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南入口处有一座碑亭,亭内展示的是宋代摹绘平江府(即古时苏州城)的《平江图》复制品。《平江图》清晰描绘了约800年前古苏州的平面轮廓和街巷布局,其中“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延续至今,与现在的平江路区域基本一致。这座碑亭位于平江路的南端,从干将路进入平江路很容易就能看到。 苏州平江路沿河(平江河)上有13座桥,分别是苑桥、 思婆桥、寿安桥、雪糕桥、胜利桥(积庆桥)、苏军桥、众安桥、通利桥、胡厢使桥、保吉利桥、庆林桥 、潘家桥、石家角桥这些桥梁大多历史悠久,部分桥梁如思婆桥、寿安桥等还保留了古朴的风貌,是平江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江路是苏州古城内的一条著名历史文化街区,它位于苏州古城的东北部,整体呈东西向延伸。平江路的起点在东端的白塔东路附近,终点在西端的临顿路附近,全长约700多米。平江路的布局与周边的河道、桥梁相互交织,形成了典型的“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江南水乡特色。 平江路的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粉墙黛瓦,古色古香。街道两侧分布着众多古宅、园林、祠堂等,其中耦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以其精美的园林设计闻名。此外,街区还有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3处控保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苏州的历史记忆,也展现了苏州人民的智慧和建筑艺术。 鹤鸣堂康宅位于苏州平江路,是旧上海青帮头目黄金荣的私宅,始建于1928年,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改造为餐馆。 漱石泉位于苏州平江路附近,是一口历史悠久的古井,凿于1908年。它因“漱石枕流”的典故而得名,象征清高淡泊。这口井是平江路的标志性古井之一,周围有铁栏杆保护,体现了苏州古城的水乡文化和历史底蕴。 平江古巷曾居住过许多文人雅士,比如:申时行:明代状元。潘世恩:清代状元、宰相。洪钧:清代状元、外交家。顾颉刚:近代国学大师。叶圣陶:著名教育家、文学家。这些名人让平江古巷充满了文化底蕴。 位于苏州市平江路小新桥巷6号,耦园是位于苏州的一座古典园林,以“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的浪漫意境著称,园内布局精巧,建筑与山水相得益彰,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之一。 耦园始建于清初,原名“涉园”,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之意。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苏松太道道台沈秉成购得此园并加以重修,更名为“耦园”,寓意夫妻佳偶。耦园的名称也与“东园载酒西园醉”的诗意相呼应,体现了“一宅二园”的独特布局。 耦园分为东花园、西花园和中部住宅区,各具特色。 <p class="ql-block">耦园不仅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p> 耦园是苏州著名的古典园林,由东园、西园和中部住宅区组成,布局精巧,各具特色。 耦园小巧精致,古韵悠长,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感受江南水乡的温婉与深厚文化底蕴。 平江路的建筑以明清风格为主,粉墙黛瓦,古色古香。街道两侧分布着众多古宅、园林、祠堂等,其中耦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以其精美的园林设计闻名。此外,街区还有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3处控保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苏州的历史记忆,也展现了苏州人民的智慧和建筑艺术。 漫步平江路,仿佛穿越了时空,古街的青石板路、古朴的建筑和悠扬的评弹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沉醉于江南水乡的宁静与韵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