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中考首届高中毕业50年庆

东北虎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东北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5733847</p> <p class="ql-block">  2025 年4 月,苏南镇江杨柳青青,油菜花黄。春光明媚,生机盎然。大路古镇的朝阳酒店内气氛热烈,原江苏镇江丹徒县大路中学七五届毕业生,迎来了高中毕业50周年庆典。</p> <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起舞同学群主韦建华副班长作主旨讲话:</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春光正好的日子里,我们跨越50载岁月,再次相聚。看着眼前这一张张虽历经沧桑,却依旧亲切的面容,我的心中满是感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50年前,我们从同一所高中出发,怀揣着梦想与憧憬,奔赴各自的人生旅程。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拼搏。尽管大家的道路不同,但那份同窗情谊,从未改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如今,岁月已在我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曾经的青丝也已变得斑白。但相聚于此,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青春时光。记得我们是2015年毕业40年临近花甲年纪时,才开始同学聚会活动。这次聚会就是为了庆祝我们毕业50周年,就是为了让我们重拾往昔的美好,聊聊这些年的经历与感悟,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重温当年的热血与纯真。</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宣布,高中毕业50年庆典正式开始!所有活动排序按既定内容灵活进行,首先由女生代表胡菊兰发言,其他同学准备跟进。</p> <p class="ql-block">1、女生代表胡菊兰同学发言,《五十年如一日,坚守会计职业生涯》 </p> <p class="ql-block">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我任职会计那几十年如一日的职业生涯。会计,这个看似平凡却又责任重大的职业,陪伴着我们走过无数个日夜。</p><p class="ql-block"> 从初入职场时的懵懂青涩,到如今的沉稳干练,这一路走来,满是岁月的痕迹与成长的印记。还记得刚踏入会计行业时,面对那一摞摞厚厚的账本和密密麻麻的数字,心里满是紧张与不安。每一个数字都像是一个跳动的音符,稍有不慎,就会奏出错误的旋律。于是,我很小心翼翼地核对每一笔账目,反复检查每一个凭证,生怕出现一丝差错。那些日子里,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但每当我看到账目清晰、账实相符时,内心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所有的疲惫都瞬间消散。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熟悉了业务流程,掌握了各种会计准则和法规。但会计工作从未停止过它的挑战。经济形势在变,税收政策在变,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在变。因此,我不得不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参加各种培训,考取各类证书,只为紧跟时代的变迁和改革开放的步伐,为企业提供最准确、最有价值的财务信息。我深知,自己手中的账本不仅记录着企业的资金流动,更承载着企业的命运与未来。</p> <p class="ql-block">  几十年如一日,我已习惯了与数字为伴,习惯了在繁琐的账务中寻找规律,在复杂的数据中挖掘价值。我见证了一家家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历程,也经历了行业的起伏与变革。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我们坚守岗位,为企业出谋划策,帮助它们度过难关;在企业蓬勃发展时,我们默默付出,为它们的腾飞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 会计工作是枯燥的,但也是充实的。它让我学会了严谨与细致,培养了我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我用数字书写着企业的历史,也用行动诠释着会计人的使命与担当。如今,回首过往,那些曾经的艰辛与付出都已化作宝贵的财富,融入我个人的生命。如今虽然我早已退休离开了原县企业,但是出于对职业的热爱,现在我依然坚守在会计这个岗位上。用我们的专业和热情,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秉持初心,持续努力,会计这个职业将永远闪耀着属于它的光芒。</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  2、男生代表孙建平同学发言:《写作与高中生活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  “在这场意义非凡的50年聚会上,我满心欢喜,特别感谢筹委会同学的精心组织,也感恩每位同学的热情参与。胡壮虎同学给我布置了分享文学创作经验的任务,可严格来讲,我平时所写并非文学创作。高中时,张老师讲过,文学创作涵盖小说、诗歌、散文、剧本,允许虚构,而我写的只是记事内容,完全基于真实生活,只写自己的经历,每个字、每个细节都务必真实。写作于我而言,就是纯粹的兴趣爱好。我不擅长打牌、下棋、跳舞等娱乐活动,闲暇时便通过写作记录生活。</p> <p class="ql-block">  所写内容主要有几类:作为老师,会记录师生生活;时常怀旧,会写些过去的故事;喜欢出游,会创作游记;平时爱看书,也会写读书笔记;还会记录生活点滴,像这次聚会,从筹备到举行,都值得记录。</p><p class="ql-block"> 胡壮虎同学也给我提了要求,让我分享一段过往。我想到在参加张广模老师90岁生日宴时,我们在镇江聚会,回来后我写了篇文章刊登在《京江晚报》上。今天时间有限,我从中选取一段关于高中生活的内容和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 <p class="ql-block">  高中时,我们的生活丰富多样,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还有大量社会实践,学工、学农、学军,这些活动对我们三观的形成意义重大。春天,我们参与春耕,之后写农事作文;秋天,去姚桥公社插班上课、帮农民干活、采访村庄历史并写报告;冬天,踩着大雪为农民演出。张老师还曾带我们在秋天去圌山南部种麦子。那些青春岁月里的激情,是我生命中难以磨灭的珍贵记忆。</p><p class="ql-block"> 最后,衷心祝福同学们健康快乐、家庭幸福,期待未来再次相聚。</p> <p class="ql-block">  3、时任班宣传委员、团支部宣委胡壮虎同学发言:《眷恋母校》</p><p class="ql-block">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p> <p class="ql-block">  曾记否?在我们高中第一堂课上,班主任张广模老师手撑着三尺讲台,深情地望着教室后面墙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标语,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是从大路公社四所学校,300多名应届和往届初中毕业生中,经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出来的学习精英。希望你们不要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不要辜负各位任课老师的教导,努力完成高中学业。将来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在母校的关怀下,我们经历了三春两秋的同窗苦读。清晨,我们伴着鸡鸣起床,踏着晨曦走进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课堂上,我们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课间,我们互相讨论问题,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晚自习时,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我们为了一个难题绞尽脑汁,为了一个知识点争得面红耳赤。我学完光学课程后,利用学到的光学原理和知识储备,自己设计制造了两架120型照相机。满足了自己、同学和战友们照相留念的渴望和心愿;我学过无线电知识后,我与王连荣同学合作购零件回来,我们自己动手成功自制成收音机。当我们用自制的收音机,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时,那种激动喜悦的心情是无法言表的。那些学工学农和深入贫下中农家中搞社会调查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却充满了快乐与充实。</p> <p class="ql-block">母校大路中学印像草图(东北虎)</p> <p class="ql-block">  50年来,母校一排排校舍的英姿雄魂一直烙印在我的心中,老师们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诲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我们历经两年半时光的同窗苦,熬到了毕业各奔工农兵学商各个领域。</p> <p class="ql-block">忆往昔,我们为国家为家庭,奋力拼搏!50年前我们正值青春少年离开了母校;50年后我们年近古稀,已成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岁月无情地沧桑了我们的容颜,拼搏努力都点点滴滴载入了我们人生的史册,我们是自豪的50后!</p><p class="ql-block"> 高中毕业50年来,我们当中每一位同学始终不忘师恩,眷恋母校。那些曾经教导过我们的老师,他们的身影我依然清晰。语文老师张广模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世界;数学老师华林森和许兆明用严谨的逻辑为我们打开了数学的大门;英语老师孙奇用一囗流利混厚的口语让我们领略了英语的魅力……他们的教诲,如同春雨,润物无声,滋养着我们的心田。</p> <p class="ql-block">作小诗一首《同学情长》: </p><p class="ql-block"> 三春两秋同窗苦, </p><p class="ql-block"> 半世廿年情未了。 </p><p class="ql-block"> 耄耋同学知谁在? </p><p class="ql-block"> 期许百岁再相邀。</p><p class="ql-block"> 其诗意为:我们是共和国恢复中考的首届高中生,按照毛主席“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伟大号召,当时我们这届高中学制只有两年半。至今我们已经毕业50年了。50年已去,再过20年我们再相聚,共度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好时光。到八九十岁时,不知我们当中除了先走的还剩多少了?但我们有信心,等到百岁时,我们相约再聚首,共度良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同学们,虽然岁月已经流逝,但我们对母校的眷恋永远不会改变。让我们铭记这段美好的时光,铭记那些曾经给予我这个孤儿帮助和支持的学姐们以及本班同学姊妹们。是他(她)们给予过我生活上的关怀,给予过我学业中的鼓励。</p><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我们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为母校争光,为祖国添彩!最后,让我们再次向母校——原江苏镇江丹徒县大路中学致敬,向曾经教导过我们的老师致敬,向曾经陪伴过我们的同学致敬!</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祝老师、同学们健康快乐长寿!</p> <p class="ql-block">  然后,许多同学自告奋勇走上讲台,回忆当年,情怀母校;谈论半世纪国之巨变,介绍建家立业之感怀等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午开展了吹拉弹唱的文艺演出,田啟侠、肖玲玲、朱之江、胡菊兰、仲继亮、仲云兰等同学精彩献艺,博得同学们阵阵掌声!同学们满怀欢心,喜不自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