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1日至13日,与一帮年轻校友下扬州,游大明寺、瘦西湖、个园、东关街,参观大运河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扬州是我熟悉的城市,个园也曾来过。今日用这篇小文,聊聊个园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个园命名者叫黄至筠,在黄大人买下个园前,这里叫寿芝园。在寿芝园南面,是清初富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俩的街南书屋。</p><p class="ql-block"> 个园内有藏书楼,留下了园主勤学不辍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这三位盐商爱书的故事,让我对商人地位最低的说辞产生怀疑。士农工商,可能只是职业划分,并不是高低排序。</p><p class="ql-block"> 扬州盐商天下闻名,为啥呢?</p><p class="ql-block"> 中国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都有盐场,扬州毗邻黄海的两淮盐场。除了海盐,内陆还有四川井盐、山西池盐、云南岩盐。</p><p class="ql-block"> 不过,在众多盐场附近,只有扬州有大运河。大运河从南到北,将扬州盐商的生意带到全国各地。而其他地区的盐商,由于缺少交通便利,只做得了局部市场。</p><p class="ql-block"> 全国性大市场,让扬州盐商赚得盆满钵满。</p><p class="ql-block"> 盐商们以园林美景、雁齿虹桥回馈扬州。</p><p class="ql-block"> 千年之后,盐商不在,扬州却依然闪亮。</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盐铁专营的传统。专营的具体形式,不同朝代不同时期,有国营或者专卖之分。明清时期,朝廷采取专卖制。</p><p class="ql-block"> 具体做法是朝廷向商人发放专卖权证,商人凭证去盐场取盐,再凭证到指定区域销售,最后缴纳盐税,或者无偿为朝廷运输货物至边疆地区。</p><p class="ql-block"> 这种制度类似于现在的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政府与私人的合作。</p><p class="ql-block"> 专营属于垄断经营,对商家来说利润有保证、竞争者难进入。扬州盐商中的佼佼者,在这种制度加持下,成为富甲天下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下午五点半,个园关门。</p><p class="ql-block"> 走出个园,走进熙熙攘攘的东关街人流中,仿佛掉入了销金锅儿!</p><p class="ql-block"> 最后以汪沆写瘦西湖的诗结束:</p><p class="ql-block">垂杨不断接残芜,</p><p class="ql-block">雁齿虹桥俨画图。</p><p class="ql-block">也是销金一锅子,</p><p class="ql-block">故应唤作瘦西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