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画家”欧阳波

龙湖桥畔

<p class="ql-block">作者:张海燕</p> <p class="ql-block">  许多做艺术的人在成名后不喜欢人家在其“尊称”前加一个定语,比如“工人作家”“农民歌手”“军旅诗人”之类,似乎这样就会降低一些身份。画家欧阳波是一个例外。这些年来,我向我的朋友们介绍他时每每会说,欧阳波,益阳人,我的同门师弟,1975年下放到益阳县天成垸公社,知青画家。他总是谦谨地浅浅一笑,很受用似的。</p> <p class="ql-block">△欧阳波油画:窗外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欧阳波科班出身,成名很早,二十岁出头,即有油画作品《我下放的地方》入展湖南省美术大展。1999年,未届不惑,便有3件作品(中国画一件《窑山秋韵》、艺术设计两件《北约致巴尔干》和《中国足球不要重男轻女》)同时入展第9届全国美展,其中《中国足球不要重男轻女》获全国优秀奖,这让他在益阳美术界声名鹊起,在湖南画坛有了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欧阳波油画:窗外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成名后的欧阳波不为“声名”所累,将创作重心放到了自己的家乡益阳,回到了“我下放的地方”。欧阳波不但不忌讳自己曾经的“知青”身份,而且,在他近20年来的创作中,越来越凸现出一种时人鲜见的独特而浓烈的家乡气息、知青气息。</p> <p class="ql-block">△欧阳波国画山水:下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知青”是共和国特殊年代的特殊现象。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全国上千万城镇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被“一刀切”式的“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其中顶尖而幸运者,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而绝大多数则被时代的重重大浪所淘洗。庞大的知青群体有三个特质:一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小受到革命的理想主义和革命的英雄主义的熏陶,爱国之心强烈,初心难忘;二是受“文革”浩劫的厄难,普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中、小学基础教育,不少人仅认得几个字而己,是没有什么“知识”的“知识青年”;三是知青群体受到社会的剧烈动荡和巨大变革的反复“锤炼”,其“抗击打能力”超强,往往有异于常人的“霸蛮”精神与突破能力。这第三点,在“文革”结束后,与“伤痕文学”同步出现的,以知青画家和知青题材为主的美术创作上独领风骚的“伤痕美术”,和稍后的“美感美术”上体现得尤为充分。比如程丛林的《1968年X月x日雪》、王亥的《春》、何多苓的《青春》等一大批青年美术家和美术作品,兴起并推动、完成了具有当代美术史意义的美术创作从“伤痕”到“美感”的情感过渡和样式过渡。这一过渡完成后,从1990年代开始,在人们的视野中,知青题材的创作式微。</p> <p class="ql-block">△欧阳波国画山水:下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欧阳波却以一个知青画家的身份一意孤行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p> <p class="ql-block">△欧阳波国画山水:下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1985年,25岁的欧阳波创作那幅油画作品《我下放的地方》开始,他即与自己“下放的地方”、自己的家园洞庭湖畔结下了不解之缘。欧阳波画人物,《国际义士何凤山》《抗战名将肖山令》《中共湖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益阳金家堤支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无一不饱含对湖湘文化孕育出来的菁华国器的由衷尊崇和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抒情诗般的艺术表达;欧阳波画风景,《老家益阳》系列、《益阳民居》系列、《明清古巷》系列、《知青点的记忆》系列……无一不洋溢对家园挚爱而浓郁的情愫与雄浑而明丽的赞歌般的艺术辉光;欧阳波画花鸟,一笋一竹,一禽一雀,一果一蔬……无一不充满对家园的梦寐之恋和师先贤,师造化,而又有别于先贤,中得心源的笔墨情韵。读欧阳波的画,一种唯我们的家园、唯浩浩洞庭特有的“忧乐”气象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欧阳波国画:知青点记忆山水篇(扇面)</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欧阳波,喜欢他倾数十年之力对油画、国画、版画、连环画乃至雕塑、艺术设计等诸多美术门类的不懈深耕并取得累累硕果,着力将这些艺术门类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欧阳面貌”,奏响着一支支出类拔萃的家园交响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欧阳波成为益阳关于知青、关于家园的一张亮眼的美术名片,一块闪光的艺术招牌。我喜欢欧阳波,喜欢他对创作主题“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悟得了个中真谛。我喜欢欧阳波,喜欢他“学者当自树其帜”的韧劲,立足于自己的家园,立足于洞庭之湄,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走向新的天地,成就新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欧阳波国画:知青点记忆山水篇(扇面)</p> <p class="ql-block"> △作者张海燕简介</p><p class="ql-block">湖南益阳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长沙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城市学校特聘教授,国家电网湖南电力高级政工师、高级经营师。获湖南省人民政府记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p><p class="ql-block">出版有《张海燕西部风情摄影集》《张海燕隶书虞诗手卷》《无为斋散记》《艺谭》等摄影、书法、散文、文艺评论集6部,主编有《穿越香格里拉一湖南电力九人摄影作品集》《湖湘烙印-湖南电力职工文学作品集》《向经典致敬清明的怀念-湖湘名家书画作品双年展作品集》(一、二、三卷)《回顾与展望》等摄影、文学、书画作品及电力技术经济论文集10部。</p> <p class="ql-block"> △ 画家欧阳波简介</p><p class="ql-block"> 1960年出生,湖南省益阳人、1975年下乡到原益阳县天城院公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油画学会理事、湖南版画学会秘书长。</p><p class="ql-block">展览简历及荣誉</p><p class="ql-block">1985年 《我下放的地方》参加湖南首届油画展。</p><p class="ql-block">1987年 《自画像》参加《湖南青年艺术家集群展》,在中央美院陈列馆展出。</p><p class="ql-block">1993 年《关注、期望、腾飞》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三届体育美展。</p><p class="ql-block">1997 年《摇篮》在上海参加全国第四届美展作品被国际奥委会收藏,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签发收藏证书。</p><p class="ql-block">1999年《中国足球不要重男轻女》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在北京展出并获全国优秀奖。</p><p class="ql-block">1999年《窑山秋韵》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在汕头展出。</p><p class="ql-block">1999年《北约致巴尔干》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在深圳展岀。</p><p class="ql-block">1999年与李路明、颜新元老师合作的油画《向现代致意•升•腾》被国际金融中心收藏。</p><p class="ql-block">1999年湖南卫视专题报道;知青画家欧阳波。</p><p class="ql-block">2004年《湖南印象》参加亚洲海报展,在首尔展出。2007年《何凤山先生肖像》被以色列国家收藏。</p><p class="ql-block">2013年以中国的辛德勒“何凤山先生为主题的《生命的签证》入选湖南省文化厅组织的“湖南百年”并获二等奖。此画被“湖南百年”组委会收藏。</p><p class="ql-block">2013年欧阳波山水画专题展《漫步在茶马古道》在广州展出。</p><p class="ql-block">2015年完成世界反法西斯七十周年的抗日题材《萧山令》连环画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