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县三里“古教场”遗址

丝弦乐

<p class="ql-block">  上林县三里镇历史悠久,曾经是明朝古县城——凤化县县城,后改建为“教场”,今遗址尚存。</p><p class="ql-block"> 明正德六年(1511年)置凤化县,最初治所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西南乔利镇,嘉靖七年(1528年)徙治于今上林县东北三里镇。明嘉靖八年(公元1530年)时为两广督臣王守仁因镇压“八寨起义”遂决议设凤化县,并在三里城东现老圩村后的高祥(实为教场)破土兴建(今已废弃),后因王守仁的离世,凤化县被废除后,南丹卫迁移到这里,并设立了思恩参将府镇守。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广西巡抚郭应聘督兵进驻,改思恩参将府于此(参将府建于隆庆初年即公元1567年)。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王守仁所筑的泥城,城内横直各约一里,置“凤化县”,城内设演武厅、点将台、跑马道,1529年“凤化县”废除,迄今遗址尚存。</p><p class="ql-block"> .三里“古教场”得以扬名天下,乃是要等到崇祯十年(1637年),当时镇守三里营思恩府参将陆万里的同乡徐弘祖——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徐霞客到访游览后。徐先生在三里接受了当地官员陆万里的热心招待,逗留了五十四天之久,留下了一万多字对三里的人文、景色描述。 在寓居三里期间,徐霞客与陆万里一起登上了南门南宣楼,欣赏了三里的美景,并应陆万里之请写下了《南宣楼记》。同时,他们还俯瞰了城东演武场,观看了南丹卫官军的操练。演武场这里曾是凤化县的旧址后改为“教场”,经历了无数次的更迭与发展,古凤化县城最终成今天三里的一部分。虽然古凤化县己淹没在尘土中,但是它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依旧深深镶嵌在三里这片土地上,依然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