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陆欧风——摩洛哥(十)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的清晨:绿意盎然的红色之城。</p>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徒步游览城市景点的过程中,随着脚步的节奏,镜头也在不停地扫街。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内记录下这个城市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老城与现代化的车辆同处其间</p> <p class="ql-block">路边建筑风格多样</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马车和机动车同时为人们带来出行便利,因此随处可见马车在街巷里穿行。</p> <p class="ql-block">老城集市景象</p> <p class="ql-block">色彩丰富的特色商品</p> <p class="ql-block">  在摩洛哥沦为法国“保护国”的同时,大量欧洲人开始涌入马拉喀什,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触摸这座城市的历史,让这里成为多元包容的美丽城市。</p> <p class="ql-block">  摩洛哥的人们坚持着阿拉伯民族的风俗和伊斯兰的传统,却也兼具欧洲人的开放浪漫和非洲人的纯真质朴。在这里,阿拉伯人、欧洲人、柏柏尔人、犹太人、黑人和谐共居,言笑晏晏,没有人会因为民族或信仰受到歧视或排挤。</p> <p class="ql-block">再次进入阿拉伯-安达卢西亚风格的餐厅吃一顿摩洛哥餐,我们即将和马拉喀什说再见。</p> <p class="ql-block">  说真的,这是在摩洛哥吃的最后一顿当地特色餐了。这些天下来,我从抵触摩餐到接受它,甚至在最后一顿的时候还对此产生了留恋。我心里明白,对餐食的留恋,其实是对这个包容了多种文化的魅力国家的留恋。</p><p class="ql-block"> 我们就要与它告别了,带着摩洛哥人的善良和朴实,带着摩洛哥伊斯兰信仰的魔力,带着摩洛哥建筑的神秘,带着摩洛哥麦地那的鲜活,还有那撒哈拉的广袤,回到万水千山远离这里的中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摩洛哥美篇完工了,谢谢惠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