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校肇始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创始人为张之洞、刘坤一、魏光焘。后经历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合并。</p><p class="ql-block">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p><p class="ql-block">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也并入南京大学。</p> <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p> <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南京市是中国著名的科教城市,拥有众多高等院校。根据2024年5月数据,南京共有51所大学。其中本科学校34所,专科学校17所,文化底蕴深厚。</p><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是中国顶尖综合性研究大学,双一流A类大学,C9联盟成员,优势学科包括地球学科,环境生态学,信息技术、工程学、计算机、物理学,化学等学科。</p><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知名校友:</p><p class="ql-block">吴健雄 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的居里夫人”,在核物理领域有开创性贡献;</p><p class="ql-block">程开甲、朱光亚等6位科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为国家核武器及航天事业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鲍哲南 化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以柔性电子及纳米材料研究闻名;</p><p class="ql-block">王贻芳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p><p class="ql-block">谭铁牛、谈哲敏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信息技术、大气科学领域贡献突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024年全国大学排名,南京大学排名第六,江苏省排名第一。</p> <p class="ql-block">截止2024年,学校拥有鼓楼、浦口、苏州、仙林四个校区,有40个院系,共有学生4.3万余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留学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因需查阅有关资料,从成都来到南京大学位于仙林校区的杜厦图书馆古籍部而非常荣幸的走进这座“东南第一学府”,探访南京大学的风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图书馆古籍部馆藏中有大量金陵大学及国立中央大学旧藏书籍。</span></p> <p class="ql-block">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p> <p class="ql-block">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p> <p class="ql-block">蔡继有楼</p> <p class="ql-block">逸夫楼</p> <p class="ql-block">校区会议中心</p> <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位于栖霞区,占地面积广阔。学校为方便学生出行专门在校区内设有自行车停放点,并有校园小巴士车循环行驶。</p> <p class="ql-block">大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由该校知名校友杜厦先生捐资建筑。是江苏省最大、中国藏书量前三的高校图书馆,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双枢纽管理体系的智能化信息图书馆。</p><p class="ql-block">杜厦图书馆总投资超过2亿元,总面积53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在杜厦图书馆前方广场(二源广场)分别树立有石刻的金陵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校名,以此铭记南京大学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历史</p> <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百年校庆纪念鼎(1902---2002年)</p><p class="ql-block">百年纪念鼎上铭刻着金陵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校训</p> <p class="ql-block">校园风光掠影</p> <p class="ql-block">南京大学荣获2025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p> <p class="ql-block">科学突破奖设立于2012年,有“科学界奥斯卡奖”之称。是全球奖金最高的奖项,旨在奖励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成果,推动基础科学有效发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代又一代南大人秉承“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勤奋学习,知行合一。“心系国家事,肩担国家责”(校歌词)。在世界科技时代的潮流中追求卓越,作出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梁启超先生百年前在《少年说》中睿智指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振兴中华待少年,深以为然!</span></p> <p class="ql-block">在杜厦图书馆前</p> <p class="ql-block">在学生第十一食堂享用美味的午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