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永远的朋友

信天游

<p class="ql-block">  我写出这个题目时,突然想到社会上流传的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可是,今天到世家书院的朋友,最少都有五六十年的交情。四月十四日,这些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生人的朋友,受民俗作家刘君瑞先生邀请,参加刘先生新书出版发行赏读赠送聚会。民俗文学创作者,著名书法家刘智瑞先生来了;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美学专家刘永杰先生到了,企业家刘东海先生从玉祥门赶来了,主政一方的官员苗玉瑞先生及夫人开车报到,原市教育局处长,育才中学校长,风尘仆仆的赶来。陕西省建材协会名义会长苗高社先生刚从全国建材协会上发言之后,匆匆赶来。柳青研究会的研究员王选信苗晓英两位作家从东郊赶来,雁塔区美协会会员,牡丹仙女苗蓉从郭杜赶来。交情至深,非同一般。同村同乡,耍小玩伴,平日各自忙,心中时时有。我心想,这些不都是永远的朋友吗!</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对君子之交发寥寥数语。</p><p class="ql-block">交友相处,是人类共情。人,不能没有朋友。尤其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如果没有朋友,一种孤独感随时袭来。那种无聊无助无奈无常,郁闷寡欢,是年轻人无法理解的。不愿理事,不愿与无文化营养的人交往已是常态。</p><p class="ql-block"> 朋友,一定要三观相通,节奏着调。</p><p class="ql-block">朋友一定是豁达大度,不计小事。</p><p class="ql-block">朋友一定会理解朋友的处境,在泥坑里拉一把,在上坡时推一把。</p><p class="ql-block">朋友一定学会倾听,当友人痛楚倾诉时,不瘪嘴。不插话,不讥笑,不传第二人。让朋让酣畅淋漓地把话说完。许多情况,心里心中的愤懑找个知己,一诉了之。解除心结。</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朋友相聚,只谈书,谈长安话,西安话,陕西话的读法,写法。君瑞先生近年写的二十本书,个中苦与累,谁创作谁知道。大家拿到刘老师签名的书,没有更多的表扬话题。只谈到这本书对地方方言,古汉传发声等文化传承的意义。再不记录下来,过三五十年,陕西话就会消失,再也没人问“咥了么”只会客气地说,您吃饭了吗。没吃我去要捅矿泉水,买二斤米,给你做饭。大家注意到么,没人说搅水,揍饭。</p><p class="ql-block">看官,你问咋不赞扬几句?因为是朋友。</p><p class="ql-block">朋友回忆着互相之间的影响与信任,帮助与提携。高社先生揭秘了智瑞老师的剧本丢失过程。大家回顾了当年大队团委和公社团委的活动。李君虎老师回顾了在学校带学生撩挛学生回教室。学生刚走,空中飞来扬场的风扇,不偏不斜,扎在学生刚座的位置。老师们吓了一身冷汗。</p><p class="ql-block">智瑞先生当场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乡贤情深</p><p class="ql-block">潏水鐘灵毓英雄,</p><p class="ql-block">物华天宝遽春生。</p><p class="ql-block">为人师表君瑞虎,</p><p class="ql-block">秀外慧中绘苗蓉。</p><p class="ql-block">玉瑞平权功德重,</p><p class="ql-block">宏基书法神气精。</p><p class="ql-block">东海扬帆搏风浪,</p><p class="ql-block">高社建瓴藏儒风。</p><p class="ql-block">小瑛选信文永杰,</p><p class="ql-block">愚智瑞和谢乡朋。</p><p class="ql-block"> 2025.4.15于世家书院</p><p class="ql-block"> 赏读赠书结束,朋友们共进午餐。</p><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14日於世家书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