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机场里的博物馆

海明

<p class="ql-block">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出发大厅内的巨幅画卷《终南景色秀,五岳共朝晖》是由王肖峰,李晓鹏,明亮多位陕西艺术家联合创作的百米长卷。高4米,长106米,以秦岭终南山为核心,展现了中国山河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p><p class="ql-block"> 解说词以诗意语言描绘,终南山与五岳的气象。</p><p class="ql-block"> “太乙嵯峨,紫气东来。终南毓秀,五岳襟怀。揽乾坤之浩荡,承造化之精裁。。百里云山,展丹青与素练;千年气象,融水墨于蓬莱。观夫秦岭橫空,如苍龙之矫首:群峰列嶂,若玉女之妆台。此乃天地设色,自然成画,洵为寰宇之奇观也。”</p><p class="ql-block"> “太华削成,揽云门之险隘:嵩高俊极,接阊阖之清寒,衡岳烟岚,化祝融之圣火;恒宗雪霁,凝姑射之琼瑶。岱宗独尊,俯齐鲁之莽荡;终南叠嶂,隐终童之鹤袍。五方神岳,各显峥嵘;万仭丹崖,同沐晨朝。”</p><p class="ql-block"> 这段解说词通过以下几个层面展开:</p><p class="ql-block">1,地理与文化意象 以“太乙”为起点,强调“紫气东来”的祥瑞气象,将终南山与五岳并置,祥瑞其作为“祖脉”的地位,画卷中不仅描绘了秦岭的磅礴山势,还融入了西安国家版本馆,草堂寺,潼关城楼等古今地标,展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p><p class="ql-block">2,艺术手法与意景 “百里云山,展丹青于素练”呼应了长卷“以形写神”的创作理念,通过水墨技法将终南山的云海,飞瀑与五岳的险峰,雪景融为一体营造出“天地设色自然成画”的意境。</p><p class="ql-block">3,历史与人文内涵:“终童之鹤袍”典故出自汉代终军弃𦈡出关的故事,暗喻终南山作为“隐逸文化”象征的历史底蕴。而“五方神岳,同沐晨朝”则以五岳象征中华文明的多元共融与终南山共同构成“万仭丹崖,同沐晨朝”的宏大格局。</p><p class="ql-block"> 这是艺术的展示,更是西安“一带一路”的枢纽宣言。通过山水画卷将陕西的历史积淀与现代发展融入其中。成为T5航站楼“空中宫阙”文化空间的核心元素。旅客在此观赏,即感受终南山的“太乙嵯峨”也能领诺五岳的“各显峥嵘”在山水之间完成一场千年的文化对话。</p> <p class="ql-block">  航站楼很大,多问问,少走许多弯路。</p> <p class="ql-block">  抬眼是航站楼的空中宫殿,一片宫阙唐代风格十足。</p> <p class="ql-block">  机场博物馆采用仿唐建筑风格,不是简单复制,是在现代建筑框架中融入唐代建筑的精神元素“传统形制+现代技术”具体是庑殿顶与斗拱,主体建筑为唐代的庑殿顶形式,以舒展的坡面和深远的出檐,展现唐建筑的雄浑大气。斗拱结构是标志符号,简化装饰构件保留历史韵味又符合现代建筑的简洁需求,色彩与材质,主体朱红色梁柱搭配白色墙面呼应唐代“朱柱素壁”色彩传统,屋顶青灰色铜瓦,与航站楼玻璃幕墙形成对比,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p><p class="ql-block"> 空间布局,室内建筑6400平方米的博物馆分“四方馆”“珍宝馆”多个仿唐建筑单元通过连廊,庭院等营造“长安坊市”的空间意境。如“四方馆”的设计灵感来自隨唐时的外交官暑,其方正格局与唐代官暑建筑礼制一致。博物馆里的展品采用晶谷照明的智慧灯光,通过侧光,底部补光等凸显文物细节,投影与展品灯光互动,文物在讲述自身的故事,游人如在其中。还可以拿起听筒了解更深远的知识,当然,语言要自己选择。人文机场里的考古现场在这里实践。</p> <p class="ql-block">  隨唐时的外交部。</p> <p class="ql-block">  在航站楼四层的中心区,包括基本陈列馆(四方馆),专题陈列馆(珍宝馆),临时陈列馆和文创旗舰馆。</p> <p class="ql-block">  考古人用手铲唤醒了沉睡千年的洪渎原,打开了一幅物华天宝,秀集长安的壮美图卷。泾渭交汇,毗邻长安的洪渎原,包容了周,秦,汉,唐的厚重深邃,沉醉于丝绸之路的悠扬驼铃。在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浸润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承担着联通世界的重任和保护这片土地里的文化遗产责任,让积淀千年的人文底蕴与高速发展的国际空港相映成辉,让古今洵烂的长安色彩辉煌。</p> <p class="ql-block">  彩绘陶仓。</p> <p class="ql-block">  铜镜。</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金币。</p> <p class="ql-block">  唐三彩罐。</p> <p class="ql-block">  放大的金佛像。东汉末,佛教传入中国后,历经南北朝至隨,唐时期的演变,逐渐融入了中国本土的宗教信仰与审美情趣,七世纪中国佛教造像艺术臻于成熟,形成了独特的古典风格,风格不仅体现了优美与高尚的艺术追求,而且对当时的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洪渎原出土的佛像材质多样。</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灯。</p> <p class="ql-block">  唐长安饮酒之风盛行,名酒如兰陵酒,新丰酒,剑南春,柳林烧锅以及来自高昌的葡萄酒和波斯的三勒酒,龙膏酒深受当时人的喜爱。同时长安茶也融入日常生活,在文人雅士中形成了独特的茶道艺术,煎茶,点茶是主要饮茶方式。酒肆里热闹非凡与茶肆中静逸优雅并存。长安尽逍遥。</p> <p class="ql-block">酒具。长安是东西方商贩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关键纽带,极大推动了华夏文明。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漆器和铁器等从中国向沿线国家输出,同时来自中亚,西亚,欧洲的珠宝,药材,香料乃至葡萄,亚蔴,胡萝卜,菠菜等众多物种相继传入中国。长安有出有入。</p> <p class="ql-block">  胡人与彩色骆驼。</p> <p class="ql-block">  唐代的台灯</p> <p class="ql-block">  金手镯与饰品</p> <p class="ql-block">彩绘陶牛车。</p> <p class="ql-block">  陶猪,</p> <p class="ql-block">  这胡人彩陶俑的信息量很大的,你能看懂里面的政治,经济,人文吗?汉代张骞凿空西域,拉开丝绸之路长达千年的交流,互鉴的历史帷幕。东汉丝路复通,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东西文化在长安地区碰撞交融,商贸,文化,丰富了长安地区人们物资生活和精神世界。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更开启了古代中国认识世界,连接世界,改变世界的通途,缩短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文化,不断滋养当时变革的长安。长安尽通途。</p> <p class="ql-block">  铜镜与饰品。唐代女性面部妆容华丽,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貼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膏,搭配面装的发饰有云髻,螺髻,半翻髻,倭坠髻,宝髻,丫髻,抛家髻,坠马髻,双垂髻等等发饰以簪,釵,梳为主,服装的构成有裙,衫,帔。男装,和胡服也受到女性的青睐。长安装扮标新立异,大胆开放,包容异常,体现了长安人追求个性,意兴飞扬的精神面貌。长安尽颜色。</p> <p class="ql-block">  唐代的歌舞团。唐代是中国封建鼎盛时期,内部经济繁荣,外部联通西域,兵镇安西。丝路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日趋繁荣昌盛。唐文化输出,同时吸收胡舞,胡琴,胡食风靡一时,各种造型別致,纹饰丰富,工艺精巧的艺术品,引领长安城中的时尚潮流,长安女性婀娜多姿,也为长安増添了颜色。同时长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使臣,商贩,僧侣,艺人……一时间,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汇集于长安,追求自己的“长安梦”,长安城呈现出一派和合万邦的盛世景象。长安尽繁华。</p> <p class="ql-block">  唐代的十二属相。</p> <p class="ql-block">  一座洪渎原,半部中国史。机场地下文化遗存丰富,从先秦到明清的发展各阶段,都有实物验证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长安尽丰华。长安在腾飞。</p> <p class="ql-block">三秦四季,常来长安。长安常安,丝路长安。</p><p class="ql-block"> 长安尽通途,长安尽繁华,长安尽颜色,长安尽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