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

天地任我行

<p class="ql-block">三清山,从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年)、著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三清山现存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明代景泰年间至天顺年间(1450~1464年),王霖后裔王祜在三清山进行大规模的重建宫观工程。三清山上的道教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王祜少好诗书,长而笃信道教,有志于重建三清宫道观,并延请浙江全真道士詹碧云上山担任三清宫住持,协助其事,布景缀点,摩崖刻石,铺路架桥。后三清山自汾水青龙桥、迎瑞亭,沿途经登山入口处步云桥、杨清桥、西华台、碧玉岩、风门玄关、乘鸾涧、蹑云岭、沪泉井、众妙千步门、冲虚百步门,直到天门三清福地和玉京峰极顶处,共布设了宫观、亭阁、石刻、石雕、山门、桥梁等200多处,如新建的龙虎殿、方士羽化坛、玉灵观、纠察府、演教殿、九天应元府、潘公殿、方壕上、天门石坊、飞仙台、流霞桥、石阶等。重建了三清观,并改名为三清宫,在宫前建成三清宫牌坊。此时三清山道观与宋代比,不仅规模大,而且布局和谐,全山建筑主次分明,遥相呼应。至此,三清山进入一个鼎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仙山,虽没遇到云雾缭绕的仙气飘飘,但陈光中的山峰还是很震撼。</p> <p class="ql-block">早班索道上山,只为了心上晨光下的仙山</p> <p class="ql-block">这一次登山体验,是在腿伤未愈的前提下完成的,虽然上下索道有最小圈,台阶上下几乎崩溃,坚持下来也是一种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