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华园有一个艺术博物馆,是国家级的,对外开放,是一组独立建筑。另外在美术学院內部还有几组展出单位,也对外,但更重在为本学院教学和创作的交流服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经过美院的展厅,正在展出冷冰川的专题作品。冷冰川目前是清华美院的访问教授。他曾在荷兰和西班牙接受美术教育,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谓“刻墨”,是在纯黑的纸板上刻出浅色图案花纹,有木刻和剪纸的风格,带有装饰性色彩。有些画还把草叶、卵石镶嵌其中,油漆堆积其上,化腐朽为神奇,形成一定浅浮雕立体感。艺术语言具有一定综合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展出的叫“伊卡洛斯”系列。<span style="font-size:18px;">“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里的一个角色,用蜡把大量羽毛固定在身上作翅膀飞行,逃离克里特岛。飞低了羽毛醮水会掉进海里,飞得太高太阳会把蜡熔化,也会掉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作者在前言里说《蜡翼寓言:坠落即重生》。作者认为,当蜡翼在烈日下消融,伊卡洛斯的坠落,成为了人类永恒的隐喻:关于飞翔的欲望与坠落的必然,关于光的诱惑与灼伤的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伊卡洛斯”的隐喻含义在于追求过高目标可能导致失败,强调谦逊和谨慎的重要性,常用于警示人们在艺术创作中保持平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作者说:伊卡洛斯飞向太阳的姿态,是艺术家的极终镜像一一在极致的追逐中焚毁自身,又在灰烬中析出神性。</p><p class="ql-block"> 冷冰川作品中,反复浮现破碎的羽翼、悬垂的肢体、缠绕的藤蔓,皆是这场古老悲剧的变奏。</p><p class="ql-block"> 他拒绝将坠落视为终点,而将每一道坠落的弧线,化作墨色中的裂痕,在深渊里折射出星辰。</p><p class="ql-block"> 黑卡纸的底色是永夜,刻刀划过的白线是逆向燃烧的火焰,是伊卡洛斯坠海前最后一瞥的月光。</p><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救赎的橄榄枝,唯有在毁灭中重生的诗学。“伤口,是光进入你内心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作者真实的感悟,还是故弄玄虚的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呢?</p><p class="ql-block"> 构图隐约许多骷髅应是毁灭的意蕴,而许多女体是什么意思?希腊故事里的伊卡洛斯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达罗斯的儿子,</span>男性。不过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也未尝不可。日本漫画《天降之物》及其衍生品,就是把这个希腊故事里的父子,变换成母女,女主角伊卡洛斯变成了一个小姑娘。</p><p class="ql-block"> 从立意到构图,很荷兰,很西方。远看有点象中国传统的刻纸剪纸,近看却亳不相干。</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