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唐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号:30216895</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网络,诚谢</p> <p class="ql-block"> 说起“巢湖民歌”,我还得要感谢《包青天》。许多年前看过这部电视剧后,心中总有一个愿望:一定要去合肥包公祠,去看一看这位北宋的清官、道高德重一品卿。2015年秋天,我终于走在合肥的大街小巷。这里,随时都能听到人们口口相传的包公故事。夜间,我和朋友走在巢湖边,却被另一道风景吸引着我们,那就是“巢湖民歌”。没想到,这里的文化那么丰富。那曲调宛转悠扬的民歌,就像巢湖湖面上泛起的层层涟漪,一圈圈地在我心中荡漾开来,让我陶醉其中。</p><p class="ql-block"> 犹记得当时有一位阿婆,带着一位姑娘,在巢湖边演唱《姑嫂对花》,而那位姑娘自然是扮演姑姑了。只听阿婆唱道:“春季里来什么花儿开,春季里开的是迎春花 ,迎春花儿开是人人爱呀,儿子家业望哪女儿家带呀。”阿婆的声音高低起伏,那情景,那歌词,仿佛是从巢湖的泥土里长出来的。阿婆唱着唱着,还会拉着姑娘的手,学着姑嫂对花时的动作。而那位姑娘却有点笨,老是做不对动作,把阿婆都逗笑了,也把我们逗笑了……</p> <p class="ql-block"> 自那以后,我便喜欢上了巢湖民歌,就像当年喜欢黄梅戏一样。我买来了几张DVD和CD碟片,如《姑嫂对花》、《山歌》、《喊秧歌》、《小调》等,常常陶醉在这“巢湖民歌”的美妙音乐之中。也许,是在农村长大的我,特别喜爱《喊秧歌》。当旋律响起,那欢快而富有节奏感的音符,好似灵动的精灵,在空气中跳跃。开头的几声呼喊,高亢而嘹亮,仿佛是对天地的宣告,将人们心中的豪情壮志都激发了出来。紧接着,节奏逐渐加快,鼓点与歌声紧密配合,让人忍不住随着节拍摇摆身体。歌词里描绘着田间劳作的场景,“喊起秧歌心欢畅,田里庄稼长又壮”,简单质朴的话语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盼。</p><p class="ql-block"> 我静静地聆听着《喊秧歌》,心中泛起层层涟漪。思绪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那片广袤的田野,我看到一群朴实的农民,他们挽起裤腿,挥舞着锄头,脸上洋溢着汗水却又满是喜悦。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他们有力的劳作动作,充满了力量感。我被这热烈的氛围所感染,内心涌动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激情。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总是忙碌于各种琐事,很少有机会能如此纯粹地感受这份来自土地、来自劳动的热情。这歌声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那扇被遗忘的门,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巢湖人,似乎天生就与民歌有着不解之缘。他们爱唱,歌声如同潺潺溪流,从心底流淌而出;他们爱编,歌词就像五彩的丝线,编织出生活的点点滴滴。如那首《巢湖好》,以其质朴的口语化歌词、优美动人的旋律和真挚深沉的情感,宛如一幅细腻的画卷,缓缓展开了巢湖地区的自然风光、独特民俗风情和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巢湖民歌,作为合肥地区流传已久的传统音乐瑰宝,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遐迩。那些歌词,多以劳动、生活和爱情为主题,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在这里,民歌是生活的写照,是情感的寄托。其实,广西的民歌也非常好听,那种对山歌的旋律,那情那景,常常让人捧腹不已。但巢湖民歌,却别有一番韵味,这就是民族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而我,虽然远在南宁,却深深地被巢湖民歌所吸引。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我的思绪就会穿越千山万水,飘向那片美丽的巢湖。巢湖民歌,已经不仅仅是几首歌曲了,它是巢湖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精神支撑,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纽带。生活有时候很平淡,有时候很困难,但是巢湖民歌就像一阵春风,吹走了阴霾,像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滋润着人们干涸的心田。</p><p class="ql-block"> 在那些旋律中,我听到了岁月的回声,听到了巢湖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一颗种子,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即使我身处远方,那些歌声依然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让我感受到一种跨越地域和时空的情感共鸣。愿这巢湖民歌的回响,永远在岁月的长河中飘荡,永远在我们的心中奏响,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文化记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i>感谢美友光临</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