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军校,将军摇篮

陈国海

<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中叶,满清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太平天国的金戈铁马,横扫清军八旗,席卷半个中国,使繁华的江南各地笼罩在腥风血雨中。</p><p class="ql-block">清朝在无奈中只得准许各地官员自筹军费,自办团练。于是涌现出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这些拥有军权的汉军将领,成为末日清朝的支柱。同时也为军阀的崛起和清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但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这些军队土崩瓦解,教训使清庭认识到:兵强,就要有一支即使用西式武器又采用西式兵制的新军。于是就派袁世凯到天津小站编练新军。</p><p class="ql-block">1901年11月,袁世凯升仼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于是他把编练的六镇即六师新军从天津调往保定,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北洋新军。</p><p class="ql-block">为了培养基层军官,袁世凯在保定建立北洋陆军速成学堂等军校。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在这些军校的基础上建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30日10点到达保定,然后乘车前往保定军校,路上想起军校校长蒋百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蒋百里,毕业于日德两国的军事院校,中国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在军校期间积极改革,整顿军纪,改善学生生活,督促学生训练。並对学生说:你们如果不用功,我可以惩罚你们,我如果不尽责,你们可以罢免我。</p><p class="ql-block">后来因为北洋政府克扣保定军校经费,数次讨要没有结果,他感觉愧对学生,于是召集学生训话,勉励学生认真学习以报效祖国。然后从容的举枪朝自己胸部开枪自戕,幸好旁边的警卫员见势不妙,急忙拉他胳膊,使子弹洞穿肺部,没有伤及心脏。</p><p class="ql-block">蒋百里曾著《国防论》,主要观点有三点:1·中日之间必有一战。2·中日战争是持久抗战。3·中国应该以空间換时间,开辟南方战场,利用南方山多水多的有利地形,节节抵抗以消耗日军。他在书中扉页上题词: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p><p class="ql-block">1938年蒋百里在中央陆军大学校长仼上,因工作劳累导致枪伤复发因病逝世。</p> <p class="ql-block">路上同司机闲聊,他说:保定军校早不存在,如今在其旧址上修建一个广场,在广场东边建立保定军校纪念馆,没几个人去看。又问:你从郑州到保定,只为看一看军校?我笑笑说:顺路。</p><p class="ql-block">到达军校果然人少,等了大约五分钟,好不容易请到一个路人给我摄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灰墙黛瓦的古式建筑,坐北朝南朱漆大门,门楣上方悬挂着“陆军军官学校”六个大字。只有大门两边两座高大的雄狮,显示着当年的威风和威武。</p><p class="ql-block">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尚武堂,墙壁上两个“军魂”的鎏金大字熠熠生辉。两边是袁世凯书写的对联“尚父阴符简练揣摩传一派。武侯韬略鞠躬尽瘁结千秋”。尚父指姜子牙,武侯指诸葛亮,其涵义是让军校学员刻苦磨练,学习古代军事家优秀的甪兵方法,千秋万代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尚武堂照壁上刻着蒋百里制订的校训,“守信,守时,苦读,勤练,爱校,爱国”十二个字。</p><p class="ql-block">尚武堂有两个展厅,分别陈列着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保定军校学生的照片,文物,事迹。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塑像,诉说着战火纷飞,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再现着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将军风貌。</p><p class="ql-block">保定军校陆续毕业一万余学生,其中有1600名将军,因此被称为将军的摇蓝。</p><p class="ql-block">走出尚武堂沿路走到讲武堂,但讲武堂没有开放。堂前有幅对联:忠臣谋国百折不回,勇士赴敌视死如归。</p><p class="ql-block">展览馆内有座将军墙,有一百位著名将军的照片和介绍。</p> <p class="ql-block">在保定军校纪念馆,浏览各个展厅以后不由发出感慨:如果没有保定军校,抗日战争不知是什么结果?</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在民族存亡危急之秋,保定军校学生毅然决然奔赴沙场。</p><p class="ql-block">在抗战指挥部即军委会中,高级指战员几乎全是保定军校毕业生,例如: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张治中,陈诚,程潜,陈调元,李济深,唐生智等等。</p><p class="ql-block">抗战初期,在陆军将官中,保定军校学生超过千人,占三分之一。当时全国划为十二个战区,在正副战区司令中,保定军校学生先后共有十八人。他们披挂上阵参与正面战场几乎全部战役,在抗日救亡中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p><p class="ql-block">八年抗战中保定军校学生就有三十九位高级军官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试举几例:</p><p class="ql-block">忻口会战,第九军军长保定生郝梦龄,师长保定生刘家麒,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率军同日军交战,战斗异常残烈,平均每天伤亡一千多军人,后来,郝军长,刘师长,身先士卒率军冲锋,不幸中弹牺牲。</p><p class="ql-block">淞沪会战,第67军军长保定生吴克仁,率军死守松江县城,后日军破城,双方展开巷战,当师长团长营长连长连续阵亡后,吴军长赶赴前线发起冲锋,别人劝他,他说:杀敌报国,还分什么将官和士卒,在杀敌中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在南京保卫战中,日军已经攻进南京,各军纷纷撤离。而南京卫戍司令保定生萧山令,说:笑卧沙场,死守南京,我意早决。率部在下关同日军展开血战,终因敌众我寡战败,萧山令举枪自杀,壮烈殉国。</p> <p class="ql-block">保定军校学生不仅在前线冲锋陷阵前仆后继,而且在后方建立军校训练军官。例如:</p><p class="ql-block">1923年保定军校停办。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而黄埔军校的教官百分之八十来自保定军校,约二百多人。他们共培养15万毕业生,在抗日战争中,作战伤亡就达到10万人左右。</p><p class="ql-block">中央航空学校校长保定军校学生周至柔制订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航校毕业学生1700名,他们驾驶战机在空中同敌机血战,视死如归,先后壮烈殉国。</p><p class="ql-block">他们都是富贵家庭的青年,有着幸福的家庭,有着甜蜜的爱情,但是他们的父母,妻儿,情人再也等不到他们了。</p> <p class="ql-block">走出军校,来到保定军校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身穿戎装骑马驰骋的将军雕像,高19·02米,象征着保定军校始办于1902年。</p><p class="ql-block">一个世纪远去,赫赫有名的保定军校,已经渐渐被人淡忘,但是爱国军人的报国之心,永不能忘!</p><p class="ql-block">致敬誓死捍卫祖国的英烈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