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说,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我从来不觉得夸张。从小处说,教师的教育,担负着强国利民的重任,决定一个国家 民族的前途和命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刚分配工作,父亲送我去单位时,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是当教师的人,一定要好好工作,千万不能误人子弟!”在学校,我努力工作,因为,我首先把教师当做职业,职业谋生,我得好好把握住。但后来,我渐渐爱上了这一职业。把当好教师看作是自己的事业,沉浸在“栽花植树”的愉悦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做有理想有信念的老师,这是我的初心。很多人儿时立的志向就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教书育人。把自己当园丁,就能培育出花朵;把自己当船工,就能渡人到达彼岸;把自己定位为良师,才能诲人不倦。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好老师的心中,不仅要有学生,还要有家国心。老师心中的格局有多大,决定学生的格局有多大。习总书记讲话中,强调最多的是师德。如果说医生仁心,可以救治一个人,但教师仁心,却能影响一群人。孩子走进学校,是一张白纸,教师在纸上写上横竖画,将会决定这个孩子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所做的,就是让自己做一张坦率的白纸,从容地做好自己。教师是一个杯子,学生是杯子里的水。杯子是圆的,教出来的学生就是圆的;杯子是方的,教出来的学生就是方的。《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班风、学风正,教出的学生也优秀。千万不要以为教书育人是付出,其实,教学相长,你传授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提高,还会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赞美,学生的敬重,这些都比物质的财富,更有价值,因为这些往往是金钱购买不到的。当今社会,时常有人抨击某些教师的恶劣行径,从而以偏概全,对教师队伍产生厌恶之情。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可以勇敢站起来,问心无愧地回应:“那只是个别现象,大多数教师师德高尚、爱生如子。”修德在于心,传德在于教,才能有底气说这样的话。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却总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2012年,我被评为邢台市“最美乡村教师”,2016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乡村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衡量好老师的第三条标准,就是要有扎实的学识。要成为好老师,仁爱之心是基础。因为长期担任班主任,我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摸得比较透彻。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地看待他们,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基础好还是差。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p><p class="ql-block"> 我带的学生也有“调皮捣蛋”的,但却很少故意和老师作对。因为,我针对每个学生的天赋,给他们安排了不同的工作。在好老师的眼里,每一位学生都是可塑之才。</p><p class="ql-block"> 时刻不忘初心,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需要学而不厌,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才能达到曾参《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至正至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