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5日12:41从蚌埠南站出发,开始山西之旅。</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阳城北留镇境内。</p><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的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p><p class="ql-block">相府主人陈廷敬在朝为官53年,担任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师长达35年,不仅是集满汉文化于一身的大学者,更是康熙朝的股肱大臣。康熙皇帝曾高度赞誉陈廷敬“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和诗人。</p> <p class="ql-block">康熙皇帝御笔亲题</p> <p class="ql-block">功德牌坊是进入皇城相府后最为醒目的牌坊,正面上方刻有“冢宰总宪”四个大字。“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总宪”为督察院左都御使的别称。陈廷敬在朝先后担任四部的尚书,后入阁拜相,成为一代名臣。牌坊两侧刻有“一门衔泽”、“五世承恩”八个大字,告诉人们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恩。再下面为陈廷敬兄弟、子侄们的官职名称。</p><p class="ql-block">明清两朝陈氏家族涌现出41名监贡生、19位举人,为官者38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乾隆皇帝曾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给予褒奖。陈氏家族也被誉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p> <p class="ql-block">大学士笫又称相府院,是清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府邸,整体佈局为前堂后寝。由前院、中院、后院三部分组成。前院为迎客厅,中院为起居室和书房,后院因康熙皇帝曾下榻居住,又称为康熙行宫。</p> <p class="ql-block">小姐院:陈氏闺中小姐及侍从女眷居住的场所,其院落与西花园过厅相通。</p> <p class="ql-block">对奕</p> <p class="ql-block">聊天</p> <p class="ql-block">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取名“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正值民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为抵御流寇侵扰,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高三十多米,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依靠河山楼的避佑而逃过兵灾的村民多达数千人次。河山楼又名“风月楼”。</p> <p class="ql-block">屯兵洞:战乱时期驻藏家丁或垛夫的隧道,共计五层125间。洞间或通、或不通,或三、五间相连,层间有暗道相通,可直达城头。最高一层筑于城墙之内,并设炮眼对着城外,既可发射火器,又可观察敌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