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话说洛宁大沟口古庙会</p><p class="ql-block">文/舞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句实话,“大沟口”,其实就是当地老百姓常说的“大沟(man)”,因为这个“man”字是地方话,所以汉字典里根本查不到这个字,只能以“口”代替了。</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农历三月十五日,是河南洛宁大沟口古庙会的正会日子。大沟口古庙会,曾是豫西地区最大的古庙会,也是宜阳、嵩县、栾川、卢氏、陕县等五县商户共同期待的物资交流大会。恢复庙会将近四十年,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前三天,四面八方的商户就会如约而至,整场搭蓬,为大会捧场造势。呵呵,不瞒你说,我们当地做生意的,刚过春节就去大沟口会场区域圈地占场了,兴致强烈,万夫莫挡。曾记得吗?三十年前的大沟口古庙会,可以说是人山人海,兴盛爆满!那时候,农村人口绸密,出外打工者很少,每到三月十五日这一天,几乎是全家出动。那时候的车辆极少,还没有电动车,自行车也是屈指可数。从西山底(现在的景阳镇)到大沟口的路上、从赵村到大沟口的路上、从七里坪附近到大沟口的路上,还有马营峪口到大沟口的路上都是步行赶会的人。记得最兴盛的那一年,会场的人超级多,据有关人士估计,游客人数约达二十万!我知道,这都是一座水库、两台大戏、三家录相厅、四支打鼓队、五班歌舞杂技团的捧场助兴所致啊!接下来,那我就凭我的记忆,简要列举一下大沟口古庙会的几个热点,与大家一齐分享。</p><p class="ql-block">(一)观社火表演</p><p class="ql-block">洛宁县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社火表演节目丰富多彩。因而,大鼓队、舞狮队、高跷队、秧歌队等一系列社火表演队成了大沟口古庙会的一大亮点。每年的三月十五这天,我们赵村乡的陈宋、东王村、西王村、马营、小许等村庄的社火表演队都会如约而至,为大会助兴。那几年在没有车辆的情况下,表演队员们都是统一服装抬着大鼓,村标横幅拉起,彩旗飘扬,一路步行,浩浩荡荡地挺进大沟口水库指挥部大院。各村庄社火表演队横幅高举,依次表演。有打鼓拍镲的、还有撂镲接镲的;有舞龙舞狮的、还有骑竹杆走高跷的;有挥旗指挥的,还有打腰鼓扭秧歌的……真可谓是节目丰富、精彩纷呈!观众掌声不断,呐喊助阵!有时候,大会指挥部还会让村村对赛,展示才艺。比赛到高潮之时,还会争个你高我低、你强我弱,弄个人人挥汗如雨、红光满面。表演现场成了欢乐的海洋。看表演的人,从大门处一直排到指挥部楼下,那真是观众接踵、人头攒动、密不透风啊!最后社火表演结束时,乡党委领导们还会在主持台上为表演特别优秀的村庄表演队颁发奖旗并口头鼓励。那时那刻,现场是一片掌声和欢呼声!</p><p class="ql-block">(二)看好戏连台</p><p class="ql-block">赶会的人都知道,庙院东侧下面的大河滩,是大沟口古庙会的主会场。做生意的、买物品的、吃美食的、看大戏的、看歌舞的,那真是各投所好、各有所爱。会场上的戏台子有两个,南戏台和北戏台相隔有三百米左右,戏迷们想看哪一台戏就看哪一台戏。在我们洛宁,庙会的戏,一般以豫剧和曲剧为主。家乡人,看惯了生、旦、净、末、丑,听惯了古戏老词,看了白场戏想夜场戏,皆会乘兴追剧。戏剧的开演和结束时间,均以指挥部的吹号为准。有的戏迷,是吃在戏台下,守在戏台下,坚守阵地,风雨无阻。这些年,来大沟口唱戏的剧团,有洛阳辖区的县级剧团,有平顶山、南阳、开封、焦作、安阳等市县的市级剧团,还有河北、山东等省的剧团。几十年来,可以说是众团助兴、好戏连台,真正让丰富的中国戏曲文化在这个大沟口古庙会上体现弘扬了,就连我这个看戏不识戏、爱看热闹的冒牌戏迷,也从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追剧直至白发满头。哈哈,谁让我是一个爱赶会、爱凑热闹的平民老百姓呢?那大沟口的风,毛毛的雨,根本隔不断我那赶会看戏的热情。</p><p class="ql-block">(三)看歌舞杂技</p><p class="ql-block">激动人心的场景,总是让人怀念。那三十年前的物交会场,说是人山人海确实不为过。那场面、那阵势、那热闹……哇塞,谁看谁震撼!歌舞团、杂技团、马戏团成了大会场上的打卡地。一个个偌大的帆布蓬撑得像一个个放大百倍的蒙古包。精彩的演出,让乡下观众瞪大了眼睛,特别是“空中飞人”、“大变活人”、“滚球踢碗”的节目、让人拍手叫绝!当然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都是演员们用血汗和艰辛换来的成功和掌声啊!</p><p class="ql-block">歌舞大蓬内,有歌有舞,美女演员的精彩表演和若隐若现的美色,让不少年轻人热血沸腾、情欲涌动。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歌舞大蓬进口处设置了两个三米高的宣传小舞台,三、四个披红戴彩的美女演员,在小舞台上摇舞劲歌、风骚飞扬。歌舞团的生意异常火爆,台下的观众醉痴无数。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激情如火,看了歌舞赏杂技,赏了杂技观马戏,一天到晚,无不爽醉愉悦。试想这几年的庙会,由于种种原因,缺少了这些精神快餐,让人感觉稍微少了一点兴致感,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的状况一定会有所改善,盛况定会恢复空前。</p><p class="ql-block">(四)享美食小吃</p><p class="ql-block">说起美食小吃,我就馋涎欲滴,有话要说。在这里,不必说卖雪糕的小哥推着自行车来回叫卖,也不必说啤酒饮料多样齐全琳琅满目;不必说圆大肉馅包子一毛钱一个,也不必说油菜油条和肉合;不必说风味凉皮、米线只要平常价格,也不必说大碗的牛肉烩面、扯面和刀削;不必说香喷喷的卤肉和水饺,还不必说美味的烧鸡和烧鹅,我只想说说香飘四方的洛宁蒸肉和凉粉豆腐杂菜汤,还有菜夹馍和肉夹馍。向大家坦白一下,我那个时候在会场上,最爱吃庙院大门内外不远处的那几家包子,香味四溢,柔软可口。可不是吗?洛宁的地方特色美食,在大沟口古庙会上是应有尽有、无所不有,真正让远方的游客一饱眼福和口福了!指挥部大院、庙院、主会场上,还有一路两行尽是美食小吃,着实诱住了你的胃口,让你不买不走,让你不饱不归。</p><p class="ql-block">说到这里,让我想起小时候第一次赶会的时候,妈妈一大早就准备好了干粮和水壶,让姐姐带我去赶会。刚到大沟口会场,叫卖声、歌舞声、欢笑声已入耳鼓,特别是那一句“涮面水洒鸡蛋,五分钱一大碗”的吆喝声,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情景再现……多么温馨的声音,多么深厚的乡情啊!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录相厅里吃着甘蔗看着录相,一不小心竟然劈烂了嘴唇子,鲜血直流却全然不知,呵呵,谁让我是一个小小的“赶会狂”呢!时隔多少年了,至今我的心里还是甜滋滋美滋滋的,那种赶会的乐趣和心情,今生今世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五)赏花挖野菜</p><p class="ql-block">城里人赶会,除了游山玩水,还要到山坡上赏花寻韭菜,去田野里掐野菜,体验一下乡村生活。她们穿过欢声笑语的游乐场,走进田野,闻一下油菜花的芳香,见证一下蜂歌蝶舞的疯狂。在田野,她们弯下细腰,掐一些灰灰菜、面条菜,还有黄黄苗和麻子菜,装袋打包,如获至宝。山韭菜,是城里人的最爱。她们除了在山坡上踏青赏花,还小心翼翼地绕过枣刺荆棘,去寻觅山韭菜,不为多少,只为体验。她们欢笑着、挥舞着,招呼着同伴……大沟口古庙会,让多少远方的客人记住了洛宁,让多少城里人爱上了大山。</p><p class="ql-block">(六)观瀑布看水库</p><p class="ql-block">人都说,赶沟口会,不看水库大坝,等于白来。一年一度的大沟口古庙会,让游客记住了农历三月十五,让游客领悟了洛宁的风土人情,让游客醉美了山水风景。看吧,三五成群的游客离开喧闹的会场,一路向南,挽手并肩徒步向前。在这个看水库的队伍里,有老人小孩,有帅哥美女,有摄影师,还有画家……他们一路逍遥,无不快活。脚踏乱石滩,徜徉山水间,笑在春风里,阳光耀红颜。走进巧夺天工的大沟口,不远处就是令人赞不绝口的大瀑布了,举目瞭望,还真有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游客们情不自禁拍照发圈,欢笑不断,乐哉悠哉!这是一处快乐驿站,游人忘情地造形弄姿,伸臂欢呼!</p><p class="ql-block">看见了,看见了,让人慕名已久的大沟口水库大坝已近在眼前。游客们登步道,扶栏杆,一鼓作气,终于昂然站立在大沟口水库大坝之上。游客们时而俯瞰着雄伟壮观的大坝,时而放眼眺望着那一碧万顷的库水,时而欣赏着那绿意盎然的青山,时而高举手机拍照发圈……这是一项多么壮观的水利工程!这是一道多么靓丽的山水景观啊!哈哈,不说了,百闻不如一见,那就请有游览意向的你,在赶大沟口古庙会时,别忘了目睹一下这座水库大坝的美颜吧!</p><p class="ql-block">说句实在话,虽然这几年大沟口古庙会的客流量不比从前,但是“瘦死骆驼比马大”,这个名扬四方、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庙会依然位居在洛宁县比较隆重火爆的古庙会前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沟口古庙会声名在外,代代传扬;因为这里有一处古文物遗址——山神社,现存殿宇建筑大多建造于清朝中期,文化底蕴深厚;因为家乡人拥有一种继承古老传统文化的精神,这是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这是一种世代发扬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常言说得好,庙会搭台,经贸唱戏。大沟口古庙会,从某种程度上弘扬了洛宁历史文化,繁荣了农村市场,拓宽了致富之路,助推了乡镇经济,一举多得,利国利民。但愿洛宁大沟口物交会能够世代兴盛!但愿洛宁的明天更加美好!但愿城乡居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