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豆花香 千年美名扬

阎文昭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7日,初春已至,乍暖还寒。受富顺籍老朋友热情邀请,从成都乘高铁来到有着“才子之乡”“豆花之城”美誉的千年古县——富顺县游览。</p> <p class="ql-block">  富顺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在自贡、内江、泸州、宜宾四个川南城市之间,总面积1342平方公里,属浅丘陵地貌,沱江自北向南纵贯县境。全县海拔在300-350米之间,最高海拔597.6米,年均气温17.9℃-18℃,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县人口106万人。下辖3个街道、16个镇、1个乡。</p> <p class="ql-block">  富顺古为江阳县(今泸州市)治域,盐业发端于东汉章帝年,因盐业兴旺,于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依富世盐井名设富世县。后曾为州、监、郡,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更名为富顺监,名虽数更,但富顺之名,后代因之,时越千年。 2007年,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评定富顺县为千年古县。</p> <p class="ql-block">  富顺县委大院</p> <p class="ql-block">  悠悠沱江畔,碧水西湖池,在自贡市富顺县县城中心,红色的数仞宫墙内,一座座建筑依次排列在从南往北的中轴线上,这就是来到富顺必须首先打卡的富顺文庙。</p> <p class="ql-block">  富顺文庙全景(借图)位于县城神龟山下,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是作为祭祀孔子和举办官学共用场所,经宋元、明、清21次修缮和改建形成现在规模,建筑占地5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整座建筑红墙环抱,布局严谨,平面布局沿南北中轴线10米高差坡地,依次布置有数仞宫墙、泮池、棂星门、大成门、月台、大成殿、崇圣祠、敬一亭,两侧厢房对称布置组成三进庭院。富顺文庙坐北朝南,东西面宽46米、南北纵深150米,从数仞宫墙到敬一亭,三进庭院次第依坡而上,气势不凡。</p> <p class="ql-block">  文庙正门影壁上的四个如椽大字“数仞宫墙”,比喻孔子的学识渊博,难以企及‌。</p> <p class="ql-block">  进入富顺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架有3座拱桥的泮池。居中的状元桥是一座九龙镂空石拱桥,立体石刻滚龙匍匐于桥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刻手法生动、古朴,堪称国内一绝! </span>当年,只有蟾宫折桂、鱼跃龙门的佼佼者,才可以从状元桥上走过。学子经过桥上入拜孔子先师,从此桥上过,叫入泮。为吉祥如意的意思,人们称此桥为“状元桥”,寓意为: 蟾宫摘丹桂者方能其上”。</p> <p class="ql-block">  富顺文庙的棂星门始建于明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时任知县梁文易木为石,终成目前三个四柱三通的石坊,棂星门高12.8米,宽22米,12根石柱名为冲天柱,中间一组石柱高12.8米,为全国文庙之冠,石柱上刻滚龙抱柱,龙腾云绕,昂首冲天。横额额匾也都刻有“十八学士”“五老拜寿”等人物浮雕,工艺精美。</p> <p class="ql-block">  “棂星”又名“天田星”,比喻孔子及其弟子乃天上星宿下凡。棂星门上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石刻匾额。</p> <p class="ql-block">  棂星门之后第一进的大成门。整个富顺文庙由三进庭院组成,沿山而建,三进庭院次第抬升,显得气势不凡。</p> <p class="ql-block">  富顺文庙大成殿,位于文庙正中,因孟子赞扬“孔子之谓集大成”而得名,意为孔子达到了集所有古今圣贤之最高境界!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也是整个建筑群中等级最高的。大成殿共用大圆木柱50根,原木精雕的梁枋和檐板上,龙凤麟狮、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拜台正面丹陛石两侧的龙头,口中含珠,龙爪里也抓着球珠。</p> <p class="ql-block">  富顺文庙大成殿(借照)始建于元朝至元28年(公元1291年),面阔五间,围廊式,屋面为重檐歇山式覆黄色琉璃瓦,为明清时代典型的斗拱建筑,面积532平方米,建造在比院坝高2.5米处,使整个建筑雄伟庄严。</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前的“九龙丹陛”石刻。根据古代礼制,只有帝王宫殿前的台阶才叫陛,才能用龙来做装饰, 以显帝王的尊贵。丹陛石宽4米、高3米,是三层镂空的九龙石浮雕,踏道也是九级,数字“九”暗含其等级是最高的。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享受与帝王同等待遇。富顺文庙大成殿前台阶中的丹陛,雕有九龙卧云镂空石刻,道法道劲,技艺精湛,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内由五十根方圆柱,最大直径70厘米,大成殿上现有“天开文运”四个字,正背中央是高耸的五重宝鼎,蟠龙两相对,出檐系采用桃木。大成殿的门扇,上面分别雕有“六龙捧圣”、“麒麟吐瑞”、“松鹤延年”、“双狮分水”、等等。</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系供奉孔子之正殿,明成化年间起供奉有孔子及“四配”塑像。位于大成殿正面是孔子座像,高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着十二章王服,手持镇圭,为古代天子礼制。</p> <p class="ql-block">  文庙大成殿内有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16尊。</p> <p class="ql-block">  富顺文庙是四川现存八座文庙之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文庙。其内主要建筑均覆琉璃瓦,正脊饰宝鼎、蟠龙、翼角飞翘,雄伟壮观,既有北方古建筑雄浑庄严的气势,又颇具南方古建筑俏丽精巧的风格。1987年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考察富顺文庙后给予高度评价:“富顺文庙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为不可多得的文物建筑珍品”。</p> <p class="ql-block">  富顺文庙之中的崇圣祠</p> <p class="ql-block">  富顺县人杰地灵,文脉绵长。历代人才辈出。文庙建成后,当地积极办学的热情不断,该县文风大开,“科举业绩”斐然。据史料统计,从宋至清四朝,共出进士238名、举人807名、贡生863名,被誉为“才子之乡”。</p> <p class="ql-block">  文庙外的明清古街。</p> <p class="ql-block">  文庙古街上有数十年历史的“余三豆花饭”餐厅。富顺豆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富顺县因拥有丰富的盐井资源(如“富世盐井”)和适宜大豆生长的气候条件,豆腐制作技术在此地广为流传。传说一位盐商因赶时间,要求餐馆将未完全凝固的嫩豆腐卖给他,蘸着辣椒水食用,结果发现这种吃法比煎炒的豆腐更加鲜美。这一偶然事件被认为是富顺豆花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  中午品尝著名的富顺豆花饭。富顺豆花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其特点是豆花“滚、嫩、绵、白”,蘸水“麻、辣、香、鲜、甜”俱备。这种美食不仅成为当地人的日常饮食,还成为接宾待客的主要菜肴。</p> <p class="ql-block">  吃完午饭,经过富顺文庙,走进神龟山顶的富顺县衙。富顺古为江阳属地,因盐业兴旺于公元567年设县,曾为县、监、郡制。1036年,太常博士周延俊选任富顺知监。周重教育才,于1042年培养出富顺第一个进士。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周即倡议建文庙(学官)、然此时己时隔建县477年,县城格局己建成,为建文庙选址,周“忍疼割爱", 将原位于大南门“风水宝地”的县署所在地,腾让建文庙,县署既退踞神龟山,无奈将大门违规朝西开、此重教之举后世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  县衙第二进仪门。仪门内是县衙施政的大堂院落,所以仪门也是重要的门户。仪门是有屋顶的大门,三开间。仪门平时关闭,只有在上官来到或县官的长辈来临,才会打开,县官在此迎送。平时要进出县衙大堂院落就要走仪门两侧的便门,一般东便门进、西便门出,正和我们现在靠右行走的规则相同。</p> <p class="ql-block">  县衙大堂。县官升堂审案、转发批复公文的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  座落在富顺城神龟山上的富顺钟鼓楼,建于1928年。时任县长安纪励为了“敬授民时”接受绅商建议,筹款数千银元,建楼并购回大钟安装报时,题额“换醒民众”。</p> <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报时大钟损坏,钟鼓楼曾被用作施放空袭警报。1988年,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根据富顺县实施了钟鼓楼维修工程;重新安装了从山东烟台持久钟表厂购买的CJ3900型三针塔钟。现为富顺县城神龟山上的网红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  县衙大堂后面的崇文台。原名四照楼。宋太常博士周延俊选任富顺知监,在他的倡导下,富顺重视教育、兴建文庙,为纪念周延俊对富顺文风的开化之功,故名崇文台。</p> <p class="ql-block">  县衙旁边的碑苑</p> <p class="ql-block">  县衙大堂后面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  县衙大堂后面的段注楼。原名西湖楼。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一年的四年时间里,著名学者段玉裁在富顺两度署理县事。此楼是段玉裁工余读书处,民间亦称“段玉裁读书楼”。</p> <p class="ql-block">  段玉裁在富顺任职期间移建文昌宫,立碑薛翁祠,修盖文庙明伦堂,增修学舍并改名学易书院,于文教有功。此外,段五裁在富顺任职期间主持编撰“富顺县志”, 编成“六书音韵表”与“诗经小学” ,并开始撰写“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在富顺任职的四年也是他在学术史上关键的四年时间,他的很多理论和重要著作的构想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  县衙后门。整个富顺县衙位于神龟山顶,大门之上的题额是“神龟山”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县衙后门正对富顺西湖,在县衙后门可以鸟瞰整个西湖。从县衙后门出口下得十余梯石阶,即来到西湖湖畔。富顺县城背山面水,呈一个规则的扇形,由东南向西北展开,城内有著名的“四山一湖”。四山分别为钟秀山、马脑山、五府山、神龟山, 一湖即为西湖。 </p> <p class="ql-block">  数百年来,就在富顺这“四山”“一湖”之间,先后留下无数文人骚客吟咏不绝的“澜崖渔歌”“西湖夜月”“北洞春秋”“马脑乾关”等古江阳盛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城内有山、山间有湖、湖山相依的精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  富顺西湖坐东南向西北。形成于宋代,周长1600米,面积38400平方米。湖周边条石砌筑,由四山合围。东靠五府山、西临钟秀山、南接神龟山、北望马脑山。湖上建有龙凤桥、九曲桥、碧波亭、红漠榭。西湖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  富顺文庙--县衙--西湖历史文化街区一直以来是富顺核心文旅资源,汇集了钟秀山、神龟山、五府山、马脑山等自然人文景观, 自然基底优良,历史人文深厚,极具旅游价值。尤其是富顺西湖,景色十分秀丽。人称: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顺西湖甲四川!</p> <p class="ql-block">  富顺西湖是一个天然湖,始形成于宋代,因其湖面开阔,山水相融的自然之美而成为富顺城中一景。</p> <p class="ql-block">  富顺西湖夏季荷叶连天的景观(借图)</p> <p class="ql-block">  富顺西湖湖畔遍布酒楼茶肆,是老百姓品茗休憩与享受阳光的绝佳之处。</p> <p class="ql-block">  西湖湖畔墙壁上展示了许多当地的方言</p> <p class="ql-block">  西湖湖畔广场的红歌劲舞</p> <p class="ql-block">  西湖畔古老的孝节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  午后,在富顺县驱车奔向富顺县琵琶镇的青山岭林场考察学习。</p> <p class="ql-block">  登上青山岭,俯瞰远处的沱江与近处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  富顺县林场是国家重点马尾松良种基地,始建于1984年,2009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良种基地集种质资源收集、良种选育、科研试验、示范推广于一体,年产良种种子580kg,可供造林5万亩。</p> <p class="ql-block">  山间平塘</p> <p class="ql-block">  青山岭林场有三万多亩森林,利用新开垦的山地,种植了大片的油茶。</p> <p class="ql-block">  大片的马尾松林,林间空气格外新鲜</p> <p class="ql-block">  林下种植的中药材——砂仁</p> <p class="ql-block">  青山岭仿野生石斛种植园。位于省级森林公园青山岭中部,距富顺县城17公里,园内沟壑纵横,植被丰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园内种植川产道地药材1000亩,其中铁皮石斛100余万株、金钗石斛100余万株,黄精5万株,白及5万株,山慈菇1万株以及砂仁、青蒿、淡竹叶、车前草、海金沙、覆盆子、地苦胆与鸡血藤等13种中药材。被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中药材产业扶贫基地”。 </p> <p class="ql-block">  松树上种植的铁皮石斛。铁皮石斛系兰科石斛属植物,喜欢生于山地半阴湿的岩石或树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茎段入药。 </p> <p class="ql-block">  松树林中,挂满了滴灌管道,确保树上的铁皮石斛的湿润。</p> <p class="ql-block">  铁皮石斛育苗温室。铁皮石斛在温室成苗发根后再绑在松树上,让它寄生在松树树干上生长。</p> <p class="ql-block">  高山之巅的白茅草</p> <p class="ql-block">  青山岭下的天池湖,隶属于童寺镇天池村,水面面积约1000余亩,系小一型水库。</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青山岭路边店吃午餐,只见家家户户都在做腌酸菜。</p> <p class="ql-block">  挂在路边的腌酸菜</p> <p class="ql-block">  傍晚,驾车来到位于富顺县城东北10公里的沱江东岸的狮市古镇,古镇因其驻地山形如狮得名。狮市古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镇内有天后宫、禹王宫、川主庙、文昌宫等明清建筑,老街宽不过6尺, 房屋依山而建,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古镇游客中心前的文化广场</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狮市古镇的沿江步道,远离尘嚣,释放压力,仿佛穿越回到过去,感受历史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古镇以狮为名,以狮为形象标志,</p> <p class="ql-block">  江楼鱼馆,远近闻名,几十年的坚守,已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口碑。</p> <p class="ql-block">  自东汉章帝以来,富顺盐业名冠天下!以沱江为载体,以船码头兴镇,加快了两岸的集市贸易。有江边叶姓摆渡船家与余姓打渔人家联姻,始建酒店、鱼市、码头,当时船帆林立,繁星渔火,码头的兴盛,催生了狮市古镇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垂钓碧江畔,悠然自得中。</p> <p class="ql-block">  有百年历史的石拱桥,古朴简约</p> <p class="ql-block">  古戏楼</p> <p class="ql-block">  古镇天后宫过街楼。天后宫建于1845年、是福建籍移民新建的妈祖庙,兼有福建籍移民同乡会的性质。天后宫布局为四合院。中轴线依次排列戏楼、正殿。两侧分别有耳房、厢房。屋脊泥塑精致细腻。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天后宫正殿为歇山式屋顶,戏楼为歇山式屋顶。下有前后两道大门,油房坡街穿门而过,使宫与街连成一体,具有很好的防御盗匪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古镇明清老街巷,是许多影视剧的选景之地。</p> <p class="ql-block">  自贡盐业博物馆狮市分馆。千年古县富顺,是中国井盐发祥地之一,曾因盐业、农业并盛而富甲四川,被誉为“银富顺”。沱江畔的狮市古镇是川盐出川的重要码头,盐业兴,古镇为之出名。</p> <p class="ql-block">  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是上的木门板</p> <p class="ql-block">  刚过春节不久,古镇灯笼高挂,还有几分过节的热闹气氛。</p> <p class="ql-block">  江畔鱼馆</p> <p class="ql-block">  江畔民宿酒店,景色宜人,舒适安宁,特别适宜休闲度假。</p> <p class="ql-block"> 沱江畔的江楼鱼馆,夜色撩人。</p> <p class="ql-block">  江楼鱼馆的特色菜:“干烧鲫鱼”+“家常鲶鱼”,江枫渔火,烹鱼下酒,也是一番难得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夜色中的狮市古镇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  驾车回到富顺县城,二环路上彩灯明亮,路旁“千年古城”“才子之乡”“豆花之城”的灯饰彰显着古城名片。</p> <p class="ql-block">  晚上,受富顺籍主人的邀请,入住他老家的一个装修精美的农家小院。</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幢川南典型风格的木质建筑,正中是高大宽敞的堂屋,两旁是书房、卧室、餐厅,披屋是厨房、卫生间,外观朴素而典雅,透露着浓厚的乡村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还是正月间,梁上大红灯笼高挂,透露着节日欢乐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8日,在安静的农家“别墅”里一觉醒来,早已大天白亮。</p> <p class="ql-block">  早上八点,开车进城,在县城沱江边的桥头豆花店吃早餐。富顺人的标配早餐是“三大一小”的豆花饭,人均8元,米饭可免费加一碗,豆花可再加半碗,点豆腐的甜水汤随便喝,香味四溢的豆花蘸料由麻油、辣椒酱、藿香叶精致调配而成。经济实惠的豆花饭成了当地人民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  下乡考察,途经骑龙镇的柑橘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数十个不同熟期的柑橘新品种果实累累,煞事喜人。</p> <p class="ql-block">  沱江南岸的赵化镇,位于富顺县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41.91平方公里,辖13个村(社区),总人口3.92万人。赵化镇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先生的故乡, 也是自古以来自贡“东大道下川路”盐运的重要驿站和水码头。赵化镇先后被评为省级小城镇试点镇、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 <p class="ql-block">  沱江秀色,春水如蓝。</p> <p class="ql-block">  赵化镇是富顺县省级粮桑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全镇桑园面积近三万亩,如今桑园套种大豆已成为当地粮经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p> <p class="ql-block">  赵化真古色古香的明清古街</p> <p class="ql-block">  刘光第故居,为刘光第先生幼年及少年居住地,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故居不大,坐南向北,建筑占地面积89.5平方米,进深22.1米,是一座典型的川南风格民居。</p> <p class="ql-block">  刘光第故居的建筑结构为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竹编墙体,小青瓦屋面,木板门墙,面阔一间,梁架保存完整,屋内保存部分窗格、阁楼、裙板。</p> <p class="ql-block">  赵化古镇两湖会馆。会馆目前只剩下大门,建筑早已不存。</p> <p class="ql-block">  赵化古牌匾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赵化镇罗汉寺</p> <p class="ql-block">  午后,来到富顺县代寺镇省四星级龙贯山稻粱现代农业园区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  园区内大片的高标准农田。代寺镇位于富顺县东部,地处富顺县、泸县、隆昌市三角中心,为富世井盐外输隆昌之陆路中枢,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精神。</p> <p class="ql-block">  富顺县省四星级龙贯山稻粱现代农业园区里,中稻+再生稻种植面积3.6万亩、高梁+再生高梁1.6万亩、稻渔种养示范基地1.2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4.2万吨以上。</p> <p class="ql-block">  参观园区内的富顺再生稻博览馆。</p> <p class="ql-block">  富顺县是四川再生稻的发源地。中国著名的水稻院士袁隆平老先生专门为此题词:“富顺再生稻之乡”。</p> <p class="ql-block">  山清水秀的园区,一派田园风光。园区重点推广“2+2+1”(春大豆+夏大豆+高粱+再生高粱+榨菜)旱地粮经复合种植、稻虾循环种养、“稻+稻+油”三熟制水旱轮作种植等模式,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吨粮田五千元”。</p> <p class="ql-block">  园区内的书院“稻香村舍”</p> <p class="ql-block">  二月底的四川,春寒料峭,虽然川西的油菜还在刚刚开始吐蕾,而富顺的油菜花早已满园盛开,十分喜人。</p> <p class="ql-block">  满田的金黄,春花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当天结束在富顺两天的旅程,晚饭后在自贡市沿滩区的高铁站搭高铁返回成都。</p> <p class="ql-block">  沿滩站广场。富顺县位于两条高铁线上,其中成都至宜宾的高铁在沿滩站(距富顺县城中心三公里)上下车,成都至泸州的高铁在富顺站上下车。</p> <p class="ql-block">  沿滩站高大上的候车室。</p> <p class="ql-block">  自从富顺县通了高铁,交通十分方便,到成都只要一个多小时。欢迎各位都到到富顺逛西湖、吃豆花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