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非洲的故事(三)津巴布韦和赞比亚

陈惠林

<p class="ql-block">‌津巴布韦是非洲东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国土面积约为39万平方公里,人口1634万,首都哈拉雷。‌‌</p><p class="ql-block">津巴布韦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1634美元。它曾经被誉为“非洲粮仓”,但后来进行土地改革,将白人掌控的大农场分给黑人农户,由于缺乏农业技术和经验,大片肥沃的土地被荒废,农业全面崩溃,引发严重经济危机和恶性通货膨胀,至今未恢复元气。</p> <p class="ql-block">到津巴布韦来,主要的内容当然是观光维多利亚大瀑布。非洲维多利亚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与北美洲的尼亚加拉瀑布、南美洲的伊瓜苏瀑布并列。瀑布位于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交界处,赞比西河流至此处跌崖而成。瀑布宽1800米,高122米,是自然界最震撼的奇观之一。离瀑布还很远,就听到声如雷霆的轰鳴声,如万马奔腾,滚滚而来,震颤着大地,也激荡着人心。循声而去,一幅震撼至极的画面映入眼帘,宽度超千米的巨大水帘,仿若天河决堤,以雷霆万钧之势,从百米高空飞泻而下,砸向深邃峡谷,溅起的水花如团团白云,升腾至高空,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化成色彩璀璨的彩虹,横跨在瀑布之上,宛如天与地之间的彩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瀑布下,幽深的峡谷像是被巨斧劈开,奔腾的水流在谷中汹涌咆哮,翻卷起层层白色浪花,一路浩浩荡荡奔涌向前。大瀑布的磅礴气势撼天动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敬畏!</p> <p class="ql-block">水雾弥漫,细密水珠飘洒在身上,带来丝丝凉意,混合着清新的水汽,这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味道。幸好我们都穿了雨衣,不然会全身湿透。</p> <p class="ql-block">大瀑布是由英国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在1855年发现的‌‌。利文斯敦在赞比西河的旅途中发现了这个壮观的瀑布,并以当时英国女王的名字将其命名为“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该瀑布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维多利亚瀑布,是力量与美的化身,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在赞比西河坐船游览。</p><p class="ql-block">赞比西河发源于赞比亚,是非洲第四大河流及南部非洲第一大河,全长2700公里,流经非洲6个国家。这里水流丰沛,水阔浪平,河流最宽处达600多米,这才真是“一条大河波浪宽”!</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这段河,是津巴布韦与赞比亚的界河。不少游船在河面往来游弋,船上的游客雀跃欢呼,欢笑声溢出船仓,溢滿河面。</p> <p class="ql-block">落日鎔金,天空象一个巨大的调色板,由金黄变为绯红,霞光倾泻于宽阔河面,粼粼波光如碎金跃动,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如此美景,与干凅、荒芜、沙漠等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p> <p class="ql-block">两岸风光如画</p> <p class="ql-block">河边赞比亚酒店</p> <p class="ql-block">丛林边的鳥巢</p> <p class="ql-block">晚霞相伴,清风滿怀,长途旅行的疲劳一扫而光,感觉就是一个字:爽!</p> <p class="ql-block">游船船长</p> <p class="ql-block">津巴布韦雨季雨量丰沛,森林覆盖率高,处处绿树葱笼,天蓝水清,与印象中荒漠黄沙的非洲大相径庭!看着滿眼䓤绿,常常让人恍惚:这是在非洲吗?</p> <p class="ql-block">猴面包树,非洲特有的树木。树高不过十几二十米,但胸围却很粗壮,直径往往达到十余米。该树木质疏松,雨季时可储存大量水份在树干,以供旱季使用。它们曾为很多在热带草原行走的人们提供了救命之水,因此又被称为“生命之树”、“救命之树”。猴面包树成熟后的干燥果肉质地很像面包,当它果实成熟时,猴子就成群结队而来,爬上树去摘果子吃,“猴面包树”的称呼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棵已有1200年树龄的猴面包树。</p> <p class="ql-block">在赞比亚利文斯通愽物馆和附近的民俗风情园,非洲的石雕、木雕及布艺装饰简洁质朴,凸显出浓浓的非洲风情。</p> <p class="ql-block">悬崖餐厅,座落在维多利亚瀑布附近的悬崖边上,探头望去,栏杆外就是悬崖,两岸峭壁高耸,深涧里奔涌着急湍水流。阳光灿烂,微风拂面,坐在悬岩餐厅,欣赏美景,品味美食,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下午,在维多利亚酒店饮下午茶。晚上,在赞比西河畔吃晚餐。河水缓缓流淌,风从身边掠过…今天,是悠闲舒适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在短短的半个月中,与很多非洲人有过短暂接触或一面之缘。他们热情、纯朴,乐于与人交往,脸上的笑容真诚而感人。</p> <p class="ql-block">这次旅行的路线是: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出发,飞行10个小时到达北非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再转机飞行6小时到达津巴布韦瀑布城。返回时,则从纳米比亚坐8小时到埃塞,再从埃塞回国。从成都到埃塞,乘坐的是埃塞航空公司波音777~200,这个飞机座位有350左右,同去年到肯尼亚乘坐此趟飞机一样,飞机上仍然是座无虚席!且乘客基本都是中国人。我们的国人到非洲,大多是出差或工作的。近几年因“一带一路”实施,到非洲各国如坦桑尼亚,加蓬,烏干达,乍得、纳米比亚等地从事建设工作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交通,矿业、水利,农业,医药,通信,培训…所涉及行业也越来越广。在返程的飞机上,同样全是中国人,且大多是年轻人。一问,基本都是出差回国或在非洲工作回国探亲休假的。这些年,我国援非工作成效斐然,从农业、基建、矿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到绿色发展、卫生健康、金融和数字创新等新兴产业,中非经贸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我为我们国家能在重重封锁打压之下另辟蹊径,打开非洲这个庞大市场感到高兴;也为这些在非洲艰苦环境中辛勤工作的中国人感到自豪,在心里由衷地向他们致敬!这似乎是题外话,但内心所想还是一吐为快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