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夜游惠山古镇

金智敏

<h5>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古镇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有寄畅园 、惠山镇祠堂、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惠山寺经幢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泉书院等4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龙光塔等13处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2025.3.23.晚餐后游览古镇。</h5> 惠山寺的金刚殿,金刚殿也叫“山门殿”,始建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改建于1976年。为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飞檐翘角两层。上层挂乾隆皇帝钦定,著名画家李可染所书的“江南第一山”匾额,下层的门洞上方挂有“锡惠胜景”四个大字的匾额。 “绣嶂阁”,位于绣嶂街与秦园街交汇处,属古镇标志性建筑。‌双层楼阁结构‌:顶部飞檐翘角,二层设花格木雕外带回廊,底层三面架空为戏台,中央悬挂“戏”字匾额,两侧对联“地灵人秀诞豪杰 鸟度云行阅古今”,横批“天然神韵”‌。 <h5>倪云林先生祠对面是清孝里古街,街口有“<b>清孝</b>”照壁。</h5> <h5>“<b>申明亭</b>”,一座四角翼然的古亭,创制于明洪武五年,由乡人推举并报官备案的公直老人于此调解民间纠纷,亦即“剖决争讼小事﹑辅弼刑治之所”。</h5> <h5>“<b>龙图阁学士</b>”牌坊,上面有竖写的“<b>圣恩</b>”两字,四周有立体的龙纹,刻得很精细。这是袁龙图的祠和牌坊,纪念的是北宋年间的右司谏,龙图阁学士袁植。</h5> “<b>宋儒</b>”砖雕门楼,绣嶂街40号。下有“<b>大隐书局</b>”砖雕。大门上面是很高的砖雕门楼,该楼有三间,楼上有精美的雕花。 <h5>绣嶂街17号“<b>范文正公祠</b>”,是为纪念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范仲淹而建的祠堂,公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在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如今所看到的这座祠堂为民国初年修葺而来。范仲淹有一个谥号叫“文正”,因此世人也称他为“范文正公”。</h5> <h5>绣嶂街46号,“<b>东岳行庙</b>”。始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初(923年),供奉东岳大帝泰山神黄飞虎神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庆祝黄飞虎诞辰,无锡城内有“八庙朝东岳”之民间庙会,是为惠山庙会。此庙2010年重建,并恢复了神像大殿。牌坊门楣上用篆书方刻着“位尊五岳”四字。</h5> <h5>惠山古镇绣嶂街50号,“<b>善济明医堂</b> ”。</h5> <h5>“<b>老舍茶馆</b>”,这里的氛围让人仿佛穿越回了上世纪,老式的桌椅、积灰的风扇和五颜六色的开水瓶。</h5> <h5>“<b>这是无锡——360度全沉浸式国潮街区</b>”,<b>寻真阁</b>汉服体验馆。尊贤街35号院,毗邻绣嶂街与秦园街交汇处,属古镇核心国潮文化体验区‌。成立于2022年,集汉服妆造、文化互动、餐饮零售于一体,兼具传统文化展示与现代商业服务功能‌。</h5> <h5>“<b>唐张中丞庙</b>”,民间俗称“大老爷殿”,为了纪念唐代名将张巡的气节和功绩,建了这座庙。始建于唐安史之乱时期。原为宋、清微观遗址,明成化九年(1473年),无锡知县季恭在此建庙。历经多次毁建,现存的建筑是清同治年间(1869年)由当地人集资重建的。1990—1991年,庙宇进行了保护性大修。</h5> <h5>张中丞庙的对面是“<b>精忠贯日</b>”照壁。</h5> <h5><b>一堵墙</b>。爬山虎是真的,蝴蝶是灯光打上去的。</h5> <h5>“<b>吕东莱先生祠</b>”,又名吕成公祠。旧祠在惠山寺柏庭房右(黄公涧北),明正德二年(1507)裔孙吕卤建。祀宋儒著作郎开封伯、谥“成公”吕祖谦,后废。清嘉庆九年,邑绅秦瀛、太守秦沆捐资在锡山之麓(今址)购地建祠,巡抚汪志伊檄县督造数年,再经吕氏后裔景山、佩声续出捐资建成,规模宏大。</h5> <h5>“<b>江南卤味·沈万三</b>”。</h5> <h5>“<b>高山仰止</b>”牌坊。柱上楹联“<b>注礼述经功在千秋华夏,敦亲睦郡泽庥万代子孙</b>”。</h5> <h5>“<b>二戴夫子祠</b>”,面阔三间二进一院,与锡山龙光寺门相对,享堂名“二礼堂”,主祀得姓始祖,周代宋国第11代国君戴公撝。“<b>玉不琢不成器</b>”为戴氏至理名言。宋戴公七十三世裔孙、唐代<b>戴安公</b>,居安徽隆阜,为戴氏隆阜始祖,无锡戴氏尊安公为迁锡世祖。</h5> <h5>绣嶂街74号“<b>新万鑫银丝面馆</b>”。</h5> <h5>“<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b>”。《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h5> <h5>“<b>孝之行·家风家训馆</b>”。</h5> <h5>“<b>五里相睦</b>”始建于清代,咸丰六年(1856年)由邑贡生窦承焯主持重修,以“五里香塍”为名。位于惠山古镇核心区绣嶂街与惠山直街交汇处,现为古镇内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h5> <h5>牌楼为清代砖石结构,雕工简洁古朴,“<b>五里香塍</b>”匾额,也是窦承焯题写。早在元明,这一路上乔木古藤,飞楼连阁。明初浦长源有诗云:“出郭楼台三四里,游人不得见山容”。沿途遍地植桃树,有“一株杨柳夹枝桃,红绿相映五里遥”之说。</h5> <h5>石牌坊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原为石牌坊横额题刻,正面镌“五里香塍”,背面为“<b>九峰翠嶂</b>”,现为古镇内保存完好的过街牌楼‌。</h5> <h5>牌楼为清代砖石结构,雕工简洁古朴,建筑细节尤其吸引人。</h5> <h5>“<b>惠泉研学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b>”。研学体验惠山泥人制作等。</h5> <h5>惠山直街102号,紧邻绣嶂街与秦园街交汇处,“<b>皇品赞·贡品油赞子</b>”。主打现炸手工麻花(油赞子),含原味、海苔味、冰糖芝麻、葱香、脆皮海苔等多款经典口味,其中葱香味以咸甜交织、酥脆不腻广受好评‌。</h5> <h5>“皇品赞·贡品油赞子”店旁。</h5> <h5>“<b>茶颜悦色”· 新中式茶饮体验‌</b>,‌‌惠山古镇绣嶂街98号。两层国风空间,二楼可俯瞰绣嶂街人流,纸杯、纸巾等文创设计精致,兼售零食及茶饮周边‌。</h5> <h5>“<b>茶颜悦色</b>”供应:<b>幽兰拿铁‌</b>:锡兰红茶底+动物奶油顶+碧根果碎,茶味醇厚与奶油绵密交织,层次感突出,属经典人气款‌。‌<b>声声乌龙‌</b>:蜜桃乌龙茶底搭配鲜奶,茶香清甜,奶泡轻盈,适合偏爱淡雅口感者‌。‌栀子生椰‌:<b>栀子绿茶</b>+生椰乳+茶冻,植物基配方清甜不腻,椰香与茶香融合独特‌。</h5> <h5><b>大灯笼</b>。</h5> <h5>“<b>竹林里</b>”。</h5> <h5>“<b>绣娘丝绸·非遗手作·艺术生活</b>”。</h5> <h5>“<b>无锡</b>”文旅推广墙。</h5> <h5>“<b>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石碑。</h5> <h5>“<b>无锡大阿福</b>”。惠山泥人代表作品之首“大阿福”,被神化了的民间健壮孩子的可爱形象。</h5> <h5>“<b>福喜相伴</b>”。</h5> <h5>“<b>龙光塔</b>”<b>夜景</b>。龙光塔位于锡山山顶,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明万历四年(1576年)获名“龙光塔”。为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每层自下至上渐收,墙体为砖砌,塔高31.29米,总建筑面积244.77平方米,塔身为梵红色,夜晚可发出光亮;塔顶有铜葫芦,上刻有铭文。龙光塔是无锡古代科举兴旺的象征,被奉为无锡文风的“风水塔”,也是1949年以前无锡最高的建筑。</h5><h5> 惠山古镇荟萃唐宋元明清至今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展示寺庙文化、茶泉文化、古典园林、书院文化、祠堂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国内罕见。</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