时,也被大家对书籍的热爱和深入思考所感染,激发了我持续阅读、不断思考的热情,让我更加期待下一次的思想交流盛宴。</p> <p class="ql-block">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第三天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由于是初三年级的口语测试,因此全年级今天都没有英语课。英语老师都在组织口语测试,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师傅熊静老师非常地细心和有耐心,对于考试的各项细节都反复交代了她的学生们,这让我不由自主地反思自己:作为英语老师且是英语老师的我根本没有注意一些细节,总以为初三的学生们应该自食其力了,但今天我从师傅身上发现了:在日常教学中,还需更细心地去关注学生。今天下午听了吴琦老师的“光现象”一课,现将听课情况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一)内容系统全面,重点突出</p><p class="ql-block"> 课程围绕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展开,详细讲解了光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实例(立竿见影、日食等)及光速;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分类(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及应用实例(平面镜成像、潜望镜等);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并对比实像与虚像,分析凸面镜(发散作用,如汽车后视镜)与凹面镜(会聚作用,如汽车前灯)的作用。知识点覆盖全面,结合生活实例,便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突破重难点。</p><p class="ql-block"> (二)结构逻辑清晰,符合认知规律</p><p class="ql-block"> 教学内容由光的直线传播到光的反射,再深入到平面镜成像,层层递进,符合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p><p class="ql-block"> (三)注重知识对比与应用</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比实像与虚像、凸面镜与凹面镜的不同作用,强化学生对易混淆知识的理解;借助例题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知识应用能力。</p> <p class="ql-block">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跟班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在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跟班学习的第三天,我对其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批改作业环节,尽显教学的精细与高效。作业设计精炼且紧扣中考,针对性极强。学生完成度颇高,超八成能自主用红笔核对答案并批改,展现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每班配备的化学作业加减分登记本,巧妙地与学生班级考核关联,既强化了过程管理,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作业不再只是任务,更是自我管理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听刘斯仪老师的化学课,可谓是一场知识与趣味的盛宴。她对中考考点精准把控,授课时语言幽默风趣,瞬间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深受学生爱戴。课堂上,她的两句话让我尤为触动:“训练思维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考虑问题的方法。”“新时代的青少年不是思维的机器,而是控制思维、指挥AI的高端操作者。”这不仅是对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诠释。</p><p class="ql-block"> 反思当下教育,我们似乎常被分数左右,忘记了教育的初衷。麓山国际的学习经历让我明白:教育绝非造就“高分低能”之人,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综合素质,使其能与人工智能协同工作,成为具备高阶认知的创新人才。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赋予学生未来竞争的核心力量,让他们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p><p class="ql-block"> 此次跟班学习,如明灯照亮前行路,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与更明确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物理听课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魏莉</p><p class="ql-block"> 今天听了3节精彩的物理课程,收获颇丰,对物理学科的理解与认知得以深化。</p><p class="ql-block"> 在光现象课程中,老师借助板书与多媒体结合的方式,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及平面镜成像等知识系统呈现。通过对光沿直线传播条件及相关现象的剖析,我对这一原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平面镜成像作图环节,老师细致讲解步骤,从作垂线到取等距、画虚像,让我掌握了实用的解题技巧。</p><p class="ql-block"> 物态变化课程里,老师从温度概念切入,详细讲解温度计原理和使用要点。物态变化部分,老师以自然现象为实例,把云、雾、露等的形成过程讲解得生动形象。通过熔化图像对比晶体和非晶体,让我清晰把握二者区别,深刻领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关联。</p><p class="ql-block"> 讲评课上,老师针对力学和电学典型题目展开深度分析。从公式运用到物理模型构建,逐步引导我们理清解题思路。老师还强调分析物理过程、挖掘隐含条件的重要性,这极大提升了我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p><p class="ql-block"> 这些课程中,老师们教学风格各异却都亮点十足。有的讲解细腻深入,有的善用实例辅助理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让知识传授更高效,还激发了我对物理的学习热情。在今后学习中,我会借鉴课堂所学方法,强化知识应用,提升物理学科素养。</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学习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收获颇丰,课堂内外都有许多深刻感悟。</p><p class="ql-block"> 数学课堂上,老师提出一种解题方法后,同学们竟能举一反三,想出四到五种不同思路。这让我深受触动,大家对关键条件的精准把握、思维的灵活转换,显然得益于长期以来对数学思维的着重培养。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和积极的思考状态,不仅让我认识到自己思维上的局限,也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锻炼,主动探索多种解题路径,培养创新思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课后,我参加了校内老师的读书分享会。这次分享会让我印象深刻,全程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内容丰富而详实。从经典著作的深度剖析,到教育理念的探讨交流,老师们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与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分享会流程成熟,环节紧凑,每位老师的发言都引人深思。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阅读对于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也汲取到许多宝贵的教育智慧,为我今后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天的学习经历让我明白,无论是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是个人素养的提升,都需要不断探索、交流与积累,我会带着这些收获继续前行,努力提升自己。</p> <p class="ql-block">  麓山国际学校第三天学习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今天参观了他们的心理咨询中心,里面有许多学生写的话语,有的写着励志话语,有的写着美好期许,还有心理漫画创作比赛,团体活动中心等。这不仅是简单的作品展示,更像是一个个梦想与情感的窗口。那些看似平凡的表达,背后是一颗颗怀揣梦想、积极向上的心。</p><p class="ql-block">“班级公约”,感触颇深。这份公约内容详尽,涵盖学习、纪律、卫生等多方面。它像是班级秩序的基石,明确规则与奖惩,让同学们清楚行为边界 。从值日规范到作业要求,从考勤管理到考试奖惩,细致入微,既约束行为,又激励进步。它营造出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氛围,让班级管理有章可循,也培养同学们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是班级迈向有序、优秀的有力保障。</p><p class="ql-block"> 教室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套实验器材,能感受到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每位学生都有一套器材,意味着大家都能充分参与实验操作,亲手实践、探索知识,这极大提升动手能力和对学科的兴趣 。老师用过往实验图片做PPT,既回顾经典实验,巩固知识,又能唤起学生记忆,加深理解。这背后是对教学质量的追求,为学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让知识学习更生动、更扎实,也彰显出学校良好的教学资源与用心的教学安排。</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