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意正浓,梨花盛开。兰州喀喇昆仑战友联谊会与兰州阳光乐坊,兰州喀喇昆仑老战士合唱团,兰州昆仑情艺术团,一行60余人来到什川古梨园什景园,举办了一场以文化交流为主题内容的踏青赏花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一大早大家纷纷从城市各个角落汇集,准时来到徐家山,由组委会统一安排,乘车来到这里相聚,非常难得。</p><p class="ql-block"> 放眼看看天气,春光无限,正是春天踏青的好时节。抬头看看梨花,繁花似锦,香气扑面,正是赏花的好时光。天时地利人合,方方面面都给力。不得不说,组委会精心安排的这次出城踏青活动,可谓恰逢吉时,这正是:在最美好的季节里,在最浪漫的气氛里,在最富诗意的时空里,在最明媚的阳光下,在最有特色的地域里,遇到了最有情怀的你。</p> <p class="ql-block"> 很有意思,进入景区大门,门楣上方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着"热烈欢迎兰州喀喇昆仑老战友联谊会的老师们光临景区。″</p><p class="ql-block"> 一股暖流迅速涌上心头。园区周到贴心,从细节里让游人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p> <p class="ql-block"> 兰州阳光乐坊那可是一支有影响力的团队。每一位队员身怀绝技,不少人能拉会唱。音乐响起,引起许多游人驻足观看。景区工作人员说,今天接待的团队,是最富有情怀,最有才华的一拨客人。</p> <p class="ql-block"> 开场仪式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启动。那一树一树的梨花,数百棵古老的梨树仿佛也被惊艳了,用深深地目光静静地欣赏着美妙的音乐,打量着每一位快乐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文玲团长率演出队的姐妹们,表演了新排的歌舞《世界赠予我的》。</p> <p class="ql-block">十天前,我与叶老师前来这里打前站。那天花儿只是个小小的骨朵。看了许多家农家乐店,最后选择在这里。理想中踏青目的地,应该是在满目花开的古老梨树下,品茶聊天,共叙友情。</p> <p class="ql-block">那天曾与叶老师聊起参加人数,我想老同志们年龄大,有的身体不便出行,演出队合唱队乐队的老师们可能忙,不一定能一一到场。</p><p class="ql-block"> 前天叶老师告诉有60人报名参加,令我倍感欣慰。是什么力量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这两天我在悄悄地思索,慢慢地找了一些答案。</p> <p class="ql-block">一是什川万亩古梨树园。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梨园之一,素有“世界第一古梨园”的美誉。 园内现存百年以上古梨树逾万亩,其中树龄超过300年的达数千株。老树虬枝盘曲,花团锦簇,雪白的梨花与沧桑的树干相映成趣,尽显生命力的磅礴。今天这个园子里,最古老梨树有58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二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4月中下旬,也只有短短的十天左右,万亩梨花竞相绽放,如雪似云,绵延黄河之滨,构成一幅绝美的春日画卷。转瞬即失,花期有时。沉浸式赏花体验, 梨园漫步,穿梭于纵横交错的梨园小径,花香沁人,蜂蝶纷飞,田园气息浓厚。这也是游人向往的小镇一游的原因所在。</p> <p class="ql-block">四是兰州喀喇昆仑战友联谊会的影响力。这一点是最重要。大家在百忙之中相聚,是因为在这个团体里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友谊。每次聚会都是一次心与心的碰撞。每一位老兵身上都烙印着坚强,他们的经历都能书写一段保家卫国的故事。因为奉献所以高尚,因为经历,所以饱经风霜般的沧桑,因为豁达知足,所以淡定从容,因为曾经的奋斗磨砺,所以成为一面镜子,令人敬仰。</p> <p class="ql-block">五是聚会提供了一次共话友情的美好时光。多次参加活动活动,感觉这是一个不同的团队,凝聚力非常强。唱歌、跳舞,器乐演奏,就是一台大戏。秀一把绝活,给人以精神愉悦。</p> <p class="ql-block">六是身居古梨园,感受一下历史的厚重。如果仔细观察,老梨树是有风骨的。岁月更叠,人与物那份情感独一无二。来古梨园,一定要欣赏古树的筋骨,万亩梨园,粗壮的古梨树一垅接一垅,伸出奇奇怪怪的枝杆,正努力地呼吸着春曰的阳光和清风。</p><p class="ql-block"> 我特别喜欢它们那种不屈不挠的精气神,怎么瞧怎么看,都有一种拧巴着的倔劲在倾诉,在告白。</p><p class="ql-block"> 出了名的犟脾气,用刀功镌刻在骨髓里,却不知如何表达,于是便努力用枝枝杈杈无序地指向苍天,用曲里拐弯的造型告诉这个世界,每一棵、每一株,都是相当有个性的物种。四百多年前来到这里,没有重复,没有雷同,每一棵都是独一无二的王者。</p><p class="ql-block">与古梨树对话,心中会无比震撼,世间万物居然如此神奇。岁岁年年的古梨树见过的世面多了去了,神奇而圣洁,人在它们面前显得很渺小。</p> <p class="ql-block">想谈一下我的此行感受:</p><p class="ql-block">一是奚道亮老师脚受伤,依然出现在今天的活动现场。我们知道奚老师是团队的核心人物,有他在场,便有了气场。恢谐幽默的主持风格,雷历风行作风,都会给人以轻松亲切的亲和力。王邦友老师的功劳不可小觑,照应 、战友联络事宜,陪伴。事无巨细,成为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二是叶长友老师主动承担了组织策划踩点许多事情,一位年过八旬,腿脚不利索的老人,每个细节都考虑的非常周全,包括公交车站等。他用文字仔细告知活动安排,随时与商家联系,花开没开,都一一告知大家。那天跟随叶老师一一走访农家乐,问食品安全,也让我感到什么是责任和使命。他还专门为此次活动创作了套色剪纸。花儿正浓。</p> <p class="ql-block">三是段培亚老师和边红老师。作为联络人,她们每天都要很接大量的电话,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出力出招。段老师克服身体不适来到现场。组织一次出城活动,考验着组委会的组织能力和水平的。细节的背后是的责任和担当。</p> <p class="ql-block">四是胡云安老师。他是为高原劲旅写赋的唯一位喀喇昆仑老兵。赋曾摘要发表过解放军报,这次他又反复修改。我用小楷抄写 了几遍,每一次书写,都是一次灵魂洗礼,感觉胡老师太有才华,将高原将战士的风采用四字诗表达的到位 ,用革命的浪漫的主义情怀,扎实的历史知识,生动鲜活现场体验生活,用精湛的文字,记录了老兵的不易和献身精神。"一生服役,终生弟兄″ ,这是老兵们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五是戴琳老师。我特别想听她在这里唱《梨花颂》。她的现场主持,有个人魅力。期待她的诗朗诵《高原劲旅赋》节目。</p> <p class="ql-block">六是今天著名摄影老兵石水成老师来了。春风拂过,万树梨花落如雪的什川,是兰州人私藏的“塞上江南”,更是摄影与自然爱好者不可错过的春日盛宴。</p><p class="ql-block">一些未能到场的老同志,如白云修老师专门电话告诉我,先谢谢踩点,因为身体原因来不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赵强清老师前不久住院手术,红围巾挂在胸前,特别有精气神。</p> <p class="ql-block">奚老师的致辞,掷地有声。</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大学同窗,能在梨园相遇,一定是缘分。</p> <p class="ql-block">陶醉在优美的旋律,音乐滋养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常常想,我们身边的这些老兵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的回答,他们是一群值得我们仰视的的老英雄。参加中印边界自卫击战 英雄群体,在高海拔艰苦地区能活着回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今天能来到这里也是一个奇迹。与老英雄们在一起,即使不出声,静静地坐在一起享受这岁月静好 ,也是一种美好的体悟。如果再听听他们淡定在讲讲过去的经历,也是最好的革命传统教育生动课。</p> <p class="ql-block">兰州昆仑情艺术团与兰州喀喇昆仑战友联谊会有多年的合作,曾多次为联谊活动奉献了高质量高水平的文艺节目。</p> <p class="ql-block">会前碰个头,统一思想,很有必要。叶老师操碎了心。</p> <p class="ql-block">年过八旬的冯老师,在孙子小蒙的陪同下,来到现场。贺老师孙老师夫妻二人是音乐达人。孙老师的俄语《喀秋莎》少不了的节目。</p> <p class="ql-block">今天到场的年龄最大的张老师86岁。没想到他是一位诗词爱好者,手机里存了一百首创作诗词。功底深厚。</p> <p class="ql-block">邢老师居住在领秀山,一大早出门赶到。他的独唱是少不了的。</p> <p class="ql-block">特别欣赏我的书友果果老师的一段话:“春天永远在移动,而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经度上,以不同的速度成为一个纬度。明白这一点,或许就能在快与慢、动与静之间找到平衡,在生命的各个驿站都能认出春天不同的面容。”</p><p class="ql-block">兰州的春天将我们移动在这里,也让我们近距离享受到她的美好。 </p> <p class="ql-block">我是珍玉,谢谢大家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