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周卡宁</p><p class="ql-block">在年少时的蝉鸣季节里,我总在暑假背着运动包奔赴百色市。从小学到高中,每个暑假都代表学校参加学生运动会。那时候的生活总是从体育馆到住所的“两点一线”。白天在赛场上挥汗如雨,煤渣跑道的颗粒硌得鞋底发疼;晚上伏在招待所的木桌上,在领队的督促下写比赛日记,甚至还要为“绝不违规”写保证书。出征前的动员会上,县里领导反复叮嘱:“比赛要努力拼搏,精神文明也不能丢。”于是我们穿着印着号码的背心,蹲在食堂后厨帮阿姨洗碗,水珠顺着瓷碗边缘滴落,在水泥地上砸出小小的圆斑。如此一来,就算比赛拿不到好的名次和奖牌,最终亦换得一面“精神文明奖”的锦旗,在宿舍墙上挂成少年时代的勋章。</p> <p class="ql-block">比赛间隙的自由时光,总被向阳街和中山路的热闹勾着走。突突的货车客车碾过尚未完全硬化的路面,扬起的灰尘里,冰棍车的铃响格外清脆。第一次见到流淌不息的右江河,河水在烈日下泛着粼粼波光,让来自小县城的我惊叹于“大河”的辽阔;第一次踏上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黑色路面在热浪中微微发软,鞋底仿佛要与大地粘在一起;道旁高大的扁桃树撑开浓荫,青绿色的果实缀满枝头,在风里轻轻摇晃;副食店里,玻璃罐中的咖啡方糖闪着诱人的光泽,我毫不犹豫地用零花钱买了一小袋,小心翼翼地揣在兜里,想着带回去送给同桌。那是我对“大城市”百色最初的认知,像方糖溶于温水般,甜丝丝地渗进记忆深处。</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到别的城市工作,每次出差来百色,依旧是工作与住所的两点一线。或是住在系统单位的招待所,或是投宿向阳旅社,白天在会议室与文件打交道,晚上被同学朋友拉去聚餐,酒过三巡后昏头昏脑地回房,连中山路的路灯都只在醉眼朦胧中留下模糊的光晕。从媒体上看到百色的变化,总觉得那是属于别人的故事,而我始终是个匆匆过客,从未真正触摸过这座城市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命运的安排总带着意外的温柔。2025年清明回乡祭拜后,我因健康原因于4月12日住进了百色市人民医院。当我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的桥塔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清晰,忽然惊觉:原来时光早已悄然织就重逢的丝线,让我以这样特殊的方式,与心心念念的百色红城再相遇。</p> <p class="ql-block">得知我住院后,同学、同事和朋友们纷纷赶来探望。曾经青春年少的我们,如今都已步入中年,却依然能像当年在田径场上互相打气那样,握着彼此的手,用最直接的关心驱散病痛的阴霾。他们带来的不仅是鲜花和水果,更是数十年前未曾褪色的情谊,在病房的暖光里,显得格外珍贵。那些隔着电话的叮咛、捧来的鲜花、手写的祝福卡片,像百色的木棉花一样,在料峭春寒里为我撑起一片温暖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治疗期间,我终于有机会真正感受百色的变迁。这座红城早已不是记忆中那个略带青涩的“大城市”,而是以惊人的速度生长、蜕变,展现出现代化都市的蓬勃气象。百东新区拔地而起,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政务中心、商业综合体、国家湿地公园错落有致,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高铁、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当年需要颠簸数小时的路程,如今在动车的飞驰中化作窗外快速后退的风景;产业升级日新月异,铝加工、新能源、现代农业等产业集群崛起,让“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活力;右江两岸的生态治理更是成效显著,曾经略显杂乱的滩涂,如今变成了风景如画的滨江步道,园博园、半岛公园等生态景观,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这座城市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正以开放、创新的姿态,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发展篇章。</p> <p class="ql-block">入夜,我踱步到桥边。晚风裹着20℃的温润,将对岸百色饭店的霓虹揉碎在江面。桥塔上“东合大桥”四字鎏金闪烁,斜拉索在风中低吟,与记忆中三轮车的突突声重叠。园博园的红圆环若隐若现,“大美右江”的光影投影在江面流淌,将百色起义的历史与中山路的冰棍车、田径场的汗水,都融成了右江的波光。此刻凭栏,不再是当年那个对着灯火发呆的少年。桥上车流如织,桥下江雾漫涌,有人在放生鱼苗,有人在直播弹唱《映山红》。暮色里,青春里的自己与此刻的中年人在桥影中重叠——原来时光从未辜负这座城,它让红土地长出高楼,让旧街巷焕发光彩,却把少年的憧憬、岁月的沉淀,都酿成了右江不变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夜渐深,我沿着桥底的楼梯返回。护栏上斑驳的刻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恰似此刻心境:数十载前,百色是我仰望的远方;数十载后,我以这样的方式与它重逢,却在病痛与时光的褶皱里,读懂了它藏在霓虹与江风中的深情——那些曾以为的“两点一线”,早已在岁月中织成网,将个人的轨迹与城市的变迁紧紧相连。所谓重逢,从来不是简单的相遇,而是当你带着时光的印记回望,发现这座城早已将你的青春、汗水与期待,都化作了它成长的注脚。就像右江的水,从前载着少年的惊叹流淌,如今托着中年人的脚步前行,而不变的,是它始终在红城的怀抱里,温柔地接纳每一个与它重逢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搁笔之际,主治医师告诉我明天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暮色漫进病房时,我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忽然想起初到百色时的忐忑——那时连呼吸都带着疼痛,而此刻指尖已能真切触碰到春日的温度。在离开百色之前,我想说的是:感谢百色市医院医生和护士对我的用心治疗和悉心照顾,让我在短期内治愈,恢复健康;感谢我的家人、同事、同学和朋友们的关心与慰问,你们的温暖如同木棉花开,在我的生命里绽放出最动人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当明天的阳光再次爬上窗台,我会带着这里的善意与勇气启程。我知道,有些告别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重逢,那些留在百色的温度,终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与我温柔相认。而此刻,风过回廊,带来晚开的木棉花香,将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愿所有的温柔与坚韧,都能在这片充满力量的土地上,继续生长。</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5年4月15日•广西百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附: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百色市概况</b></p><p class="ql-block">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3万,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作为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大石山区、水库移民区于一体的特殊地区,百色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p><p class="ql-block"><b> 红色基因与历史丰碑</b></p><p class="ql-block">1929年百色起义在此爆发,邓小平、张云逸等革命家创建红七军,铸就“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革命精神。百色起义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井冈山、延安齐名,是中国红色旅游胜地。2024年红色旅游接待超170万人次,红色教育联盟整合49家单位,推出“红色教育+研学”模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p><p class="ql-block"><b> 多元文化与民族交融</b></p><p class="ql-block">百色发掘的80万年前“百色手斧”推翻西方“莫氏线”理论,证明东亚文明独立起源。全市7个世居民族中少数民族占87%,形成布洛陀文化、嘹歌文化等9项国家级非遗。那坡黑衣壮、田阳壮族狮舞等民俗在2025年“三月三”活动中集中展示,靖西绣球、德保马骨胡等传统工艺传承千年。抗倭英雄瓦氏夫人、黄文秀等英模彰显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b> 开放门户与产业高地</b></p><p class="ql-block">作为全国首个全域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百色拥有龙邦、平孟等口岸,2024年那坡县外贸进出口额突破103亿元,平孟口岸扩建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升级。铝产业集群效应显著,铝土矿储量占全国1/4,2024年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分别达1175万吨、242万吨,产值超1506亿元,占广西铝产业80%以上,入选全国电解铝碳足迹认证试点。</p><p class="ql-block"><b> 生态田园与长寿福地</b></p><p class="ql-block">全市森林覆盖率超68%,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守护生物多样性,地表水水质稳居全国前30。芒果种植面积140万亩,蔬菜产量广西第一,“中国芒果之乡”“南菜北运基地”享誉全国。乐业、凌云等地百岁老人比例超世界标准,依托澄碧河源头、浩坤湖等生态资源,打造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核心区。</p><p class="ql-block"><b> 投资沃土与绿色未来</b></p><p class="ql-block"><b></b>绿色能源可开发量超3000万千瓦,林业资源居广西首位,2024年林业产业园引进项目37个,产值1.93亿元。2023年招商签约51个项目,总投资556亿元,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速集聚。凭借“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百色正以“红色圣地、边关风情、生态绿城”的独特魅力,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支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