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从云台山旅行结束后,到郭亮村已经是晚上的8点了,我们的车停在景区停车场,有郭亮村里的老板,带我们上山住民宿,晚上吃农家菜,很好吃!郭亮村是一个隐藏在太行山脉深处的小村庄,其独特的挂壁公路和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p> <p class="ql-block">下午,怀着对人工天河的无限敬仰,我踏上了前往红旗渠的旅程。它不仅仅是一条水利工程,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20世纪60年代,为了彻底改变林州恶劣的生存和发展条件,10万林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座渡槽,苦战十年,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崖壁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引漳入林水利工程--红旗渠。</p> <p class="ql-block">一到红旗渠纪念馆,馆内丰富的文物、珍贵的历史照片和逼真的场景复原,让我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当年修渠的艰难。1960年,林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始了这“愚公移山”般的伟大工程。面对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环境恶劣等难题,先辈们毫不退缩,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畏精神,深深震撼着我。</p> <p class="ql-block">沿着青年洞景区前行,清澈的渠水在山间蜿蜒流淌,这是生命之水,更是奋斗之水。青年洞作为红旗渠的咽喉工程,是300名青年突击队员经过175个日夜,用钢钎和大锤凿出的奇迹。站在洞口,仿佛能看到当年青年们在昏暗的山洞里,抡锤打钎、排险除难的身影,他们用热血和青春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之行,让我收获的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深刻认知,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它让我明白,无论困难多大,只要有坚定信念、不屈意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艰难险阻,红旗渠精神将永远激励我勇往直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