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167efb">前言</font></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篇号:2589845)</span></h1><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李叔同(1880-1942),出生在天津。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他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自己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39岁出家,研修佛学,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尊为“弘一法师”。</b><br></h1><h1><br></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观展之后,感慨良多:李是天之骄子,展是精华荟萃。百年前的一曲《送别》,至今家喻户晓。</b></h1><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发一帖</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天津之行:李叔同故居纪念馆》</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欢迎大家观看!</b></h1><p class="ql-block"><br></p>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距“意风区”两公里以外。不远不近,决定步行。根据导航,穿街过巷,观光拍摄,两不耽误!<br> 《桂发祥》大麻花,制作一刻不停! 路边的小洋楼:高级会所。 会所门前的“狮柱”。 十字路口。 <p class="ql-block">红绿灯。</p> 路边的“欧风”墙。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赵朴初 题写)。 《重修 弘一大师李叔同 故居碑记》。 《李叔同故居》正门。 通过假山。 <p class="ql-block">经过花园。</p> 《弘一法师纪念亭》。 《进士第》。 “福”字影壁。 纪念展室:《海河之子——李叔同》。 李叔同,中国近代文化艺术先驱、一代佛学宗师。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家国情怀》。 优渥家境和良好门风,为其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李叔同家世系表》(其父:李世珍)。 自幼聪慧过人。 故居庭院。 《为人师表》:天津是李叔同教育生涯的起航点。 执教直隶高等工业学堂。 李叔同的学生:不乏后来的名人学者。 《报国之志》。 1905年,李叔同创作的《祖国歌》,风靡一时。 在浙江省一师,担任音乐与国画教师。 《求新青年》:天津,新思想的涌入地,有识之士探求新思想的沃土。 辅仁书院,李叔同在此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少年才俊》 少年李叔同,对书法、篆刻、绘画、金石收藏无不精研。 李仿苏轼体的早期诗词《山茶花》。 《意园印谱》中收录李少年时期的制印。 李1897年金石钟鼎文扇面。 《存朴堂》(李父命名,表达淳朴家风代代相传的美好寓意)。 《才华璀璨》。 《行书格言联句》。 《楷书五言对联》。 篆书《卫生四条屏》。 <p class="ql-block">上幅《临摹隶书》,下幅《篆书作品》。</p> 《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 一首《送别》(创作于1915年),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送别》李叔同</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div style="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167efb">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font></b></div><font color="#167efb" style=""><div style="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167efb">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font></b></div><div style="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167efb">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font></b></div><div style="font-weight: bold; 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167efb">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b></div></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font></b><br></h3> 李叔同创作的多首歌词。 刊登在民国刊物《小说世界》上的诗作。 《中国话剧的重要奠基人》。 1908年创立话剧社团《春柳社》,在日本公演。 《引进西方美术的先行者》。 李叔同,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39岁出家,研修弘扬戒律学,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尊为“弘一法师”。 《弘一大师》像。 《振兴律学》。 《李叔同——天津永远的骄傲》。 篆书《知止》(弘一大师 1919年)。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弘一大师 1942年) 李将花园取名《意园》,“环境优雅,意趣盎然”,由花园直通“洋书房”。 庭院中的红花。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全图。 花园一隅。 在云蒸霞蔚的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李叔同(弘一法师)奇峰崛起,被世人公认为艺术奇才和通才。 李叔同(弘一法师)的传奇经历、杰出成就与优秀品德,丰富了津沽大地的多彩画卷,创造了中国近代文化是上的不朽丰碑。 在《李叔同故居》花园留影。 李叔同——“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font color="#167efb">本帖照片拍摄于2025年4月8日。</font> <font color="#167efb">背景音乐:齐豫《送别》。</font> <h1></h1><h1><b><font color="#ed2308">感谢大家光临本帖观看点评!</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李叔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