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温暖

金丝指葫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前的课堂早已模糊成泛黄的剪影,可您站在讲台上的模样,却像一枚温润的印章,永远烙在我们青春的扉页上。那时您总说“读书要像种树,日子久了自有荫凉”,如今我们才懂,您播下的何止是知识,更是一生都在生长的牵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年逾花甲的您仍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我们——每天清晨,手机“叮”地一声轻响,《新闻早班车》准时推开时光的窗。那些您精心挑选的资讯,带着油墨未干的温度,穿过四十多载春秋,轻轻落在我们鬓角染霜的清晨。我们这群六十岁的“老学生”,总会对着屏幕会心一笑:原来在您眼里,我们永远是需要叮嘱天气、关心时事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您知道吗?这几年来,每一条新闻都是您无声的问候。寒潮来袭时,您会附上“添衣”的批注;疫情反复时,您会转发防护知识;甚至看到有趣的生活小贴士,您都会像当年批改作业般认真标注。这些看似平常的分享,在岁月的沉淀里早已化作最珍贵的礼物——当我们在柴米油盐中奔波,在含饴弄孙时小憩,看到手机里跳动的早班车,就知道远方有位老师,仍在用心丈量着与学生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前,您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未来;四十多年后,您用指尖在屏幕上续写师恩。这份跨越近半个世纪的坚持,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师生情,从不会被时光冲淡,反而在岁月的酝酿中愈发醇厚。您或许不知道,每天读早班车时,我们眼前总会浮现您当年备课的背影——一样的专注,一样的温柔,默默地把心揉进了对学生的牵挂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都已年过花甲,却依然像等待放学铃声的孩子般,期待着每天的“早班车”。这是我们与您之间最温暖的默契,是时光馈赠的专属浪漫。请允许我们说一声:谢谢您,敬爱的殷老师!谢谢您让四十多年的师生缘,在数字时代开出了新的花;谢谢您让我们在渐长的岁月里,始终被人放在心尖上疼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愿您身体健康,笑靥常绽,就像您带给我们的每一个清晨那样,永远明亮,永远温暖。我们永远是您的学生,永远珍存着这份跨越时光的宠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您的学生们</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