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数智化教学灯塔 启教育新征程之光

江门市蒋惠欢名教师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江门市“五邑名师大讲堂”第35期活动成功举办</p> <p class="ql-block">当教育的春风拂过五邑大地,一场聚焦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与数智赋能的创新教学之旅在新会文华小学拉开帷幕。2025年4月2日,由江门市教育局指导、江门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江门市“五邑名师大讲堂”第35期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小学英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吸引了500多位名师工作室学员和一线教师慕名前来观摩学习,共同探索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与数智赋能项目式学习的创新实践。</p> <p class="ql-block"><b>一、活动背景:资源融合新引擎,引领教改新征程</b></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紧扣 “践行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数智赋能项目式学习创新”这一时代主题,采用现场观看与线上播放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由江门市蒋惠欢名教师工作室、江门市梁巧敏名教师工作室联合承办,特别邀请了工作室主持人、学科专家、资深教研员等业内精英,共同探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和AI智能技术赋能英语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有效路径,并探索新课改背景下教研员引领区域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努力为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项目(小学英语)的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树立新标杆。</p> <p class="ql-block"><b>二、课例展示:双轮驱动展课例,跨科数智赋新能</b></p> <p class="ql-block">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始终秉持 “打破学科界限、培养综合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真实情境和促进深度学习”的核心理念,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蒋惠欢老师和梁巧敏两位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课例展示,直观而生动地呈现出跨学科融合教学的优秀实践范例。</p> <p class="ql-block">活动中,蒋惠欢老师展示的三年级新教材课例“My food plan”,聚焦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台资源,以 “How to make a healthy meal plan?”为核心项目主题,深入剖析课前备课的优化技巧;通过“认识食物——了解人体的营养需求——科学饮食搭配”三项递进式任务,课堂具象化的神奇呈现;以及课后知识迁移运用的巧妙策略。不仅有效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依托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科学思维。学生们在探索项目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探究了解生活科学、营养学、AI工具使用等技能实现跨学科融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增强了他们的健康意识。</p> <p class="ql-block">梁巧敏老师则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展示了另一节跨学科融合课例。梁老师以“Animals’ profiles”为主题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动物信息,完成动物档案的制作。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还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深化学生对动物习性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两节课例均完美地体现了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的先进理念,同时紧跟时代前沿,完成了数智赋能课堂的优质成果输出。</p> <p class="ql-block"><b>三、教研沙龙:沙龙碰撞智慧花,区域改革绽芳华</b></p> <p class="ql-block">教研沙龙不仅是知识的交流盛会,更是思想的碰撞,本次教研沙龙专家们聚焦“教研员如何通过专业修炼与提升,赋能跨学科主题项目式学习,推动区域教学改革”和“如何在跨学科主题项目式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不同站位和层面展开热烈的讨论,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观点,与教师们共同探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发展路径和策略。</p> <p class="ql-block">广东省义务教育英语教研员王琳珊老师,站在全省推动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的专家的层面,向大家分享教研员如何借助课题研究,引领区域老师开展教学实践,她倡导带领老师们超越学科,变革传统教学方式,与老师们构建教研的共同体,以此推动区域教学改革。她指出研读新教材、用好教材板块、聚焦课例、落地课堂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项目式教学的有效方法。</p> <p class="ql-block">作为省级数字教育工作者,广东省电化教育馆数字教育部杨明欢主任则以“架桥人、破壁人、启航人”概括他的使命和角色,这三个角色共同指向核心目标: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从理念层面向实践纵深发展,让数字化教育真正实现"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好",切实融入日常教学。他还分享了国家平台与粤教翔云为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提供“场景重构、流程再造、生态延展”的三大强力支撑,为教育数字化实践提供了清晰思路。</p> <p class="ql-block">江门市教育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陈晓琼从“构建区域协同机制、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推动跨学科融合教学从理念走向常态”三个关键点,为江门小学英语教育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她强调,跨学科项目式教学要以学生兴趣为起点、紧密联结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科知识储备,巧妙运用数智技术赋能英语跨学科教学,精心创设沉浸式情境课堂,为江门小英教研注入持久动力。</p> <p class="ql-block">江门市新会区会城中心小学小学教研员蒋惠欢老师认为,教研员需通过不断的专业修炼,在理念革新、专业支持和评价创新这三方面,全面助力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顺利开展。蒋老师以“My Food Plan”项目为例,分享了她的教学实践经验: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任务,推进任务链教学,实现跨学科融合,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她本次呈现的跨学科项目式课堂,始终以学生学习反馈为基点,灵活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p> <p class="ql-block">江门市江海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英语教研员梁巧敏老师分享了江海区“数字赋能+项目式学习”的教研模式创新经验,并结合自己的课例,阐述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经验。梁老师强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够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b>四、主题报告:专家领航绘蓝图,四步策略辟新径</b></p> <p class="ql-block">活动其间,王琳珊老师受邀作了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她深入阐述了义务教育新教材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融合教学的策略和实施原则。她提出的“四步走”项目式设计理念:前置知识激活、生活场景提取、协作问题解决和社会性成果展示,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极具可操作性的教学指南。同时,王老师提出的“核心素养导向、真实问题解决、自主合作探究”等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建议,为跨学科融合教学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b>五、直播互动:以点带面联动教研,加注教学改革“核动力”</b></p> <p class="ql-block">4月15日,“大讲堂”正式开播,江门市四市三区英语教师以线上线下双向观摩的形式学习,聚焦平台资源,深入剖析课前备课的优化技巧、课堂具象化的神奇呈现,以及课后知识迁移运用的巧妙策略,一同探索智慧平台赋能英语项目式学习,解锁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路径,线上14000多人点击观看,近800人次进行评价互动。</p> <p class="ql-block">新会区线下观摩专场设在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会城100多位英语骨干教师踊跃前来参与观摩与互动。江门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新会区会城中心小学教研员蒋惠欢老师以“大讲堂”为契机,为会城英语教研注入新动力,她以《教研: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动力”》为话题展开互动,介绍了“大讲堂”活动从筹备、磨课到课例展示沙及龙整个闭环过程的“四定、五备、六统一”实践经验,引领各校教研组开展跨学科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研究的建模和路径。</p> <p class="ql-block">本次“五邑名师大讲堂”活动,无疑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教学实践深度探索与成果精彩展示,更是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项目(小学英语)的项目式教学一次生动而深刻的诠释。在跨学科融合与数智赋能的双轮驱动下,我们相信,未来的教育将更具活力、更加高效、更趋个性化。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全新的教育生态环境下,孩子们能够在数智的海洋中畅游,在项目式学习的天空中肆意翱翔!</p> 老师们参与线上研修活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撰稿:曾丽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侯诗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审核:司建云 张群友 蒋惠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