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之姿,筑应急管理新篇——从习近平主席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看应急管理发展新机遇

白佛言

<p class="ql-block">在2025年3月28日这个特殊的春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这场会见意义非凡,释放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为各领域发展带来新契机,应急管理工作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这对于应急管理工作而言,意味着将有更多国际资源、技术与经验涌入。在应急管理的技术革新上,外资企业在先进监测预警技术、高效救援装备研发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与领先成果。例如,一些跨国企业在物联网监测技术上的应用,能够实现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隐患的实时精准监测。中国应急管理部门可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引入这些先进技术,提升我国在风险监测方面的能力,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方面,保障在华外资企业同等享受国民待遇,将促使应急管理相关市场更加规范有序。随着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参与到应急管理产业中,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倒逼国内企业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比如在应急救援物资生产领域,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会推动物资质量提升、种类丰富,满足不同应急场景需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加强服务保障角度看,中国政府加强同外商沟通交流,为其来华贸易投资尽可能提供便利,这为应急管理领域的国际合作搭建了更坚实的桥梁。一方面,有利于开展国际间应急管理人才交流培训项目。外资企业带来国际化的培训理念与课程体系,能提升我国应急管理人才的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在应急救援国际合作中,沟通便利将促进资源共享与协同作战,当面对跨国灾害时,能更迅速有效地开展联合救援行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全球应急管理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中国坚持多边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对于构建全球应急管理共同体至关重要。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能保障应急物资、技术的顺畅流通;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确保在灾害发生时,应急救援物资与装备的稳定供应;共同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促进各国在应急管理领域的经验分享与技术交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习近平主席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为应急管理工作打开了一扇新的发展之窗。在这一契机下,应急管理工作应积极拥抱开放,以国际合作之力,不断提升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