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田霞是个讲究人,饭后还送给每人一篮枇杷,但这也给后来作东的人出了道难题。本来,同学聚餐,不在乎请客规格,而在于联络感情,然而菜品、酒水的档次前次就有提升,这回又加了礼品,看起来越发客气了,实际何尝不是面子文化的日常体现?</p><p class="ql-block"> 随后国庆请客便有些为难了,他兴许实在想不出该送什么,竟给每人发了一包香烟。国庆厚道人,每次看到他总会不由自主想到“情商”这词。如今很多人将能说会道、擅拍马屁当作高情商,殊不知厚道才是最高的情商。在我们这个小圈子里,国庆就是最被同学们从心底里接纳的。国庆之后是我作东,我没备礼物,酒也很一般,不是我花不起,而是有意要将标准降下来,以扭转之前不断升格的趋势。果然,我后面轮到请客的同学都跟着我的路子走了,我觉得我也算是做了一件厚道的事。每个同学经济状况不一,且都是从那个穷旮旯里出来的,有必要攀比铺张吗?</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一年的时间里,除了建林都作过东了。我有三四回没去,倒不是一定去不了,主要是我路确实最远,对饭局也确实没兴趣,故而有时就不得不找借口请假。其实请假最多的是刘丽,据说她已是阔太太了,大约不愿再与同学为伍,所以一次都没参加。但群里发聚餐通知是要回复的,若一声不吭,有薄情少礼之嫌,因此她也不得不每回都得找个理由,也够难为她的。建林作东的那个饭局,我原打算去的,但确实有事又请假了,建林私信于我,我解释了一下缘由他似乎并不相信,感觉其明显有些不高兴了。</p><p class="ql-block"> 次日高总打来电话,说他和大家商量了一下,拟优化一下模式,因我不在场,所以特和我通报一下。大致是这样的,重建一个群,原因是刘丽决不可能参与我们的活动了,我们不便把她踢出去,她也不好意思主动退群,新建一群,老群弃用,这样免得别扭。然后是不再轮流作东了,改成每人缴纳一定数额的活动经费,由田霞保管,并经大家推荐,由高总统一召集。再者,以后不只是聚餐了,也考虑偶尔就近观光旅游。另外,高总这回也不再擅自拉人入群,一切以自愿为原则。我问都入群了吗?他说就你和老范还没有,因为你们两个昨日没到场,所以才来征求意见。我说既然如此我就不进群了,不必说外出活动我没兴趣,就是平常的聚餐,我也有诸多不便,你也知道,之前我缺席次数最多。高总见我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勉强。</p><p class="ql-block"> 我决定不再进群,并非不珍惜与同学之间的情谊,老实说,主要还是我自身的性情问题。好不容易退休了,对我而言就是一种解脱,从此可以远离复杂的人际关系,转而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这才是我所向往的晚年生活,何苦再卷入是是非非中去呢?当然,大家都不是坏人,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但谁没有缺点呢?听说他们背后也在议论我,说我自命清高,不好相处,这不也被他们认为是我的缺点吗?我选择不再进群,本身不就是这一缺点的反映吗?</p><p class="ql-block"> 此后,他们在玩什么包括群里在说什么,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奇怪的是我不再入群的事,最初退群的国强竟然知道了,他来电说,宁愿跟别班的同学玩也不想跟自己班的同学玩。我说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入群,他说你以为他们都像你一样?操闲心说闲话的人有的是。但我还是觉得国强可能有些偏颇了。</p><p class="ql-block"> 没过多久,高总又来电话,说最近他们出去活动了一次,请假有好几个,人太少了,没啥意思,所以大家都想要你再次入群,并说老范刚刚已经被动员进来了。我说算了算了,不差我一个的。这时老婆在我耳边轻声说:“你再不进群人家以为你对他们有意见了呢?”一想也是,不就是进个群嘛,又没限制我什么,于是答应了,并按规定把该出的活动经费转给了田霞。</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高总和志军在群里说话,志军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式,说以后由班长俞梅或高总临时召集,不要在乎人数,有兴致有闲暇的参加,没兴致没闲暇的不要勉强,人多人少都可成行,参加者实行A A,这样相对而言就更宽松更自由了。高总好像在跟志军解释,说如果这样,就意味着散伙呢!两人这么交流着本也正常,不料文虎突然艾特志军:“你有什么资格改变模式?”志军见文虎怼他,吃了一惊,又觉得不像在开玩笑,便直接来了一句:“你个无脑儿。”两人便开始唇枪舌剑,借题发挥,后来话就越来越离谱也越来越难听了。我当时没有留意,是志军打来电话让我评理才去翻了一下。听志军的口气似乎很激动,他说他要退群了,不想跟这个人有任何瓜葛。我说你知道文虎贪杯,没准是他喝高了呢。“不是的,他怼我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我不能忍了,”他激愤地说。在与文虎的接触中,我确实发现他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就是动不动怼人。闲聊中谁都难免会有不当之处,一般大家都不当回事,但文虎是非怼过去不可的。不过我觉得他倒不一定是对谁有成见,就是一个习惯而已。</p><p class="ql-block"> 志军大约先已跟高总交流过了,因为我刚挂了志军电话,高总电话也进来了。原来,前次外出活动时,志军和文虎为点菜之事就杠过,弄得不欢而散。至于这次群里发生冲突,到底是志军有意针对文虎还是文虎误会了说不好。文虎在城管局做厨师,只周日休息,调休很困难,这是大家都已知道了的,因此之前为了人到得齐一点,聚餐尽量安排在文虎方便的日子。志军在群里提出的自由组织模式,核心意思是不要在乎人多人少,文虎可能误会了,认为志军之意是少了他无所谓,因此才有了口角之争。当然是不是还有别的过节就不得而知了。</p><p class="ql-block"> 高总说:“真是奇了怪了,我这么费心费力,还有人在说我是傻子呢!散了就散了吧,我也不想操这个心了。”</p><p class="ql-block"> 我说我无所谓,你也不必奇怪,金庸小说里不是说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有纷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