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瑞德法行18.凡尔赛宫(下)游走画廊篇

老桂49

凡尔赛宫参观入口,排队过安检。 法国画家奥拉斯.韦尔内的《路易.菲利普和他的儿子们》<div>  1792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之后,凡尔赛宫曾一度被废弃,直到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一世将凡尔赛宫重新修复,改建为法国历史博物馆。他设计了一系列历史画廊,战争大厅是最重要的一个,在修复首年就开工建造,1837年6月10日竣工开放。</div> 路易·菲利普一世(Louis Philippe I;1773年-1850年),法国奥尔良王朝唯一的君主(1830年——1848年在位)。远祖为路易十三,其次子受封奥尔良公爵,这一支便世袭奥尔良公爵爵位。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他参加支持革命政府的进步贵族团体,翌年参加雅各宾俱乐部。1792年4月法奥交战,他参加北方方面军,同年9月晋升少将。(图片来自网络) 王子楼梯,这是一个大楼梯间,用大理石装饰。中间有拿破仑的大理石雕像。 加冕厅(Coronation Room),因里面有拿破仑与约瑟芬皇后加冕盛典的巨幅油画而得名,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 雅克-路易·大卫于1805-1807年期间创作的一幅油画,画作规格为610厘米×931厘米。凡尔赛宫这里是画家大卫在1808年至1822年间亲自复制的第二幅《拿破仑加冕大典》油画。它是画家真实记录1804年10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的一幅油画杰作。 拿破仑为使欧洲和法国民众信服,请来了教皇庇护七世,在巴黎圣母院举行了隆重的加冕仪式。大卫为创作这幅画,请来了大批模特儿,按舞台剧设计了他们的站位,每一位都以肖像画完成,工作量巨大,当时画了两幅,一幅藏在卢浮宫,另一幅就藏在凡尔赛宫。 这幅画是卢浮宫收藏的第一个版本,两幅油画的唯一区别在于画面左侧波利娜.波拿巴(拿破仑的妹妹)所穿纱裙的颜色,凡尔赛宫版本为粉色,卢浮宫版本为白色。(图片来自网络) 巨幅加冕油画的对面也是一幅大卫的作品《1804年10月5日军队在五月广场向皇帝宣誓》。拿破仑皇帝加冕后第3天,发表了感人肺腑的演讲,要求军队效忠皇帝。这幅画表现的就是当时的场面:拿破仑授予军旗,推行罗马式敬礼,军人们群情激奋,宣誓效忠,表现的是拿破仑至高无上的权威。(下面图片来自网络) 加冕厅胜利女神柱。 1804年,35岁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 1796年,27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的总司令。 加冕厅一角。 加冕厅视频。 加冕厅旁边的1792厅展出了1792年法国大革命期间的重要领导人和重大战役。 1792厅里的《瓦尔密战役》,瓦尔密战役(Battle of Valmy) 1792年9月20日,法兰西革命军队为一方,奥普联军及入侵法国企图扑灭革命力量恢复君主制度的法侨保皇党分子支队为另一方,在瓦尔密(法国马恩省的村庄)地域进行的一次交战。双方在10天交战期间基本上就是大炮对轰,最后联军因后勤问题自动撤退,是法国大革命中决定性的战争之一。 1792年巴黎塞纳河畔的起义军。(上面图片来自网络) 1792厅的另一侧的重大战役和重要领导人。 1792年11月13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边上的安德莱赫特市,发生了安德莱赫特战役(Battle of Anderlecht),双方分别是当时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和神圣罗马帝国。 骑在马上的那个指挥官就是当时受法国人民爱戴的吕穆矣将军。(图片来自网络) 热马普战役是1792年11月6日,在法兰西共和国革命战争期间,法国和奥地利两国军队间的战斗。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革命军在夏尔·迪穆里埃将军的指挥下在热马普迎战泰申公爵阿尔贝特率领的帝国军队。虽然没有经验,但仗着人数众多的优势,迪穆里埃发动一连串针对山脊上奥军阵型激昂却不协调的攻击,经过两方多次交战,帝国统帅泰申公爵下令撤出战场。共和国取得建立后的一次重要的胜利,战后法国革命军占领奥属荷兰。 战争画廊前的路易.菲利普一世雕像。<div> 设计战争画廊的人是路易 菲利普,他的目的是:法国是在无数次与内部或外部的敌人进行的战斗中建成的;自此以后,法国是辉煌和稳定的,而且已准备好踏入一个建立在和平与繁荣基础之上的新纪元。</div> 伟大战役画廊在南翼西南角有一个主要大厅,因收藏了战争题材的油画,被称为“战争大厅(Hall of BattleshipGalerie Des Batailles)”或“战神长廊”。战争画廊长120米,宽13米。这里曾为王子和亲王的住处。 战争画廊视频。 路易.菲利普用三十多幅描绘法国历史上大型战役的油画和八十多尊在沙场上殉国的著名将领的胸像将画廊填满,当然也没忘记在穹顶上留下他的“到此一游”。 透光的玻璃顶棚加强了室内采光,几十座希腊式大理石柱和镶金刻花的拱顶,使画廊大厅显得十分庄严。 战争画廊通过33幅法国历史上大型战役的油画作品和82尊在沙场上殉国的著名将领的胸像,展现了影响法国历史最伟大的一系列战役:从公元496年克洛维斯在托尔比亚克的胜利起,直至1809年拿破仑在瓦格拉姆的胜利,墨洛温王朝、加洛林王朝、卡佩王朝、瓦卢瓦王朝、波旁王朝,还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一世,都在此占有一席之地。包括梅罗文人、卡洛林人、开普提亚人、瓦洛伊人和波旁人。 画廊打卡照。 496年克洛维斯在托尔比亚克的胜利。<div> 克洛维一世(Clovis I;466年 - 511年),法兰克王国奠基人、国王。</div> 752年加洛林王朝从 751 年一直持续到 888 年,有个叫加洛林王朝的,它统治着法兰克王国、意大利王国还有德意志王国。 布汶战役中菲利浦二世与正在集结的骑士。<div> 布汶战役发生于1214年7月27日,是中世纪法兰西国王王权大为扩张的一次决定性胜利,确立了13世纪法兰西王国的强国地位,也标志英格兰国王约翰在位时期长达12年的金雀花-卡佩王朝战争结束。</div> 1242年4月,法国王路易九世率法军在塔耶堡击败英国王亨利三世率领的英军。 路易十二1504年的意大利战争。 发生在中世纪的一些著名战役。 1677年路易十四领导的法荷战争,奠定了今日法国的领土范围。 路易十五(骑白马者)与萨克斯元帅在战场上。<div> 1747年7月2日劳菲尔德发生的战役,这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一部分。1747年7月2日,赫尔曼·莫里斯·萨克斯元帅带领法国军队对阵联盟军队,英国和汉诺威王朝的旗帜下的坎伯兰公爵(曾经在丰特努瓦战役被萨克斯伯爵击败)在劳菲尔德展开决战。</div> 约克镇围城战(1781 年)在美国革命战争的末期,约克镇围城战成为英美两军决战的高潮。约克镇位于弗吉尼亚州海岸,是乔治-华盛顿将军和法国将军罗尚博领导的对康沃利斯将军及其英军的战略战役的焦点。美法联合军队在法国强大的海上封锁线的支持下,包围了康沃利斯的部队。在约克敦战役中,美军在格拉斯伯爵率领的法国舰队配合下包围约克敦,迫使英军于10月19日投降。 (左图)1797年1月15日法军在里沃利会战(里沃利位于现威尼托大区西部)的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使奥军救援重镇曼图亚的企图最终失败,现在巴黎市中心著名的里沃利大道就是以这场战役命名的。<div> (右图)1799年再现了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拿破仑率军登上阿尔卑斯山,为争取时间抄近道进入意大利,奇袭奥地利军队时的情景。</div> 在战神长廊里最大、放置在最中间、也是最著名的一幅油画,就是由弗朗索瓦·吉拉德创作于1810年的《奥斯特里茨战役(Battle of Austerlitz)》。<div> 奥斯特里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的1805年。画中法军拉普回到普拉岑高地(Pratzen Heights)最高处向拿破仑(骑白马者)报捷,他头负剑伤,身挂破损马刀,向皇帝献上缴获的军旗以及他抓获的俄军近卫中队指挥,白衣骑马者是尼古拉·列普宁·沃尔孔斯基(Nikolai Repnin Volkonsky)公爵。经此一战,拿破仑成了战神,他下令建造巴黎凯旋门,以纪念此次战役。</div> 图为瓦格拉姆战役中的拿破仑。<div> 1809年当拿破仑在伊比利亚陷入与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的半岛战争时,普、奥联军向帝国东侧发起进攻,拿破仑迅速班师回国东征奥地利,在初期不利的战局下,1809年7月5日在维也纳东北的瓦格拉姆战役中,拿破仑再次击溃奥军,奥被迫签订“申布伦条约”,“第五次反法同盟”结束。</div> 参观完了凡尔赛宫的非凡的战争画廊,进入一楼的长廊。 一楼走廊打卡照。 路易十五的雕像。 手执金苹果的帕里斯。<div> 帕里斯卷入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女神之争,他裁决了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谁是最美的女人,裁决了谁拥有金苹果。</div> 维纳斯的雕像。 走廊里漂亮的天花雕刻。 一楼另一组房间也被改造成波旁家族的宫廷画廊,展示家具、绘画和雕塑。一楼画廊中陈列的凡尔赛宫早期模型。 路易十四的半身像。 各种建筑装饰件。 反映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玉山子摆件。 国王的画像。 国王的画像。 国王的画像。 王后的画像。 王后和公主的画像。 王后和子女的画像。 凡尔赛宫内遥看花园。 凡尔赛宫内遥看花园。 凡尔赛宫内俯瞰花园。 凡尔赛宫内俯瞰花园。(图片来自网络) 凡尔赛宫内俯瞰花园。 凡尔赛宫内俯瞰花园。 参观凡尔赛宫花园的入口。 参观凡尔赛宫花园的入口。因行程安排原因,我们没有进花园参观。 <p class="ql-block">上一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9j5vjo"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意瑞德法行17.凡尔赛宫(上)行走王宫篇</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