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浸润童心 —— 榆林高新小学一四班开展剪纸家长进课堂活动

温馨的一年级四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承载丰富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2025年4月16下午,家长朋友带着非遗传承——剪纸,走进榆林高新小学一年级四班,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学习这一古老艺术,成为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使剪纸艺术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师向孩子们重点讲解了以下三个知识点:一、剪纸艺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二、剪纸的历史起源和发展。三、剪纸不同的类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剪纸艺术,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像在原野盛放的花,散发着浓厚又独特的芳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在讲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勇敢表达,点亮了思维的火花,开启了心灵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千剪不断,线线相连,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心灵手巧间展现。以后,每逢节庆喜事,祝福与期盼就可以化作这纸间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学们在小手一张一合间美育得到丰富的补充!剪纸需手眼协调,学生在剪刻过程中,手指灵活度和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提高手脑配合能力。剪纸时学生需构思图案、布局画面,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剪纸作品表达出来。完成一幅剪纸作品需耐心和专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克服浮躁情绪,锻炼专注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乾坤泱泱华夏,文化历久弥新。此次非遗传承进课堂,同学们深入了解剪纸艺术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了文化自信,争做中国文化传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