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荣光——古希腊古罗马雕塑(二)

杨树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罗马著名皇帝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特殊发型的女性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 约公元110年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这位女性发型很特别:前额上方有一个由小蜗牛形状的卷发组成的厚厚的假发。头顶的头发往后梳,拢成一个环形发髻。根据发型,可以确定这尊雕像的年代,它来自图拉真皇帝时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韦帕芗皇帝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70年-90年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韦帕芗皇帝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以诙谐而闻名,这尊雕像中他的微笑就能展示出这一性格。他给罗马帝国带来了稳定, 在位期间还建造了著名的罗马斗兽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图拉真皇帝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2世纪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图拉真是第一位非意大利血统的皇帝,他的家族来自西班牙南部。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 在位期间实施的军事行动到达了亚美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他在军队里很受欢迎,但作为一个皇帝他也很谦逊。在他统治时期的著名建筑有罗马广场和市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哈德良皇帝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2世纪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哈德良是五贤帝之一,在位期间,停止了对东方的战争,改良了制度,并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如:罗马万神殿以及他在蒂沃利的阿德里亚诺别墅。有学者认为,本次展览中展出的诸多雕像应当来自这个别墅。在英国,哈德良因修建哈德良长城而闻名。哈德良是第一位留胡子的罗马皇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皇帝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 约公元195年-公元211年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来自北非,在康茂德皇帝及即位者均被杀后,他继位为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马可·奥勒留皇帝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160年-公元161年 <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罗马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马可·奥勒留皇帝与其兄弟路奇乌斯·维鲁斯共同称帝, 直到维鲁斯于公元169年逝世。马可·奥勒留皇帝虽然向往和平,但在位期间战事频发,罗马还发生了毁灭性瘟疫,使他不得不面对各种危机。他喜欢哲学,撰写了《沉思录》,其中有12卷是关于做一个好人的重要性、我们对他人的责任以及生命短暂的自我反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安敦尼·庇护的妻子:福斯蒂娜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141年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大福斯蒂娜(生卒年公元100—140年)是安敦尼·庇护皇帝的妻子。她德高望重,智慧过人。她的发型独特,许多罗马时尚女性都效仿她的发型。她英年早逝后被尊奉为神,是第一位在罗马广场上拥有神庙的女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康茂德皇帝头像碎片</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177年-公元180年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康茂德是马可·奥勒留的儿子,即位时年仅18岁。他不擅朝政,贪图享乐,使许多朝臣试图把控朝政,导致了号称五贤帝时代的安敦尼王朝走向衰亡。因为不受爱戴,他的许多肖像都被破坏。这尊头像就是由碎片修复而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马可·奥勒留的妻子:小福斯蒂娜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145年-公元175年 古罗马时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与罗马相关的名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条条大路通罗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罗马皇帝尤利安</span></p> <p class="ql-block">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约翰·海伍德</p> <p class="ql-block">  在罗马就要入乡随俗,像个罗马人一样。</p><p class="ql-block"> ——圣·安布罗斯</p> <p class="ql-block">  罗马即出,诸事终了。</p><p class="ql-block"> ——圣·奥斯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男性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公元160年 古罗马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男性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公元2世纪中期 古罗马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男性半身像 </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0年-公元前1年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这尊雕像脸上和脖子上都有清晰的皱纹,因此可以推断这个男性年龄较大。该像风格写实,与展览中其它雕像的理想化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这类雕像多来自于奥古斯都皇帝即位之前的共和时期。肖像面部显现出严肃和严谨的特点,体现了共和时期的行为准则,例如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男性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约公元125年-公元140年 古罗马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男性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公元1世纪-公元2世纪 古罗马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女性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约公元200年 古罗马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女性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颈部以下为公元而2世纪 古罗马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头部为18世纪所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男性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1世纪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这位年轻男子的头发很长,两侧各有一绺卷曲的短发,头上戴着束发带,具有理想化风格。这尊头像可能复刻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的著名作品《狄亚杜梅诺斯》。原雕像现已遗失,但许多罗马艺术家都对其进行了复制。</p> <p class="ql-block">  “要观察事物的本质,不要忽略任何事物的特质和它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沉思录》马可·奥勒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双头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70年-公元110年 古罗马时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女性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公元2世纪 古罗马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男性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8世纪复制品</span></p> <p class="ql-block">  半身像是罗马人在雕塑艺术上的突出贡献,在罗马共和国时就已问世,通常由头、颈和小部分躯干组成。根据罗马的法律,拥有半身像是贵族阶级的特权。到帝国时期,人们通常会制作出许多皇帝的半身像,然后分送到帝国的每个角落,竖立在公共场所供人景仰。罗马时期的半身像在大理石雕刻上的处理技巧非常卓越,雕像脸部造型优雅,面颊塑造妥帖,雕刻方式复杂,刻画得一丝不苟,显示出丰富的光影变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尼禄皇后大福斯蒂娜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2世纪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该雕像的头部与身体来自不同的雕像,可能是在18世纪被拼接成一体。雕像的身体是希腊式的,头部则是罗马式的。福斯蒂娜是一位受人尊敬、很有权势的皇后,她的厚重服饰反映了她的权威和权力。由于她的发型很有特点,因此她的雕像很容易辨别。她前面是波浪卷发,剩余的向后梳成塔状。她的发型在当时非常流行,许多女性争相模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四章 罗马花园</span></p><p class="ql-block"> 罗马帝国时期,艺术作品通常具有朴实和真实的风格,强调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性和自然主义,也是他们社会地位和财富的重要象征。这些作品不仅为后世了解古代罗马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使普通民众的生活得到了永久的记录,也展现了他们内心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晚宴</span></p><p class="ql-block"> 富贵人家会用精致的餐具、丰盛的宴席、精美的音乐和舞蹈来款待宾客。晚宴常在躺卧餐厅(设有三张躺椅的房间)举行,主人坐在晚宴的正中心,宾客则围绕着主人,欢声笑语,享用一道道佳肴和美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青铜油灯与灯座</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3-9世纪 古罗马时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晚宴玻璃餐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玻璃压制法、吹制法</span></p><p class="ql-block"> 随着罗马国力的日益强盛和新技术的推广,玻璃工艺在罗马境内迅速发展起来。罗马人将叙利亚人的“吹制法”进一步发扬光大。这种方法是将加热的玻璃放置于吹管的前端,通过向吹管里一边吹气,一边适当转动,从而吹制成各种造型,形成了诸多出色的玻璃作品。在吹制法出现之前,玻璃的制作通常采用的是“沙芯法”和“压制法”,制作过程复杂且成本较高,很难量产。“吹制法”则方便快捷、成本降低,可以量产,且玻璃质感透明,色彩细腻。根据文献记载,吹制法出现后,罗马城中玻璃制品十分普遍,且价格低廉,一只玻璃杯只需一枚铜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穿着托加长袍的男性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10年-20年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托加长袍是罗马人的标志。通过手持卷轴的方式可以判断出,该男子是一位重要的演说家或者官员。这尊雕像最初可能被放在该男子的墓中。16世纪时,该雕像作为一个景观,被放在了罗马的伽里蒙塔纳别墅花园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萨蒂尔和赫马佛洛狄忒斯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2世纪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该雕塑很受欢迎,常用作别墅和剧院的装饰。搏斗双方是萨蒂尔和赫马佛洛狄忒斯。赫马佛洛狄忒斯是阿芙洛狄忒和赫尔墨斯的孩子,雌雄同体,也被称为阴阳神。在古代,他被认为是多产的象征。底座是后来在原雕塑上新增的,上面的铭文“Bounanostotet”也是后加的,意思是“帕洛斯(该雕塑艺术家的名字)创造了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年轻运动员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1-2世纪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这位英姿飒爽、拥有理想身材的年轻人可能是一位运动员,也可能是神话中的那喀索斯或阿多尼斯。他的身材比例是按希腊雕刻家波利克里托斯所设计的理想比例而雕刻。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波利克里托斯在他的专著《法则》中论述了希腊艺术中的对称性和理想比例。古希腊的奥林匹亚遗址和圣殿中,喜欢放置获胜运动员的雕像。罗马人复制了这些雕像,用来装饰他们的浴场、体育馆和花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马赛克镶嵌地板</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350年-375年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土木工程师亨利·迪宾在英国莱斯特郡修建铁路时,于麦德伯恩市的一座古罗马时期的别墅中,发现了这个马赛克地板,他于1886年将它捐赠给了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罗马的建筑遗存中,可以看出那一时代的奢华风格。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私人宅所,装饰都异常精美。建筑中会使用大理石地面,在墙上绘制精美壁画,于院中置放雕塑,并用马赛克来装饰墙面与地板。马赛克拼画属于镶嵌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人将这种艺术运用到神庙之中,古希腊时期将它进一步发展。</p><p class="ql-block"> 马赛克的拉丁文词源为“献给缪斯”,来自于古希腊将这种艺术运用到了缪斯神庙之中。马赛克艺术传入罗马后,内容更加丰富,不仅有神话中的形象,还有罗马人生活中消遣的场景。碎小多彩的玻璃经过工匠的巧手拼贴,可以让各种场景惟妙惟肖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展现了罗马人多彩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壁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公元1世纪 古罗马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罗马人的食材</span></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繁荣,罗马的饮食也愈加丰富,创造出诸多晚宴上的菜肴与日常小吃。尤其在晚宴上,除了各种肉类、水产、蔬菜等,还有丰富的主食与甜点,面包都有20多种,并配有各种葡萄酒。为了能让人们品尝到美味的料理,厨师们想尽了办法,提升烹饪方式,甚至写出了食谱。当时最著名的料理手册是提比略皇帝时期著名厨师马尔科·加维奥·阿皮西奥所写的《厨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第五章 不朽之力</span></p><p class="ql-block"> 在古希腊与古罗马人的生死观念中,死亡既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难以破解的人生奥秘。人们既对死亡有敬畏之情,又想相信生命可以轮回;既想避免与死亡有直接关联,又用各种符号象征来提醒自己珍惜短暂的生命,由此创作了众多艺术作品。以哈迪斯为例,这位冥界之王的雕像常常被刻画为地下王国的统治者,他的形象不仅象征着死亡与再生的理念,也反映了人们对死亡和冥界的信仰与敬畏。这些作品借助艺术形象的塑造,生动地呈现了古代人类对神秘力量和生命循环的深刻探索与信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冥界之神哈迪斯</span></p><p class="ql-block"> 哈迪斯是冥界之王,宙斯的兄弟,相当于冥界的宙斯。他的名字意为“看不见的”,源自希腊语单词“Aïdes”。 他以坚定和果断著称,一直以来,以沉默和严肃的形象广为人知。哈迪斯常被描绘成手持权杖,身旁伴有守卫冥界的三头犬刻耳柏洛斯的形象。哈迪斯的妻子是珀耳塞福涅,宙斯和德墨忒耳的女儿。</p><p class="ql-block"> “哦,刚毅的冥王啊,你的居所位于地下,你掌管着整个大地的钥匙,你将一年的果实财富赐予人类”。</p><p class="ql-block"> ——俄耳甫斯赞美冥王的圣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冥河与哈迪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里便是通往阿刻戎河——塔尔塔罗斯之河的道路的起点。在此处,一片泥泞混乱,漩涡吸力强劲,一个漩涡翻腾着,将其浓确的淤泥全部吐进科库托斯河。卡戎面目可憎,浑身脏污得吓人,他就是那摆渡人,在汹涌的河面上往返摆渡。每个站在那里的灵魂都祈求能第一个完成渡河,纷纷伸出手,怀着对彼岸的热切渴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埃涅阿斯纪》维吉尔 公元前1世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许多关于死亡之谜的故事都源自人们的想象。古希腊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会离开躯体,进入冥界。冥河是环绕冥界的河流,将冥界与生者的世界分隔开来。神使赫尔墨斯会护送死者前往冥界的大门。在那里,名叫卡戎的船夫会将灵魂摆渡进冥界。下葬时,人们会给死者的眼睛上或舌头下压上钱币,用于灵魂在渡过冥河时支付船费。他们相信,只有支付船费才能进入冥界。三头犬刻耳柏洛斯守卫着冥界的大门,一旦进入冥界,死者的灵魂便不许离开。那些没有得到安葬的人无法进入冥界,只能被困在两个世界之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神使赫尔墨斯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1-2世纪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赫尔墨斯是陪伴死者前往冥界入口的引路神,帽子上的翅膀是他的标志。这尊头像在18世纪进行过修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戴兜帽的男孩半身像</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1世纪 古罗马时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骨灰瓮</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初 古罗马时期 这种骨灰瓮的盖子上通常有一个洞,供亲属将祭品倒入瓮中,以滋养死者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金箔装饰图案罐底 </span></p><p class="ql-block"> 肖像中的男孩名叫M.泰克斯,环绕他头像一周的是用金箔制成的狩猎场景图案。这件器物可能是他生前的用品,也有可能是别人在他葬礼中用于纪念他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随葬玻璃器 香水瓶</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2-5世纪 古罗马时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绿色玻璃水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香水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蓝色玻璃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公元2-5世纪 古罗马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美杜莎装饰石棺角</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2世纪中期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她头上与脸畔重下的蛇自然而然让人联想起美杜莎,她是戈耳工三姐妹之一,看到她的眼睛会使人石化。珀尔修斯砍下了她的头,并镶嵌在盾上,献给了雅典娜。后世的人认为, 在石棺上雕塑这张面孔可以驱走邪灵,保护死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月桂树和昆虫装饰的带盖骨灰盒</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50年-70年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这件骨灰盒没有铭文,所以不知道墓主人的名字。骨灰盒的门顶上挂着一个花环,每片树叶的中心都有一颗浆果。罗马人也常用真花做成的花环来装饰坟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刻有狮子的椭圆形石棺</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3世纪早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古罗马的葬礼</span></p><p class="ql-block"> 葬仪葬俗体现了一个社会对死亡哲学的看法,同时也能反映一定的社会习俗变迁。古罗马葬式主要以火葬和土葬为主。在早期,古罗马的葬礼较为简朴,多为家庭内部举行小范围的祭奠活动,请祭司来做祈祷仪式,安抚生者,赋予死者安宁。</p><p class="ql-block"> 随着罗马疆域的扩张、各地文化的融入、社会的繁荣,葬礼仪式也发生了改变。罗马帝国成立后,葬礼的形式变得更加庄重且公众化。在亡者下葬前,要举行盛大的公共聚会,甚至会有各种娱乐表演,来表现对逝者的怀念。亡者的社会地位也会影响葬礼规模的大小。富裕的家庭还会使用雕刻了各种图案的骨灰盒、石棺、纪念碑,以彰显死者的社会地位、生前的功绩和家族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法厄同向父亲赫利俄斯请求驾驶太阳神车场景浮雕石棺</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2世纪来 古罗马时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石棺板</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时期,古罗马雕塑在继承了希腊化时期细腻风格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了群像雕塑的叙事性,使雕塑的内容表现更富张力。在这个石棺的主棺板上,可以看到中间有一个年轻人,戴着有翅膀的帽子,显然是灵魂的引路人赫尔墨斯。两边侧棺板上的男子形象,可能是英雄赫拉克勒斯不同年龄时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冥王接冥后回地府场景彩绘陶瓶</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世纪末 古希腊时期</p><p class="ql-block"> 这件陶瓶是一件随葬品,瓶身上绘制的是冥王与冥后的故事, 哈迪斯乘坐战车来接珀耳塞福涅,于是她与母亲拥抱告别,车前还站着两位与这个神话相关的神:冥后在冥府的保护者赫卡忒和灵魂的引路神赫尔墨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珀耳塞福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希腊神话中,</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珀耳塞福涅</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是种子女神,是农业女神德墨尔的女儿。冥王哈迪斯看中了珀耳塞福涅,在宙斯的默许下,将她带回了冥界成婚,成为冥后。她的母亲德墨忒尔向天地哭诉,导致万物凋零,宙斯不得不要求哈迪斯放回珀耳塞福涅。但哈迪斯在自己的新婚妻子离开前,给她吃了石榴,为此珀耳塞福涅一年中有四个月(另一种说法是六个月)不得不待在冥界,其它时间则回地上与母亲团聚。从此,在她回冥界期间,德墨忒尔就无心生产,大地进入休眠,于是有了冬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珀耳塞福涅被劫持场景石棺</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150年-170年 古罗马时期</p><p class="ql-block"> 这一场景描绘了冥神哈迪斯驾着他的战车强行带走珀尔塞福涅的情形。在他身边,雅典娜正试图阻止他。左侧还有一名女子,正要离开,她神情紧张,似乎要去呼唤同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结 语</span></p><p class="ql-block">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社会不断变迁,也使得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逐渐丰富。从古希腊时期注重理想化和人文主义的表达手法,到古罗马时期更偏向于现实主义和政治宣传的表现方式,这一历程不仅展示了雕塑风格的演变,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变迁。雕塑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成为了古代人们精神寄托的重要媒介。人们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神祇、英雄和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遥过它体现对美、权力与信仰的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