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传承-我的父亲

刘凤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家风传承—我的父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父亲今年已经九十高寿,父亲是解放前生人和解放后参加祖国建设的第一代人,他们人生经历映射着那一代人的时代精神和奋斗人生,他们的品格既是家风传承又是国家情怀,对后辈将是宝贵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父亲出生于1935年、河北廊坊大城大阜村公社邓良村人,是一个农家子弟,但是上过高小。在解放初也算一个小有知识的青年,17岁时在外出求职过程中,因为正赶上解放初城市恢复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被天津市委政策研究室作为一般干事录用,算是我们祖辈跳出龙门的开端。从我父亲的简历和过去的一些零散记事我们了解到,父亲工作后,又在天津速成中学上了2年,因此相当于一个中专生,这为日后的政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但是人生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充满挑战和选择,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节点,这将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我爸在天津市委机关的工作,在当时因该是前途无限广阔的,但是后来由于自身有病和母亲一人在家乡抚育我们比较困难的原因,因此主动申请回乡,在乡下务农了几年。后来待身体复原后,又重回到干部队伍中,这样大半生都是在大城政府部门、主要在交通行业工作。在我们的印象中,父亲一生,工作勤勤恳恳、勤政廉洁,一心扑在工作上,最突出的是父亲具有记笔记的习惯,把工作作为日记,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同时也注意学习,尤其是党内工作文件的学习、领会和贯彻,这是我们从他的工作日记可窥探一星半点,所以有所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在工作外的个人爱好,主要就是爱好练字、书法,这种爱好到退休后得到了更大的发扬光大。父亲的书法,尤其喜欢和擅长毛体书法,经常手书字幅,由于小有成就和名声,被廊坊毛体书法协会吸收为会员。在晚年的时候,更是把练字做为日常必修活动,所写的字幅常常送人为乐,也给我们姊妹每人留下了大量墨宝,成为永恒的纪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母养育了我们姊妹四人,一生勤俭持家、省吃简用,为子女操劳一生,辛苦一生,他们的待人接物,家国情怀,也影响着的成长和人生,我们姊妹都有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这要感恩父母的养育和教导。希望这种中华民族家传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发扬光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