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钱湖南宋石刻公园

泰安48

<p class="ql-block">东钱湖81岭环抱,72溪流注,绿水绕青山,景色秀丽,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里不仅有范蠡和西施隐居的故事,还有王安石在此治湖,南宋史氏家族石刻群,使其同时具有深远的文化渊源。</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离开东钱湖那天,前去游览了南宋石刻公园。南宋石刻公园在东钱湖东岸上水下庄黄梅山麓,是一座集南宋历史名人墓道石刻艺术之大成的露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公园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进入公园是一个室内展厅,它的序厅排列着宋代文臣武将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中国历代的石刻造像精品,基本在佛教石窟和皇家陵园,南宋却是一个例外,偏安江南的南宋帝王,都梦想身后能安息到河南巩县的宋皇陵,与自己的祖宗北宋的七帝在一起。因此,南宋皇室建在绍兴的六陵都是草草暂厝,没有留下能代表这一时代风格的宏大的陵园石刻,这一空白,正好被南宋宰相墓所取代。</p><p class="ql-block">东钱湖及其周边地区,是南宋最重要的四位宰相的墓园所在地,史浩、史弥远、郑清之、史嵩之,他们的政治生涯,几乎涵盖了南宋的高、孝、光、宁、理五个时代,这恰恰是南宋历史最重要的五个时代,再其后,从度宗时代起,南宋就江河日下,迅速走完最后的十四年凄凉的尾声。这四个宰相都是鄞县人,其中三位史姓的宰相是祖孙三代,鄞县的史氏就有了"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的荣耀,在这个石刻艺术博物馆里展示的石刻作品,基本上就出于史氏三宰相及他们家族的墓地。</p><p class="ql-block">东钱湖墓道石刻在中国石刻艺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堪称国家的瑰宝,2001年,这些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室内展厅介绍了四个宰相所处的南宋时代社会背景,有助于我们鉴赏公园内石刻艺术。</p> <p class="ql-block">南宋历史背景介绍。</p> <p class="ql-block">偏安局面的形成以及四位宰相治国的业绩。</p> <p class="ql-block">室内展厅。</p> <p class="ql-block">南宋石刻之文臣武将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进入园区后有一对文臣武将的复制品(1:1复制,复制石材是本地特有的梅园石),这对同样的复制品代表宁波地方文化二度远赴重洋出使欧洲,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具象载体。</p><p class="ql-block">2006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把世界名作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青铜像(1:1复制作品)赠予宁波市,2008年,宁波市人民政府把这对南宋文臣武将复制品作为市礼回赠给佛罗伦萨市。</p><p class="ql-block">2007年10月,宁波举行德国文化周期间,德国11个城市的市长赠予宁波一尊由10位德国足球明星亲笔签名的足球雕塑作品。2009年,宁波市人民政府再次把一对文臣武将石刻复制作品回赠给德国,并在海德堡广场永久落户。</p> <p class="ql-block">武将高3.6米,文臣高3.3米。</p> <p class="ql-block">公园中间是南宋丞相史嵩之祖父史渐(1124-1194)的墓道。史渐,字进翁,浙江鄞县人,封赠太师齐国公。墓道建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前后。现存范围南北长106米,东西宽19.2米。遗物有墓穴牌楼柱、文臣、武将、马、虎、羊等石构件。该组石刻造像栩栩如生,雕琢精致,为研究南宋冠饰戎装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公园右侧是牌坊之道。牌坊历史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最始用于祭祀,老百姓俗称牌楼。牌坊大致分为功德牌坊,贞节道德牌坊,科举标榜牌坊及标志坊等。牌坊之道由上而上分列清、明、宋时代三座牌坊,均为柱出头式三间四柱,其中清、明年代为功德坊,宋为标志坊。</p> <p class="ql-block">中间的明代牌坊。</p> <p class="ql-block">牌坊后竖立了一根风水柱。</p> <p class="ql-block">最上的宋代牌坊。</p> <p class="ql-block">牌坊之道两旁有马、虎等石兽。摆放在墓道两旁的石刻马具有"义"的含义。其中一对是南宋鞍马,公马的头稍向上昂起,眼神向上前方凝视;而母马的头向下低垂,眼神则是向下前方注目。马鞍处雕刻的纹饰也不同,公马马鞍处刻有缠枝牡丹纹,表示大富大贵;而母马马鞍处刻有石榴婴孩图,表示多子多福。这对石马雕刻精美,马鬃、马嚼、缰绳、马鞍均栩栩如生,就连马脸上的血管都被雕刻得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这对马比较矮小。</p> <p class="ql-block">东钱湖南宋石刻的虎雕刻得很精致,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却完全没有我们印象中老虎的威猛雄健和王者气象,这与南宋社会的状况是分不开的。南宋社会太敏感于不安分的个性,太需要太平宁静的环境感,所有的猛兽烈性,一律排斥于这个时代的审美之外,故其造型,装饰性大于自然形态。所以老虎没有了老虎像,反而像只猫。民间信仰虎死如生、立而不倒,具有高尚气节,所以摆在墓道两旁的虎石刻还具有"节"的特殊含义。</p> <p class="ql-block">牌坊之道顶的广场,三面排列着众多文臣武将,还有一个和平钟,游人可以敲钟祈福。</p> <p class="ql-block">敲响和平钟。</p> <p class="ql-block">史渐墓道右边有一个精心布置的“百代师表”园。其中明清时代特具东钱湖民间创意的石狮,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百尊石狮基座创作成为"印章"状,"石狮"为"印纽",借此取谐音以表达明州(古宁波)百姓参与明州保卫战的爱国精神,堪为百代师表。</p> <p class="ql-block">墓道左边是一组称为“历史沧桑”的残缺石刻。</p> <p class="ql-block">再向左走是三字经广场。</p> <p class="ql-block">柱子上刻着三字经文,配有古代石刻柱头。</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还有现代人物雕塑。</p> <p class="ql-block">背诵三字经。</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三字经石刻。</p> <p class="ql-block">教授三字经石刻画。</p> <p class="ql-block">从三字经广场上山有条牌坊古道,也称为登科道。牌坊下分别有解试、省试、殿试等字样。</p> <p class="ql-block">解试。</p> <p class="ql-block">省试。</p> <p class="ql-block">殿试。</p> <p class="ql-block">登科。</p> <p class="ql-block">经过牌坊古道来到十二生肖广场。</p> <p class="ql-block">依着山势,公园还建了花草、百兽、民俗等石刻景观。</p> <p class="ql-block">财神。</p> <p class="ql-block">观音。</p> <p class="ql-block">梵塔。</p> <p class="ql-block">渔事耕读。</p> <p class="ql-block">八仙过海,各显神通。</p> <p class="ql-block">门神。</p> <p class="ql-block">造景时将古石刻嵌在砖墙中。</p> <p class="ql-block">白云深处。</p> <p class="ql-block">除了文臣武将、古墓道、石牌坊之外,石刻公园收集的民间石刻也颇为丰富,值得欣赏游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