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11日周五清晨6点,我们6人相约从宜昌出发,经河南新乡游郭亮村挂壁公路和红旗渠。</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来到万仙山景区(也是郭亮村入口),入住江美农家。</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挂壁公路是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的一条挂壁公路,又称郭亮洞。是一条完全由村民手工开凿于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的险峻公路。</p> <p class="ql-block">这天晚上我们碰上了当地30年难遇的大风,风吹的呼呼响,气温从头天20多度降至6度。</p> <p class="ql-block">12日早上出行时,我们几人把所有带的衣服都穿在身上,还将车上的靠垫披在身上,冒着8级大风向郭亮村出发。</p> <p class="ql-block">许多游客都冻得瑟瑟发抖,直问我们的披肩在哪里买的?看着自己的装扮都觉得滑稽可笑。</p> <p class="ql-block">8点多钟我们乘坐景区的观光大巴来到海拔1500多米的绝壁长廊。</p> <p class="ql-block"> 这条挂壁公路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历时5年,1977年完工,其中主要负责开凿的13位村民被称为郭亮洞“十三壮士"。</p> <p class="ql-block">山风呼呼的裹夹着千年前的岩石气息扑面而来。1300米的隧道内,人工凿痕如刀刻斧凿。参差的石壁上,当年的钢钎留下的凿孔仍清晰可辨,每一个凹痕都是凝固的呐喊,有的洞顶还有钢网防护,提示着存在的危险。岩边垂落的藤蔓轻扫石阶,仿佛触碰到72年那13条悬在云端的粗绳。</p> <p class="ql-block">窗口是原来凿岩石方便出渣石而留,而今成了观光口,扶窗俯瞰,八十多米垂直深渊吞没了所有怯懦,唯见当年村民凿岩时甩落的碎石在崖底堆积成沉默的证词。</p> <p class="ql-block">转角处一方凿痕密布的石碑刻着1972~1977这串数字,分明是郭亮村最悲壮的掌纹。</p> <p class="ql-block">郭亮洞内游人的惊叹与相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却总在某个瞬间被山风撕开缝隙,那叮当凿击声穿越五十年的时空,血泡磨破又愈合的坚韧,在石壁上撞出永恒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原先的郭亮村与世隔绝,经济落后。</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郭亮村焕然一新!不但把出行的难题解决,还促进旅游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在机械轰鸣的时代回望郭亮村,1300米绝壁长廊不是奇迹,而是一曲用生命对抗宿命的壮歌。十三双布满老茧的手,五年二万六千立方米的石方,三万多个工日里锤炼出的是中国人骨血里最硬气的精神图腾。</p> <p class="ql-block">快乐足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