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三组开展组间分享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 暖风氲郁,春深似海。按下暂停键的组活动交流日在百花争妍的好时节中再次重启,这次迎接挑战的是周三组。</p> <p class="ql-block"> 虽然距前两次分享交流时间不长,但馆内客观实际已发生变化,对志愿讲解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每个展厅的讲解时长从40分钟缩短至30分钟,第四展厅从“视情而讲”变为“固定搭配”。面对时间大幅压缩、增加讲解内容的实际,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向游客精准传达陕历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志愿者老师们面临的最大挑战。</p> <p class="ql-block"> 面对这一变化,有的老师选择重点讲国宝级文物,有的老师选择加快步频、提高语速……但周三组老师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被动适应无异于隔靴搔痒,必须主动转变思维观念,从“讲长讲细”走向“讲短讲精”,只有思路清晰、主线明确、逻辑自洽、取舍得当才能达到“披沙拣金”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因此,这次交流周三组大胆创新,重点分享每个展厅不同老师的讲解思路。首先登场的是丁珊珊老师,她用“器载周礼、戈定秦风”的思路串联第一展厅,重点突出周制周礼的变革教化和秦统一六国的军情武备两条主线,点明了两个重要朝代的精髓要义。</p> <p class="ql-block"> 李雨轩老师采取“以时间脉络平推,突出重大历史事件”的思路讲解第二展厅,既对大汉王朝进行全景式的介绍,又对抗击匈奴、出使西域、民族融合等做重点说明,达到由表及里、点面结合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第三展厅讲解中,梁丽君老师紧扣陕西古代文明的黄金时代这一主题,以多样的文物选择、流畅的板块衔接、别致的路线设计,构建起大唐盛世的宏观印象。</p> <p class="ql-block"> 针对第四展厅叙事性强的特点,吴菲老师设计了“以探宝寻主揭秘为牵引,以展示大唐风华为主线”的思路,既吊足胃口留下悬念,又保持道心主题不偏。</p> <p class="ql-block"> 分享交流结束后,前来观摩的各组老师们进行了讨论,大家对丁珊珊老师的提纲教具、李雨轩老师富有感染性的语言、梁丽君老师对唐王朝的整体把握以及吴菲老师的思路串讲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提出在讲解中要时刻注意严谨性和准确性,提高精准度。马昱老师对组间交流活动表示高度认可,对讲解时间出现变化阐明了原因,提出了要求,并对讲解中的仪态走位手势等进行了说明和辅导。大家表示通过组间交流和马昱老师的辅导受益匪浅,在30分钟讲完一个展厅的形势下,对明确思路主线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今后工作很有启发。</p> <p class="ql-block"> 在交流分享进行的同时,周三组正常讲解服务工作也有条不紊的展开。</p> <p class="ql-block"> 讲解思路无对错之分,更没有标准答案,但不同思路在路线设计、文物选择、讲解角度上可能大相径庭。分享交流的目的就是观人观己,以人正己,在兼听八方中开拓眼界,在思想激荡中打破定式,在观点碰撞中启发灵感,慕鸿鹄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共同用30分钟讲好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 春日渐暖,万物竟生,是开始,也是希望。愿我们踏春而行,祝我们一路繁花。</p> <p class="ql-block">撰稿人:吴菲</p><p class="ql-block">编辑:李雨轩</p><p class="ql-block">摄影:李玉玲 李红 郑军 王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