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头观城记:一位摄影者的8D重庆凝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蒲德贵 图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晨光初现时,我已占据南山一处绝佳观景台。这不是普通的抢占先机,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视觉占领”——三脚架稳稳扎进泥土,镜头对准渝中半岛,像设置了一个永不眨眼的眼睛。<br> 晨昏十二时辰,我成为这座魔幻城市的计时器。从朝霞浸染云层到暮色吞没楼宇,光线在两江四岸的楼宇间游走,仿佛有看不见的手在拨弄城市的明暗。长焦镜头里,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浑浊与清澈的水流始终在角力,恰如这座城市传统与现代的永恒博弈。<br> 正午时分,阳光垂直刺穿楼宇峡谷。那些被戏称为"筷子楼"的摩天大厦,在强光下褪去立体感,化作二维的几何剪纸。而随着日影西斜,建筑重新获得体积感,阴影在坡道上爬行,整座城市仿佛正在苏醒。此刻方悟"8D"之妙——重庆的维度不在地理,而在光影魔术中不断增殖的空间幻觉。<br> 晚霞染红江面时,千厮门大桥的钢索突然变成竖琴琴弦。对岸洪崖洞的灯笼渐次亮起,像一串被随意抛向崖壁的火种。我忽然想起,这璀璨灯火下,那些真正在爬坡上坎的,是无数重庆人日复一日的生计。他们的身影不会出现在我的长曝光镜头里,却构成了这座城市最真实的肌理。<br> 当最后一道天光消失在枇杷山后,渝中半岛彻底成为光的产物。霓虹勾勒出建筑的轮廓,游轮在江面拖出光痕,连阴影都泛着暗红色的暖意。此刻的魔幻不再来自地形,而源于人类对光的驯服与再造。我收起装备,山下的城市仍在生长,而我的镜头不过截取了它某个维度的切片——真实而虚幻,就像所有关于重庆的记忆。 拍摄时间:10:10 拍摄时间:11:59 拍摄时间:12:34 拍摄时间:18:28 拍摄时间:19:37 拍摄时间: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