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和“戚”是一回事吗?

空明

<p class="ql-block">  “亲戚”是个词语,泛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者是其他人员。那麽,“亲”和“戚”是一回事吗?</p> <p class="ql-block">  “亲”的繁體是“親”,形声字。左边是“辛”,是声符;右边是“见”字,是形符,表示用眼睛看,也可理解为常常见到。如果能经常见面,一般是关系最密切,感情最亲近的人。《说文解字》将“亲”解释为“至也”。“亲”本义为感情深厚,关系密切。</p> <p class="ql-block">  “戚”,其古字形像边缘带齿的斧钺,本义是斧钺,古兵器名。假借指亲近、亲戚。又借用来表示悲伤、忧愁。</p> <p class="ql-block">  “亲”侧重于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是关系紧密且亲近的群体。像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这些基于直系血缘形成的关系,是“亲”的核心部分,他们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往往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相互间情感深厚,联系频繁。</p> <p class="ql-block">  “戚”所涵盖的范围相对更广泛、更疏远一些,常指因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也就是所谓的外戚 ,比如配偶的亲属,像岳父岳母、公公婆婆、姐夫妹夫等。同时,“戚”也可泛指与家族有一定关联但血缘关系较为淡薄的旁系亲属。在日常生活里,“戚”的走动频率和亲密程度,通常比不上“亲”。</p> <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亲”和“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描述人际关系的两个重要概念。“亲”指的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戚”指的是通过婚姻关系形成的亲属关系。尽管在现代社会中,“亲”和“戚”的概念有所变化,但它们的基本区别仍然存在,并在社会和文化层面具有重要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