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诗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悠悠千载的苏州,在那久远的历史岁月,到底建下了多少座桥?唐代,苏州的桥梁鳞次栉比,遍步大街小巷,唐朝诗人白居易曾作过描状:“绿浪东西南北水,红阑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p> <p class="ql-block"> 苏州地处太湖流域,湖网密布,纵横交错的河道,宛如大地的脉络,在苏州的地图上,河道如丝线般交织,是地地道道的“水乡泽国”。 水陆相邻、河街并行是苏州城的一大特色,整个苏州古城呈现了棋盘格式的交通格局。但河道阻断了街巷,一座座小桥又将整个街巷连接在一起。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众多的桥梁也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 漫长的岁月里,苏州古桥形成了四大特色,即多、古、秀、趣。这些古桥大多是单孔或多孔的石拱桥。苏州古桥精选武康石、花岗石、金山石等作为建桥主材,桥上配有精雕细刻的石栏杆、石狮子等,古色古香,别具风韵。</p> <p class="ql-block"> 苏州古桥历史之久,可上溯到春秋,下及清末民初。有不少桥始建于春秋时代。如春秋时的临顿桥、乌鹊桥、斟酌桥;据《吴地记》载,定跨桥为吴王阖阊造。汉代建的桥有皋桥;顾家桥。三国时东吴建造的有乐桥、钱都衙桥;隋代建有杨素桥。南朝的悬桥和天后宫桥。不管还是柳毅桥、饮马桥、乘鱼桥、望星桥,还是吴王桥、渡僧桥、雪糕桥、胭脂桥,每一座桥都有一段千百年的故事或传说。</p> <p class="ql-block"> 宝带桥有多长?317米!与赵州桥、卢沟桥等合称为中国十大名桥,位于苏州市东南葑门外三公里处,傍运河西侧,跨澹台湖口,是驰名中外的多孔石拱桥。带桥是唐朝元和年间,苏州刺史王仲舒捐赠了自己佩带的玉腰带而修建的。而这一座长桥的外形,确实就像一条宝带。</p> <p class="ql-block"> “步入吴门第一桥”吴门桥,它和盘门、瑞光塔一起构成了盘门三景。吴门桥高大壮伟,与邻近的瑞光古塔、古水陆盘门浑然一体。 吴门桥位于苏州城西南盘门外,跨古运河(护城河),曾为陆路出入盘门的必经通道。桥高约10米,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一座单孔石桥。</p> <p class="ql-block"> “月落乌啼霜满天”,由于《枫桥夜泊》这一首诗的缘故,枫桥成了中国著名的一座文化桥。枫桥在寒山寺北,距山门仅百步之遥。枫桥优美古朴的造型、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苏州的众多古桥中独树一帜。而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更让枫桥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 觅渡桥位于苏州城东南葑门外,横跨古运河赤门湾。始建于元代大德二年(1298年),相传是昆山僧人敬修募捐建成。</p> <p class="ql-block"> 网师园内的引静桥是中国园林里最短最小的拱形桥,桥长2.5米、宽0.94米,跨度1.3米,拱顶厚0.2米,桥虽小,但石拱古桥的所具特点,引静桥一应俱全,就像一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虎丘的双井桥,桥高架在剑池上,一对俗称“双吊洞”的石圈井并排在青石桥面中央,朝井下望去,池水深幽,目迷神摇。</p> <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朝代更迭,苏州古城的桥和河,虽历经战乱和自然灾害的磨难,却始终顽强地延续着。它们见证了苏州的繁华与沧桑,承载着无数苏州人的记忆与情感。苏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以前,苏州的桥和苏州的历史一样深厚而久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