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机上俯瞰新西兰基督城<div><br></div><div>新西兰是一个自然环境独特,风景美丽如画的国家。最近我们去新西兰旅游,2025年3月10日乘坐亚泰航空从广州-香港-奥克兰,参加当地的日月光汉语旅行社,开启北岛、海湾、南岛三段无缝衔接的旅程,途经新西兰的十几个城镇,包括:奥克兰-罗托鲁瓦-北帕默斯顿-惠灵顿-皮克顿-凯库拉-汉默温泉小镇-阿卡罗阿-基督城-奥马鲁-但尼丁-因佛卡吉尔-布拉夫-蒂阿瑙-米佛尔峡湾-皇后镇-库克山庄-蒂卡波湖-特威泽尔-基督城。最后我们从基督城-奥克兰-香港-广州,3月29日回到家园。<br></div> 新西兰旅游景点分布图(图片来自网络)<div><br></div><div>总体来说,这次旅游美妙无比,19天的行程让我们放慢脚步,仔细欣赏新西兰的自然风光,感受新西兰地理环境的独特之处,深刻体验这个发达国家人地和谐的生态文明,享受无污染的美味海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无论从自然美景还是从适宜人居来看,新西兰都堪称为“人间仙境”,从地理的视角来看,它拥有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优势。 <br></div><div><br></div><div><h1><b>一、孤独岛国的地理位置</b></h1>新西兰是个岛国,南纬33度至53度,西经160度至东经173度,位于南太平洋西南部,远离大陆和其他国家,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方圆1600公里内无其他邻国,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由此,它没有战争威胁,没有对抗,也没有地缘政治的风险。新西兰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4小时,加上夏令时就相差5小时。<br></div> 新西兰在世界的位置(图片来自网络)<div><br></div><div><h1><b>二、海洋性的地理环境</b></h1>新西兰领土由北岛、南岛及周边的小岛组成,总面积约26.86万平方公里,略大于英国本土面积(24.3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广西的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公里)。新西兰四周环海,海岸线曲折,长达15000公里,领海面积约为400万平方公里,加上岛屿周边的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新西兰可开发的海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25倍。这使新西兰拥有辽阔的发展空间,气候温和湿润,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br></div> 基督城海湾 夏洛特女王海湾 首都惠灵顿海湾 南北岛之间的库克海峡 皮克顿海滨小镇 因卡佛吉尔的月亮形海湾<div><br></div><div>新西兰的美丽海湾太多了,当地人习以为常,没有人把此当成稀有的旅游资源,圈起来作为公园收门票,也没有人刻意在海滨建设高档的度假酒店和豪华别墅以吸引游客。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渔业资源是上帝赠与新西兰的一大笔财富。<br></div> 这是我们在库克海峡乘坐游轮时船长招待游客吃的海鲜餐,碗里的青口贝是他们在海边养殖的,没有泥沙,也没有腥味,太鲜美了。 我们在凯库拉乘坐轮船观鲸之后在一家小摊档吃大龙虾。 当地的大龙虾和扇贝都是新鲜的,简单的煎炸一下就很好吃,这样一盘套餐30多纽币,折合人民币120元左右。 在南北岛许多海滩上随处可见的海带。 在南岛东海岸但尼丁市附近的海岸,我们看见一片海滩全是海带,被海浪冲上岸,海水很干净,海带又厚又宽居然没有人捡。 当然这海滩上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海藻、海胆、海贝等等。 我们乘车路过因佛卡吉尔附近的布拉夫小镇,看见路边有个海鲜小店,导游说这家小店的生蚝很好吃,于是我们走了进去。 老板娘正在忙碌,生意经营得很佛系。 她家的海鲜品种繁多,菜单贴在墙上。这些海鲜产品都是在附近海湾深海捕捞的,严格按照政府规定,定时、定点、定量打捞,绝不过度,更不会为了赚钱而拼命养殖。她的小店每天只售卖2-3个小时,下雨天或者不适合捕捞时不开门,所以我们能吃到她家的海鲜算是运气好。 这一打生蚝个头中等,但是肉厚肥美, 50纽币,折合人民币大约200多元,虽然比不上国内的生蚝个头大,但是很干净,味道清甜,太好吃了! 新西兰三文鱼很多,我们在南岛靠近库克山的蒂卡波湖小镇吃到这种淡水的冰川三文鱼,价格与国内差不多,味道很鲜美。<div><br></div><div><h1><b>三、光热充足,气候优越</b></h1>新西兰纬度为南纬33度至53度,四周环海,所以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少数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1-2月为夏季,月均温20-25℃,空调不需要。7-8月为冬季,月均温10-15℃,暖气也每必要。全年温差小,四季变化不明显,像昆明一样四季如春。但是由于空气污染小,云层薄,太阳辐射很强,大多数地区每年的日照时间超过2,000小时。新西兰南岛的昼夜温差很大,一般都超过十几度甚至达到二十几度。初到新西兰的外地人怕早上冷,穿厚厚的羽绒衣,当地人却怕中午热,穿薄薄的短袖,反差很大。<br></div> 在基督城街头,气温十几度,昼夜温差二十几度,随处可见这种“乱穿衣”现象。 奥克兰的蔚蓝天空:奥克兰属于南亚热带气候,秋高气爽,天晴的时候云很少,空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所以天空呈蔚蓝色。 北岛乡村的蓝天白云,这种天空有点像我们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或者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2000米),但是新西兰北岛平均海拔500多米,朵朵白云伸手可得,天空很美。 南岛乡村的蓝天白云 库克海峡无云的天空:这里海洋水汽蒸发很大,但是空气太干净,没有凝结核,所以哪怕是海滨,天空干净透明,没有云彩。 南岛但尼丁市的乡村天空清明澄碧,万里无云。 因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路边的鲜花开得很娇艳。 居民庭院的鲜花也开得很美。 庭院的鲜花 路边的鲜花 新西兰每个城市中心都有植物园,里面一般都有玫瑰园和当地稀有品种的花卉。 这是南岛但尼丁市植物园的花卉。 惠灵顿植物园的玫瑰。 黄玫瑰 粉玫瑰 桃红玫瑰 我们在皇后镇看到路边的万寿菊像绣球花一样大。<div><br></div><div><h1><b>四、降水丰富,植被茂盛</b></h1>新西兰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每月分配均匀,但降水空间分布不均,西部多于东部,尤其南岛西海岸受西风带影响和地形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且多数是晚上下雨,白天晴朗,空气清新。但是南岛东部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形成雨影区。如坎特伯雷平原降水较少,年降水600毫米左右。<br></div> 在新西兰街头随处可见的树木,都是枝叶茂盛,树冠很大。 在皇后镇街头看见的大树,长势饱满。 在惠灵顿街头看见的大树,枝干庞大,非常粗壮。 惠灵顿首相府的老树枝繁叶茂。 在基督城植物园看见这株大松柏,树冠很大,像伞一样覆盖地面。 钻进树冠,才看见它的枝干呈放射状匍匐在地,令人惊讶。 北岛罗托鲁瓦的红木森林,不仅红木高大挺拔,连红木之下的蕨类植物也比我们常见的蕨类植物铁芒萁高大很多。 南岛的米尔德福峡湾国家公园年降水量达2000-3000毫米,有些地方甚至达了5000毫米以上,被称为新西兰的“雨极”,一年中下雨天超过200多天,是世界上最潮湿的地区之一,这里有世界罕见的温带雨林。 米尔德福峡湾的温带雨林。 南岛东部地处库克山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减少,形成荒草坡。 南岛东部的蒂阿瑙小镇附近的高原草地和灌木。这里的树木生长在沟谷和山坡的洼地,因为日照强,蒸发大,地势相对低洼的地方蓄水好,植被长势更好。<div><br></div><div><h1><b>五、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b></h1>新西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全国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山地占49%,主要分布于南岛,南阿尔卑斯山脉纵贯南岛,最高峰库克峰海拔为3764米,有冰川。北岛东部亦有东北-西南走向的丘陵山地。新西兰的平原仅占8%,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山地丘陵为主,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使新西兰的自然景观非常美丽。<br></div> 新西兰地形图(图片来自网络) 从基督城飞往奥克兰途中,从飞机上拍到北岛起伏和缓的丘陵地形。 基督城周边的海滨平原。 库克山的冰川雪峰 库克山秋季冰川消融的痕迹 南北纵贯、云雾缭绕的库克山脉 库克山周边起伏和缓的高原 南岛西南部在第四纪时期因库克山抬升,冰川下切侵蚀,形成陡峭的山地,山坡上冰河瀑布密集,在河谷海水倒灌形成美丽的峡湾。<div><br></div><div><h1><b>六、地处板块边界,火山地热丰富</b></h1>新西兰地处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频繁,导致火山和地热多,形成独特的地质地貌。火山地热主要分布在北岛,著名的有鲁阿佩胡山、陶波火山、伊甸山、怀特岛、塔拉纳基山、图鲁阿等等。当然新西兰地震也很多,每年平均发生20000次地震,但大多数是深层地震,不易被察觉,每年发生的有感地震大约150次。<br></div> 北岛主要火山分布 北岛鲁阿佩胡火山 北岛怀奥塔普地热公园<div><br></div><div><h1><b>七、河流湖泊众多,水源充足</b></h1>新西兰河流湖泊众多,共有4096个湖泊,其中面积超过1公顷的湖泊多达3822个,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43个,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31个。这些湖泊的成因多样,南岛的湖泊多由冰川融水和降雨蓄积而形成,而北岛的湖泊则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新西兰气候温和湿润,降水多有利于积水成湖。<br></div> 北岛的罗托鲁瓦湖:这是因火山喷发导致地面凹陷而形成。 北岛的陶波湖:位于北岛中部火山高原上,面积616平方千米,是新西兰最大湖,湖面海拔356米,最深点186米,这也是火山爆发以后形成的湖,湖水覆盖了几座熄灭的火山口。 南岛蒂阿瑙湖:新西兰南岛第一大湖、全国第二大湖,面积达344平方公里,湖长61公里,最深处276米,这是冰川侵蚀而形成。 南岛皇后镇的瓦卡蒂普湖:这是新西兰第三大湖,由冰川侵蚀而形成。 南岛蒂卡波湖:位于基督城与皇后镇之间,南阿尔卑斯山脉东麓,为冰川堰塞湖。<div><br></div><h1><b>八、地广人稀,生态环境纯净</b></h1><div>新西兰国土面积达26.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多万,面积与我国的广西省相当,广西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5013万(2024年统计),人口密度仅相当于广西的十分之一。所以与我国大多数地区相比,新西兰真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div><div><br></div><div>新西兰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温带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超过30%,加上开发历史短,产业结构以农牧业为主,基本上没有污染气体排放,所以新西兰的空气质量常年位列世界前三。</div><div><br></div><div>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人口规模150万,占全国三分之一,第二大城市基督城,人口40万,首都惠灵顿,人口40万,南岛著名的皇后镇,常住居民17000人,这样的人口规模还比不上我家附近的鹭江村!仅相当于鹭江村(广州的城中村)的十分之一。所以在新西兰旅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你看不见车水马龙的高速公路,都是2-3个车道的乡村小路,几乎没有立交桥这些现代化的交通设施,你眼睛所见都是田野山川河湖,见不到人潮拥挤的现象,这里的自然环境很美,空气纯净度极高。<br></div> 北岛的乡村 广袤的原野 开阔的湖滨 南岛的冰川湖泊的水质好,清澈透明。 南岛的山地、森林和草场。<div><br></div><div><h1><b>九、 农业驱动的发达国家</b></h1>按照2023年统计,新西兰的人均GDP为4.8万美元,属于发达国家。主要产业有:农业与畜牧业、旅游业、国际教育、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等。</div><div><br></div><div>新西兰是发达国家中唯一以农牧业为主导的国家,每年饲养的牛羊约为3600万只,其中牛400万头,羊 2530万只,采用天然放牧配合高科技的良种培育和精细化的管理。新西兰乳制品出口占全球贸易量28%,鹿茸出口量居世界首位。2023年统计,新西兰农林牧渔业出口额占全国贸易出口货值的81.9%,占国内GDP的10.5%。农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使新西兰碳排放量很低。<br></div> 田间大规模放养牛 牧羊犬追赶羊群 在爱哥顿农庄观看半自动化剪羊毛。 田间牧草的自动化喷灌系统。<div><br></div><h1><b>十、先进的文化理念和高效的数字化管理</b></h1><div>新西兰历史较短,始于约13世纪波利尼西亚航海者(毛利人祖先)乘独木舟跨太平洋的迁徙,形成以部落为基础的定居社会,发展出了独特的语言、雕刻艺术及防御性村落。1769年英国库克船长抵达这里后,欧洲捕鲸者、传教士陆续涌入。1840年《怀唐伊条约》的签订确立英国主权,但条约中英文和毛利语版本的权利解释差异引发了持续冲突,19世纪中叶爆发了“新西兰战争”,毛利人口因战争与疾病人口锐减。<br></div><div><br></div><div>20世纪新西兰逐步脱离英国掌控,1907年成为自治领地,1947年获得完全独立。1975年设立怀唐伊法庭处理土地索赔。现在新西兰78%以上为欧洲移民后裔,毛利人不超过15%,但是政府尊重毛利人的权益,保护多元文化。1987年承认毛利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独特的“哈卡战舞”成为国家形象标识。新西兰以前瞻性的环保政策和多元文化融合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尊重。<br></div> 首都惠灵顿国会大厦前展示的毛利人图腾柱。 基督城博物馆展示的毛利文化艺术品 穿裙子的毛利男人 幸福的毛利女人<div><br></div><div>新西兰社会安定,几乎没有生存竞争的压力,实行“四天工作制”的企业占比37%,超时、超量工作会被罚款或者被同事议论。新西兰的平均月收入约为5600纽币(折合人民币约25300元),这里工资不算高,没有一夜暴富的发财机会,但有衣食无忧的惬意,有山清水秀的环境和洁净的空气,在这里不用担心食品污染和环境污染,老百姓福利很好,政府鼓励生育,婴儿从0-18岁教育全免费,生活费补贴,社会压力指数仅为全球平均值的1/3,形成特有的“慢生活”节奏。</div><div><br></div><div>新西兰地缘政治超然,环境安全,是全球少数无驻军的国家。新西兰作为移民国家制度开放包容,早在1893年,新西兰成为全球第一个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还是亚太地区最早承认同性恋合法的国家。</div><br><div>在科技腾飞的时代,新西兰在数字化管理方面全球领先,是全球首个实施“算法政府”的国家,通过AI系统处理83%的政务审批,行政效率比传统模式提升5倍。<br></div> 融于自然享受惬意生活的新西兰人<div><br></div><div><br></div><div>总之,无论从自然条件还是人文环境,新西兰都是全球少有的值得留恋的人间仙境。</div><div><br></div><div><br></div><h1><b>备注:以上图片除了4幅地图来自网络,其余皆为本人旅游拍摄。</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