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长征路(四十五):大渡河

苍山一飞鹰

文字:苍山一飞鹰<div>图片:苍山一飞鹰</div><div>视频:苍山一飞鹰</div><div>美篇号:1751699</div><div><br></div> <h5>暮色中的安顺场大渡河</h5> 四川·大渡河 本来计划在彝海镇留宿,可我们精神饱满,一口气奔到石棉县安顺场。这段与京昆高速并行的路是G108国道,说是国道并不宽阔,在山谷中穿行曲曲折折,加上光线不好,80多公里开了2个小时。<div><br>  当年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在这里七擒孟获,红军走的应该也是这条路,峡谷里中通一线,没有更多的选择。对先遣队司令刘伯承来说,能够通过彝区只是在险象环生的处境中迈出了第一步,艰难的行走并没让他在意,一路上这位身经百战的红军将领始终忧虑重重。</div><div><br> 就在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的时候,佯装主力的先遣二队占领了越西县城,沿着大路直奔大树堡,吸引了川军2万人,也让蒋介石确信不疑。虽然佯渡行动收到了效果,但并没有给小路上的刘伯承和红军主力留下太多的时间,他们能够在安顺场大渡河找到船吗?能在蒋介石重新布置前渡过险境吗?</div><div><br></div> <h5>安顺场镇</h5> 1935年5月24日,刘伯承率领的先遣队以昼夜160里的急行军速度,冒着大雨连夜赶到了安顺场。我们也在夜色中走进安顺场镇,一时间竟有了时空交错的感觉。<div><br>  安顺场位于石棉县城西北10公里处,紧靠大渡河。之所以叫安顺场,是因水祸择址重建,取“山镇久安、河流顺轨”之意。此处为大渡河中游峡谷地带,大渡河从青藏高原一路向南急奔而下,到这里像金沙江一样突然转了个九十度弯向东而去,安顺场就在转弯前的大渡河西岸。此处峡谷深切,水流湍急,两岸山势陡峭,地形狭窄,是著名的军事险地,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就是在这里全军覆灭。</div><div><br> 当年百余户的小镇,如今已建设得颇具规模,并以红军强渡大渡河而闻名于世,红色旅游景区与小镇融为一体,夜晚灯光亮起,显得格外宁静。</div><div><br></div> <h5>强渡大渡河纪念馆</h5> 第二天天晴了,尽管非常热,见到久违的太阳心情大好,让我心情愉悦的还有美丽的小镇和景区。游人不多,在古色古香的木屋间徜徉别有情趣。随处可见红旗、红星,墙上刷着红军标语,间或还可见到红军雕像,民族场景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很容易将人带入历史的氛围中。<div><br>  村中一块空地上,孤独地立着一座石砌碉楼,风格与村中的民居迥然不同,走近才知是红军强渡大渡河指挥楼,当年刘伯承、聂荣臻就是在这座碉楼上指挥红军渡河。</div><div><br></div> <h5>街中雕塑</h5> <h5>渡河指挥楼</h5> 从碉楼到河边确实不远,通往河边的草坪上摆着一些石刻,有杨成武的题诗“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还有陆定一为红军强渡大渡河48周年时的题诗“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彝汉团结好,建设永无疆。”,其中“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两句已经成为安顺场使用频率最高的宣传语之一。<div><br>  江边布置有机枪和火炮掩护阵地,这里就是渡江点,一块石头高高地立于江边,上面是杨得志题写的三个红色大字“红军渡”。 </div><div><br></div> <h5>景区石刻</h5> 杨得志是先遣队红一师一团团长,他率部于1935年5月24日夜冒雨占领了安顺场,打垮守敌两个连,并夺得木船一只。25日晨九时许,靠着这仅有的一只小船,一营营长孙继先率领二连连长熊尚林、二排长罗会明、三班长刘长发等十七名勇士,分两批乘船,冒着枪林弹雨,强行渡过河去,击溃守敌控制渡口,红一军团一师、干部团在此渡过大渡河。<div><br></div> <h5>强渡大渡河</h5> 站在河边的景观道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河水奔流的样子,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水流的气势。大渡河,与我们经过的湘江、乌江、金沙江都不一样,因为修建水库的原因,这些江河已变得平静和温驯,我为人类改变自然的智慧而骄傲,也为江河因此失去本性而遗憾。但大渡河又让我看到原始的野性,浪花飞溅,狂流激涌,桀骜不驯。<div><br>  红军出其不意地出现在安顺场,让敌人措手不及,满街柴草已堆好,准备焚街的火尚未点燃,为防不测留下的一只小船也给红军保留了过河的希望。但刘伯承的心情却没有变得轻松,水流太急无法架桥,船也只有3只,满打满算一昼夜可渡五六百人,这样大部队一个月也渡不完,而敌人距此只有三四天的行程。</div><div><br></div> <h5>大渡河边</h5> 就在刘伯承心急如焚的时候,毛泽东和中央纵队到达安顺场,大家看到一个奇特的场面,很多箱子和桌椅散乱地堆在田中,原来是当地居民为了防止敌人纵火而把家具搬了出来。<div><br></div><div> 毛泽东听完刘伯承的汇报,看着大渡河却忽然问道:“诸葛亮七擒七纵才收伏孟获,你是怎么一下子就说服了小叶丹?”刘伯承说是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毛泽东又接着问:“你们结拜时是跪在地上发誓吗?”刘伯承点头,要尊重彝人习俗,诚心诚意才会取得他们的信任。毛泽东对刘伯承的焦急视而不见,依然饶有兴致地说:“那结拜时,彝人是先跪左腿呢还是先跪右腿?”这一下把刘伯承问住了。</div><div><br> 我一边看着滔滔河水,一边把这个故事讲给妻听,妻笑了:临危不乱,领袖气质。<br></div><div><br></div> <h5>急流奔涌</h5> 从河边回到镇里,有一块很大的广场,广场中央竖立着一尊巨型花岗岩雕刻的红军战士头像,就是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造型新颖别致,据说这座雕塑曾获得2009年“新中国城市雕塑成就奖”。<div><br>  今天是七一,好几批举行党建活动的人在纪念碑前宣誓,有一位老者被人搀扶着坐在椅上,跟着晚辈们一起宣读入党誓词,令人动容。蓝天白云下,红旗飘飘,誓言铮铮,他们都用各自的家乡话宣读誓词,但方言口音不改忠诚本色。受到感染,我和妻也站在碑前重温誓词。</div><div><br> 纪念碑后面是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古朴庄严,恢宏气派。馆内分三个单元展示了长征全过程,但重点突出强渡大渡河,并有多个场景布置,生动地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div><div><br></div> <h5>纪念碑</h5> <h5>强渡大渡河纪念馆</h5> 过金沙江的时候,毛泽东曾风趣地说:“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江水怎么会挡得住龙呢?”。刘伯承生性稳重,思虑缜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深受毛泽东器重。在江西苏区时中央曾要毛泽东和朱德离开红军,谁来领导和指挥红军?毛泽东向中央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恽代英,一个是刘伯承。第五次反“围剿”中,刘伯承因反对李德在作战指挥上的教条主义和专横作风而被撤销红军总参谋长职务,降任红五军团参谋长,遵义会议李德靠边站,毛泽东立刻让刘伯承回到红军总参谋长的位置上。<div><br>  这回过金沙江、大渡河,开路先锋的重任还有谁比刘伯承更合适呢?这一路刘伯承不负所托,攻坚克难,保证了红军有惊无险顺利前行。刘伯承属龙,大渡河真的难不住龙。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在谈笑间形成,1935年5月26日中革军委向各军团发出由安顺场北上抢占泸定桥的决定。</div><div><br></div> <h5>决定抢占泸定桥</h5> 从安顺场兵分两路,一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师和干部团为右纵队,沿河东岸北进,另一路由林彪率领红二师和五军团为左纵队,沿河西岸北进,两路部队夹河而上夺取泸定桥,安顺场到泸定桥三百二十里,限三日内到达。中央纵队和主力红军随左路纵队行动,因为是冒险所以作了最坏打算,如果过不了河,中央红军就会分成两部分,右纵队就到川西打游击。<div><br>  1935年5月27日拂晓左纵队出发了,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为先头部队,执行夺取泸定桥的任务,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领命而去。红四团是个英雄团,其前身为叶挺的独立团,后来是南昌起义的七十三团,在井冈山时是红四军二十八团,属于主力,机动速度快,长征中屡次担任开路先锋的重任。</div><div><br></div> <h5>大渡河两岸</h5> 27日行军80里,由于追敌迫近,中革军委要求提前一天夺取泸定桥。5月28日军团长林彪向红四团下达命令:“你们要用最高度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伟大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取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160里的记录……”。<div><br>  接到命令,这意味着一昼夜要跑240里,红四团开始了与时间赛跑。大渡河西岸山岭连绵,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路,还要面对阻击的敌人,到磨西的时候天下起大雨,竟出现戏剧性的一幕,红军与对岸的敌军并行,两条打着火把的火龙在漆黑的雨夜里朝着同一方向急奔,那是历史永远也忘不了的一个画面。红四团创造了急行军的奇迹,他们终于赶在敌人之前到达,于29日晨抢占了泸定桥西岸桥头。</div><div><br></div> <h5>飞夺泸定桥</h5> <h5>泸定桥西岸</h5> 2023年4月我和妻走318国道时,特地来到泸定桥。这是一座悬挂式铁索桥,全长103米,宽3米,共有13根铁链,两边桥栏各有2根,桥面9根,铁链由铁环相扣而成,上铺木板,行走时桥体晃动,让人心惊胆颤。<div><br>  泸定桥始建于1705年9月,第二年4月投入使用。康熙皇帝亲书“泸定桥”三字,横批“一统山河”,悬于桥头,自此泸定桥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和要道。四川军阀刘文辉的商品和鸦片贸易几乎全部通过此桥进行,所以他迟迟不愿毁桥,红四团到达泸定桥时,桥面的木板还有20多米没有拆除。</div><div><br></div> <h5>泸定桥(摄于2023年4月2日)</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泸定桥(摄于2023年4月2日)</span></p> 5月29日中午,红四团在泸定沙坝天主教堂召开干部会,在二营二连挑选了22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夺桥突击队,连长廖大珠任突击队长,随后战斗打响。杨成武1985年曾回忆当年飞夺泸定桥的惊险场面:<br><br><h5>  <i>下午4时许,夺桥战斗开始了。司号员吹起冲锋号,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向对岸射去,突击队的22个勇士,每人都手拿驳壳枪,身背手榴弹,在火力掩护下手攀着铁索向对岸爬去。我带了一个连,每人拿一块板子,在突击队后面铺桥。后面的部队就踏着铺得东一块西一块的木板前进。</i></h5><br> 战斗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在右路纵队的有力配合下顺利夺取泸定桥,29日夜左右纵队在泸定胜利会师。异常兴奋的刘伯承睡不着,在泸定桥上走了两个来回,他跺了跺桥板,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泸定桥呀,泸定桥!老子终于把你踩在了脚下!”。<div><br></div> 1935年5月的最后一天,中革军委从泸定桥渡过天险大渡河,打开了北上通道,红军再一次脱离险境,没有让蒋介石所期望的历史重演。毛泽东站在摇摇晃晃的泸定桥上,这是经历山重水复迎来柳暗花明的时刻,他却吟出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诗句。<div><br>  当我站在泸定桥上,河的一边是海拔七千多米的“蜀山之王”贡嘎雪山,另一边是海拔三千多米的二郎山,再看桥下滚滚流过的河水,想象着子弹打在铁索上溅出的火花,不由感叹:高山大河,泸定桥是我见过的在宏大背景下最小的景区,而飞夺泸定桥又是在最小的舞台上演出的最壮烈而辉煌的一幕。</div><div><br></div> <h5>大渡桥横铁索寒</h5> <h5>泸定桥西岸雕塑(后面是贡嘎雪山,摄于2023年4月2日)</h5> 当时看过泸定桥,我们又去了磨西古镇。2022年9月5日泸定地震,磨西正是震中,损毁严重,毛泽东宿营过的天主教堂已经裂开,磨西红军长征陈列馆也未开放。当年红军在这里召开了磨西会议,决定不去康定,通知部队有序通过泸定桥,先过人再过马,筹集粮草并初步研究了北上路线问题。<div><br>  在随后的泸定会议上明确了两件事,一是红军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线,尽快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二是决定让陈云去上海恢复白区党的组织,设法与共产国际联系,汇报中国革命情况。</div><div><br></div> <h5>磨西红军长征陈列馆(摄于2023年4月2日)</h5> 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内还特设了一个“红军长征在四川”临展,内容上虽有部分重复,但更多地展示了红军长征在四川境内的活动情况,点、线、面结合,更加全面地反映了长征主题。<div><br></div><div> 很喜欢其中展示的一个视频——《穿越时空的对话》,通过一个现代少年和一个在长征中牺牲的小红军的隔空对话,反映了先烈们对理想、信念和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而红色精神没有随着硝烟散去,正一代代流传。</div><div><br></div> <h5>红军长征在四川展馆</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穿越时空的对话</span></p> 惊心动魄的大渡河是中国革命漫漫征途中万千惊涛骇浪中的一个,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消失于烽火烟幕中的英雄。安顺场十八勇士,泸定桥二十二勇士,他们中绝大部分人都在后来的征程中牺牲了,甚至没有留下名字。安顺场十八勇士中,十六人至今下落不明,连长熊尚林牺牲于抗日战争期间,只有营长孙继先活下来,1955年授中将军衔,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导弹和卫星发射基地司令员,1990年去世。<div><br></div><div> 泸定桥二十二勇士,他们浴血奋战,获得的奖赏只是每人一套列宁装、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一个搪瓷碗和一双筷子,但留下名字的只有8人,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前的22个纪念立柱上,大部分立柱是空白,既无头像也无名字。</div><div><br> 金一南说过这样的话,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毫无疑问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民间传说毛泽东给十八勇士发了免死牌,人们以这种方式为那些在关键时刻拼过死力的人祈祷。今天,最好的纪念方式是传承他们的精神,只要传承不息他们就没有离去。</div><div><br></div> <h5>安顺场大渡河</h5> 从纪念馆出来,在民宿酒店吃午饭,老板推荐了特色坛子肉,猪是自家养的,做法特别,将肉洗净腌制一晚,再洗去盐水擦干,油炸后入坛密封,存放半年到1年,方可食用。吃起来软糯不油腻,很香。<div><br>  饭后准备去磨西和泸定,导航显示路不通,问了酒店老板才知,2022年那场地震所造成的影响仍未消除,从安顺场到泸定的路正在修建隧道,我们只好放弃,改道直接去天全。</div><div><br></div> <h5>回望安顺场</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渡河</span></p> <h1><i><font color="#ff8a00">(未完待续......)</font></i></h1><div><i><font color="#ff8a00"><br></font></i></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5年4月</h3> <h1>附图:</h1> <h5>安顺场-桃子湾渡口战斗示意图</h5> <h5>夹江而上飞夺泸定路线图</h5> <h5>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h5> <h5>安顺场大渡河边</h5> <h5>小镇一角</h5> <h5>纪念碑前</h5> <h5>品尝安顺场特色—坛子肉</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