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群力的美篇</span></p> <p class="ql-block">到了丹巴必看藏寨</p><p class="ql-block">先看甲居</p><p class="ql-block">再看中路</p> <p class="ql-block">甲居藏寨</p><p class="ql-block">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8公里,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2016年9月,正式获批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洒落在绿树丛中。或星罗棋布,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悬崖上,或在河坝绿茵间,不时炊烟袅袅、烟云缭绕,与充满灵气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将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示在人们眼前,以一种艺术品的形态存在。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选美中国活动中,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p><p class="ql-block">丹巴县位于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旁,与道孚、康定县和阿坝州小金、金川县接壤,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15个民族共5.7万余人。丹巴县是巴颜喀拉山脉、邛崃山脉等汇聚的地方,又是革什扎河、牦牛河、大小金川河的发源或流径处素有“岩巅上的城”和“大渡河畔第一城”之称。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湖泊星落棋布,森林无边无际,当地藏民族把这种特征括为“山顶积雪皑皑,山腰树林葱葱,山脚海子粼粼”。是一个深藏于横断山脉中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壮丽迷人的风光、无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静如诗的乡土民居、独具一格的古石碉楼、多姿多彩的风情,惊现出丹巴的神奇和美丽。</p><p class="ql-block">甲居藏寨是独特的藏式楼房建筑,一户人家住一幢寨楼。一般寨楼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寨楼占地约200平方米,高15余米,石木结构。甲居藏房的现存形式,完整地保存了嘉绒民居的基本特征,如使用原始的材料,采用原始的技术,保持传统而古朴的风貌。虽然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在局部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一点也没有影响其传统风格和后代藏族风韵。</p><p class="ql-block">甲居民居的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均为红色。在二层以上的墙体刷白色或墙体原色与白色相间。整个建筑物外形犹如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颂经姿态。每年春节前夕,寨房主人们依照传统习俗,以当地的“白泥巴”为主要原料,通过配方煎制成白色染料,精心涂染寨楼墙面,使整个藏寨披上洁白的盛装。</p><p class="ql-block">丹巴境内,深藏着众多造形美观、风貌古朴、鲜为人知的乡土民居。如此丰富多彩、古朴典雅的乡土民居资源,是中国乡土民居建筑的一朵奇葩。数千年来这些乡土民居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浓郁民族特色,尤以尤以甲居、布科、大桑、大寨、小巴旺、邛山、梭坡、蒲角顶、中路等地最为集中和突出。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底屋均为家畜圈,其上依次为锅庄室、储藏室、居室、经堂及角楼(家碉),其中二、三楼分别有天井和露天大阳台。房体的外墙多以白色、褐色与黑色圈涂成条纹,并绘以日、月、星辰和宗教图案,显示出美丽而整洁的外观。</p> <p class="ql-block">丹巴美人谷</p><p class="ql-block">丹巴盛产美女</p><p class="ql-block">全县只有几万人</p><p class="ql-block">美女如云</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网上汇集的一张丹巴美女照)</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路</p><p class="ql-block">红色根据地</p><p class="ql-block">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是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聂呷乡甲居一村村口的一处历史遗址。该遗址与藏民独立师师部遥相呼应,是红五军团驻防丹巴期间的重要政治机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深度游</p><p class="ql-block">拿着手机随走随拍</p><p class="ql-block">目光所及尽情记录</p><p class="ql-block">呼吸着这里清新的空气</p><p class="ql-block">用心去感受他们宁静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甲居藏寨群山环抱,景区很大。</p><p class="ql-block">开车边转边看一圈下来也得一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时间所限,我选择中线步行。</p><p class="ql-block">公路,山路,小路,栈道,街道,村道,</p><p class="ql-block">走走停停拍拍看看,</p><p class="ql-block">一个中路环线下来,</p><p class="ql-block">我也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p><p class="ql-block">挺好,感觉像在自己家门口散步,宁静而惬意。</p><p class="ql-block">经过的村庄街道,只看见两个藏族兄弟在家门口晒太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坐下歇会儿。</p><p class="ql-block">几个藏族大妈(阿玛加吾)热情的请我品尝她们的土特产。</p><p class="ql-block">我说我不买,阿玛加吾说没关系,请你品尝的。</p><p class="ql-block">藏族阿妈加吾的纯朴热情感动的我赶紧品尝。</p> <p class="ql-block">我的路过,惊动了正在吃草的黄牛。</p><p class="ql-block">它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p><p class="ql-block">牛哥,你慢吃,我走了。😊</p> <p class="ql-block">房顶上晒的腊肉。</p><p class="ql-block">这个腌制的腊肉跟我们那儿的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到处都是民宿。</p><p class="ql-block">可能冬季春节期间是淡季,所以入住率并不高。</p><p class="ql-block">基本上没有看到有客。</p><p class="ql-block">藏族民居的门头都是雕梁画栋,色彩艳丽。</p> <p class="ql-block">村中的每个路口都有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这两天是个好日子。</p><p class="ql-block">迎亲的婚车</p> <p class="ql-block">墙上富有藏族风情的彩绘</p> <p class="ql-block">哦,罗布唐卡艺术。</p> <p class="ql-block">地球之花 美人丹巴</p><p class="ql-block">甲居藏寨 悠闲人间</p><p class="ql-block">莫尔多神山 巍峨挺拔。</p> <p class="ql-block">甲居藏寨的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藏族老奶奶</p> <p class="ql-block">从甲居藏寨回丹巴县城已是下午。</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个商业广场。</p><p class="ql-block">广场中心有一座藏族女人的头饰雕塑。</p> <p class="ql-block">丹巴县城。位于高山峡谷之间,大渡河穿城而过。被誉为中国最狭窄县城,大渡河畔第一城。</p><p class="ql-block">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州东部,是甘孜州的东大门之一,地处甘孜州和阿坝州连接地带,于1913年建县,取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音译汉文首字为县名,境内峰峦迭嶂、峡谷幽深,地势西南高,东南低,全县最高海拔5820米、最低海拔1700米。县城海拔1800米,距州府康定146公里,途径小金县到成都320公里,经瓦丹路到成都350公里。总人口5.02万人,是藏、汉、羌等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示范区。</p><p class="ql-block">从丹巴的优势来看,具体体现为6个字。</p><p class="ql-block">一是富”。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党岭、墨尔多山、牦牛谷“天然盆景”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又有以甲居藏寨、中路藏寨及梭坡古碉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全县文旅资源普登记5469个,优良级旅游资源586处,现存古碉562座(其中4角碉536座,5角碉1座,8角碉24座,13角碉1座),据考证,丹巴古碉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被誉为“千碉之国”。现有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2个。2021年成功创建为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p><p class="ql-block">二是“红”。丹巴是一个有着悠久革命传统的地方,红军长征翻过的最高雪山—党龄雪山,红军历史上第一个以藏民族为主的武装力量—丹巴藏族群众独立师,第一个建立党、政、军、群的革命根据地遗址—红五军政治部旧址。</p><p class="ql-block">三是“厚”。文化厚重。丹巴地处藏羌彝民族大走廊核心地区,是嘉绒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传承中心,嘉绒文化、东女文化、西夏文化底蕴深厚,属多元文化汇集地、多个文明迭合区、多种语言交汇区,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民族团结的典范区,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列入嘉绒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康巴(甘孜)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p><p class="ql-block">四是“绿”。丹巴县大力实施生态文明战略,森林覆盖率57.2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五是“美”。丹巴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十分优美。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古镇”第一名。“古碉·藏寨·美人谷”“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地域文旅品牌享誉海内外。(关于“美人谷”的由来说法不一:一说丹巴是古东女国故地,有女王的遗风留韵;二说西夏王朝灭亡之时,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嫔妃从遥远的宁夏逃到山美水秀的丹巴,因而造就了“美人谷”;三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只凤凰飞到了墨尔多山,随后化成千千万万美丽迷人的美女,于是墨尔多山周边便成了美女如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六是“高”。丹巴与全州18个县相比,社会发育程度相对较高,群众受教育水平较高,近年来连续7年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全州教育工作先进县,连续7年初中网络班中考成绩全州第一。</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大渡河</p><p class="ql-block">显得很弱小很安静</p> <p class="ql-block">丹巴县的革命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休息一夜之后</p><p class="ql-block">第2天去看中路藏寨</p> <p class="ql-block">中路藏寨,人和神都向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去过丹巴甲居藏寨和中路藏寨的人,都说中路比甲居漂亮。</p><p class="ql-block">相比甲居藏寨,中路显得宁静。</p><p class="ql-block">中路藏寨。位于四川省丹巴县东北部,距县城仅9公里。“中路”二字在藏语里意为“人神向往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相传,中路人的祖先在西藏向外迁徙时,求神指点,代表神旨意的喇嘛给迁徙者一只羊,说:“你带着羊走,羊死在哪里,哪里便是你的新家。”迁徙者带着这只羊走到中路这地方,羊死了,迁徙者就在此地定居下来,因此地名为“中路”,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向往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中路,被称为“中国最美景观村落”。这里背倚日巴龙山和莫日山,面朝墨尔多神山,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著名的佛教寺庙里冉龙寺和刹拉科寺,现存古碉81座。富饶的田野与美丽的藏寨交相辉映,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中路藏寨历史悠久的古碉楼,古朴隆重的成人仪式,形式多样的锅庄舞,庄严肃穆的古藏戏,华美艳丽的嘉容藏服,妙趣横生的顶毪衫习俗,热气腾腾的酥油茶,香脆可口的火烧馍馍,形成了独特的藏寨生活。</p> <p class="ql-block">丹巴县高级中学</p> <p class="ql-block">山路十八弯</p><p class="ql-block">深山多处现</p> <p class="ql-block">进入中路藏寨的古雕群</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那山头</p><p class="ql-block">形似我们信阳的鸡公山</p> <p class="ql-block">中路藏寨的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落日余晖的山路十八弯</p> <p class="ql-block">冬日的中路藏寨很安静</p><p class="ql-block">在这宁静中悠闲的漫步</p><p class="ql-block">轻松自在 净化身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结束丹巴行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一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姑娘山</span></p><p class="ql-block">朋友们 跟我来</p><p class="ql-block">继续我们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