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清东陵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span></p> <p class="ql-block">清东陵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内,北纬40°08′~40°11′,东经117°37′~117°42′,四面环山,正南烟炖、天台两山对峙,形成宽仅50米的谷口,俗称龙门口。</p> <p class="ql-block">清东陵的15座陵寝从1661年(顺治十八年)首建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到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最后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为止,营建活动延续了247年。</p> <p class="ql-block">1661年(顺治十八年)入关第一帝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营建,</p> <p class="ql-block">1674年(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的嫡皇后孝诚仁皇后崩逝,开始筹建景陵。</p> <p class="ql-block">1742年(乾隆七年),乾隆皇帝将东陵境内的胜水峪确定为自己的万年吉地,翌年二月破土兴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99年(嘉庆四年)定名“裕陵”。</p> <p class="ql-block">咸丰皇帝即位以后将陵址选定在东陵界内的平安峪。1859年(咸丰九年)破土兴工。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陵工受阻。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崩逝以后,命名“定陵”。</p> <p class="ql-block">同治皇帝生前未选择陵址,在其驾崩后才仓促相度,陵址确定在东陵界内的双山峪,定陵名为“惠陵”。</p> <p class="ql-block">清西陵共有4座皇帝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乾隆皇帝定下了“父东子西,父西子东”的建陵规制,如父亲葬东陵,则儿皇帝葬西</p> <p class="ql-block">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这四位皇帝分别是:</p><p class="ql-block">雍正皇帝:雍正的陵墓称为泰陵,是清西陵中第一陵,建于1730年至1736年。内葬雍正皇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p><p class="ql-block">嘉庆皇帝:嘉庆皇帝的陵寝位于昌西陵,埋葬着他的孝和睿皇后。</p><p class="ql-block">道光皇帝:道光皇帝的陵寝称为慕陵,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没有方城和明楼,隆恩殿面阔由五间改为三间,全部以金丝楠木建成,并雕刻1318条木雕龙,构造与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相同。</p><p class="ql-block">光绪皇帝:光绪的陵寝称为崇陵,建于1909年至1915年,是中国最后一座封建帝王陵墓,埋葬着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p> <p class="ql-block">2008年,青松岭隧道开始修建,经过几年的施工,在2012年12月27日正式通车。作为承秦出海公路双山子至大转岭改建工程全线唯一的一座隧道。</p> <p class="ql-block">承德市,是河北省下辖地级市,京津冀城市群重要节点、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生态旅游城市。</p> <p class="ql-block">黄崖关长城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北30千米的崇山峻岭之中,全段长城建筑在海拔736米的山脊之上,全长42千米,是中国古长城的一部分,有楼台66座,即敌楼52座,烽火台14座,是京东军事险要之地。</p> <p class="ql-block">关于宣统帝溥仪的墓葬,有的资料提到他被私人机构建造的,安葬在了园内,只是占地面积很小一小块墓地而已,</p> <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并于1792年建成,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p> <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p> <p class="ql-block">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避暑山庄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河北省避暑山庄附近的普陀宗乘之庙:一些人称为承德的小布达拉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境内,远看类似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乾隆皇帝为母亲祝寿而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它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周围寺庙由博仁寺、博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广缘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罗汉堂、殊像寺等12座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同时又具有不同风格的强烈对比,避暑山庄朴素淡雅,其周围寺庙金碧辉煌。这是清帝处理民族。</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的营建,大至分为两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p> <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p> <p class="ql-block">在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时,咸丰皇帝就带着一批大臣逃到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清帝嘉庆、咸丰皆病逝于此。</p> <p class="ql-block">帝咸丰逃到避暑山庄避难,在这座房子里批准了《中俄北京条约》等几个不平等条约。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辛酉政变”亦发端于此。随着清王朝的衰落,避暑山庄日渐败落。</p> <p class="ql-block">热河泉里洗洗手,功名利禄全都有,热河泉里洗洗头一年四季不发。</p> <p class="ql-block">2010年8月以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面展开。该工程计划用3至5年实施,由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6亿元,用于文物保护修缮和山庄水系治理,并确定了古建筑保护、文物科技保护等多个方面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祺祥政变是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打倒了顾命八大臣势力。为赞襄政务大臣(又称顾命八大臣),辅弼皇太子载淳为帝,总摄朝政,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也称"北京政变"。</p> <p class="ql-block">四知书屋,在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后。是一座5间大殿,康熙帝曾题名"依清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又增题"四知书屋"。四知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之意。</p> <p class="ql-block"> 热河泉在避暑山庄湖区东北隅。是山庄湖泊的主要水源。其地流泉四涌,汇成碧波千顷,源远流长。严冬季节,热气蒸腾,有云蒸霞蔚之状;夏季清澈晶莹,冷砭肌骨。清帝曾夸它:“名泉亦多览,未若此为首”。湖畔立一块自然石,上刻“热河泉”三个秀美的大字。</p> <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位于青莲岛,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仿浙江嘉兴烟雨楼形制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分为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p> <p class="ql-block">唐山抗震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心抗震纪念碑广场西侧,成立于1986年,由原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改建而成,于1986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唐山抗震纪念馆是为纪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唐山的伟大壮举而建立的。1996年9月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国家文物局、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1986年,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开工修建。</p><p class="ql-block">1996年,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改扩建,并更名为"唐山抗震纪念馆"。</p><p class="ql-block">2006年,唐山抗震纪念馆纪念唐山地震三十周年之际进行大规模的调展改造。</p> <p class="ql-block">迁西县滦水湾大桥,依托县城北滦河大桥至白龙山的5公里滦河综合治理工程而建。</p> <p class="ql-block">滦州古城,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滦州镇,是一座集文化、旅游、商业、会务、居住、休闲为一体的北方人文古城。</p> <p class="ql-block">辽代天赞二年(923年),由契丹耶律阿保机始建,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这一时期的滦州古城作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见证了多个朝代的更迭与繁荣。</p> <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群复原了古城门、钟鼓楼等历史建筑,并融入了孤竹国王子伯夷叔齐的故事、萧太后兴辽、文姬楼、杨三姐告状的县衙等历史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紫金塔是滦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代,兼具佛教文化与旅游价值,高约36米,可俯瞰古城全景</p> <p class="ql-block">郝家火烧又称叉子火烧或蛤蟆吞蜜,外焦里嫩,香而不腻,酥而不硬,携带方便且久置不坏。其制作工艺复杂,技术精良,被收入《河北食谱》,是滦州著名的风味食品。</p> <p class="ql-block">滦河母亲广场主要是以滦河母亲雕塑为中心的一个街心广场,广场沿滦河而建,离滦州古城步行10分钟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教场村和滦河母亲广场。教场村是唐代演兵布阵的地方,而滦河母亲广场上有一座巨大的雕塑,展现了滦州的历史和文化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老龙头景区位于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山海关城南约5千米处,它是水上长城,也是屯兵要塞,为明万历七年(1579年)蓟镇总兵戚继光所建。</p> <p class="ql-block">老龙头属于军事要塞古迹遗址,总占地面积700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老龙头在明代属山海路管辖,是明代万里长城精华路段之一。</p> <p class="ql-block">老龙头是蓟镇长城的起点,因长城在这里入海,其形似巨龙之首故得其名。</p> <p class="ql-block">秦皇岛天下第一关,即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山海关,又称榆关,以古渝水而得名,位于河北省最东部与辽宁省接壤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境内,燕山与渤海之间,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p> <p class="ql-block">燕山大学,简称为燕大,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主管部门为河北省教育厅[2]。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p> <p class="ql-block">东戴河是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地处辽宁与河北交界处,毗邻山海关,以原生态海滩、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为特色,被誉为“北京的后花园,东北的小三亚”。 </p> <p class="ql-block">秦皇岛渔岛,别称为渔岛海洋度假区,位于黄金海岸中部,临近避暑胜地北戴河,景区为一站式多业态综合性旅游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曹妃甸区是河北省唐山市下辖的市辖区,位于环渤海中心地带,南临渤海,与大连、烟台及朝鲜半岛隔海相望。</p> <p class="ql-block">曹妃甸是中国东方虾之乡,中国红海蜇之乡,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p> <p class="ql-block">曹妃甸区拥有中国第二大国营农场,湿地总面积540平方千米,是天然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基因库和国际性珍稀候鸟迁徙地</p> <p class="ql-block">"天津文眼"摩天轮,又称天津永乐桥摩天轮,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杏公祠大街与五马路交口的永乐桥上,跨海河联接河北区与红桥区是一座跨河建筑,桥轮合一的摩天轮,是天津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以夫妻身份共同命名的伟人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1976年,周恩来逝世后,为了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在南开学校东楼建立了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于1998年2月28日建成开放。</p> <p class="ql-block">天津张园 - 历史沿革:1915年,湖北提督张彪兴建私人庄园“露香园”。1924年冬,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北上,曾下榻于此。1925年2月,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在此居住年有余。1935年,日本人强行购买此地,拆掉“平远楼”,建起现存的二层意大利新古典主义风格小洋楼。1949年天津解放后,张园成为天津市委第一个公开办公地址。 </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故居又称少帅府,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张学良故居博物馆,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8号,这是一栋三层米灰色洋楼,巴洛克风格为主,</p> <p class="ql-block">静园,位于中国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原日本租界区宫岛路),为天津市特殊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中国七大河流之一。海河水系古时统称“九河”,宋朝时,海河干流为界河下游段,金、元时改称直沽河、大沽河。海河这个名字始见于明末。直到清代,直沽河等名称才逐渐被海河这个名字所取代。</p> <p class="ql-block">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为一个用古瓷器修建而成的法式洋楼,</p><p class="ql-block">瓷房子前身为一栋法式小洋楼,系近代中国外交家黄荣良故居。解放后成为天津市和平区工商局,而后因工商局迁往新址,</p> <p class="ql-block">静坐观众妙,端居味天和”的意思是指心平气稳稍安勿躁,静静参悟体味天人合一乃真境界。</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8日在天津南开区,附近遇见了几个天津骑友。</p> <p class="ql-block">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环渤海腹地,北临北京,东与天津交界,南接沧州,西和保定及雄安新区毗连,198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省辖地级市,</p> <p class="ql-block">第一城于1992年10月18日开始兴建,以明清两代北京城为蓝本,将老北京的城垣微缩,分为内外两大部门。内九外七,十六个城门,另有六个角楼,共计22个城楼,</p> <p class="ql-block">香河位于北京市和天津市之间,华北平原北部,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2012年综合经济实力排在河北省第8位,城市化率排在河北省第10位,素有"京畿明珠"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香河肉饼是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的特产美食,以皮薄、肉厚、油香为特点,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的突厥饼,经回族移民改良后形成现风味,现为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曾亮相北京冬奥会。</p> <p class="ql-block">廊坊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文化公园内,于 2004年3月20日开工建设, 2005年12月3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至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运河开凿于春秋,完成于隋唐,繁盛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大运河跨冀鲁辽原,掠苏浙绿野,连海河、穿黄河、过淮河、越大江、再接钱塘,全长3500余里。</p> <p class="ql-block">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中轴线和长安街的交汇点。天安门由蒯祥设计,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开始建造,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时名为承天门。后天安门经过多次大小修建,逐渐形成现之形制。</p> <p class="ql-block">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安门广场西侧,坐西朝东,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总面积更大。建筑主体呈“山”字形,四周环绕134根圆形廊柱,正门悬挂国徽,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与钢结构结合的设计,兼具庄重与现代感。</p> <p class="ql-block">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面向全国征集,共收到240多件设计方案,最终采用由梁思成和林徽因设计的方案。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开始兴建,1958年4月22日落成。</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8日至4月30日历行13天骑行了清东陵,避暑山庄,唐山,滦州古城,秦皇岛,曹妃甸,天津,廊坊,京杭大运河,北京,全程1139公里,城市的交通便捷,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欣赏了自然风光感受了人文气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