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去春来,杨柳吐绿,万物也渐渐复苏,又是一年的春天。古有踏青,今有踏春,春天给人希望,给人力量,也带给人美好的憧憬。人,在置身大自然并拥抱它的时候,所有的心郁也会随风而散。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明媚的大地... ...,都在温柔的抚慰着你,让你充满生机!让你蛰伏了一冬天的身心也渐渐地舒展开来... ...</p><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的季节,带父母再次出游,开启七天(4.5-4.11)“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体验下不一样的古城古镇,也沿途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广域的晋陕川风貌。</p> 4月5日,一早驱车出发四川,越往南开,气候越温暖,高速沿途两边田园和山坡上到处盛开着金黄色的油菜花,心情也随之欢愉起来...... 沿途美景视频2 沿途美景视频3 当天下午到达陕西洋县,落脚住宿,洋县是油菜花盛开的地方,前几年还带父母专程来看油菜花 第二天早饭后出发,中午到达本次出游的目的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阆中古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驱车沿着嘉陵江,直接进入古城。</span>阆中古城,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四大古城之一</p> 四月初的天气,虽然比北方要温暖很多,但是还是有些初暖乍寒的感觉,清冷的江面寂静空旷 入住江边客栈,推门出来即是江边美景,此次出游避开了小长假高峰,错峰出行带来的好处就是客栈费用实惠,且游人很少,能在古城好好享受她的宁静 客栈外摆放着茶桌麻将桌,供住宿客人或者游人闲坐聊天,喝着茶,赏着江上美景,看云起云落 爸妈也带着豆豆,江边散步...... 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底蕴深厚,人文丰富 阆中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华光楼,是一座过街门楼,始建于唐代,现为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遗存,楼身建于6米高的石砌台基上,被誉为"阆苑第一楼" 与古城华光楼隔江而望的南津关,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物贸繁盛的水陆要塞。水路横贯南北、上通广元、南下重庆,可通上海,是连接古城和江南的一条必经之道 暮色渐深,江边夜景璀璨 <p class="ql-block">傍晚,可以沿着古街慢慢逛,欣赏两旁的红灯笼和古朴的建筑,许多店铺和餐馆也亮起灯光,整个古城显得别有一番意境</p> 静谧的小巷,也少有游人走动 位于古城正中央的中天楼,是阆中古城的风水坐标和穴位所在,站在楼下往上望,有一巨大的八卦图,古城的街道就是以它为轴心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八方次第展开,因此也被称为阆中风水第一楼 往南走,有一段古城墙和南门,称作锦屏门 往古城北面继续走,房屋就越来越低矮,也越来越原生态,但也都是各色客栈饭馆小卖铺 <p class="ql-block">穿过南门一直往江边走,就到了一处开阔地,阆中古城广场,有跳广场舞的、闲聊闲坐的、有活动锻炼的</p> 阆中古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形成"串珠式"、"品"字型、"多"字型、"倒插门式"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这些建筑为古城营造了浑厚而带有神秘色彩的文化氛围 阆中古城饮食文化远近闻名,除了久负盛名的保宁醋外,还有白糖蒸馍、保宁压酒、松花皮蛋、酸菜豆花面、锭子锅盔、酥锅盔、热凉面(牛肉凉面)、牛羊杂碎面、吊汤扯面、川北凉粉、热凉粉等充满古城民俗民风的饮食小吃,足以使人们一饱口福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天气格外好,阳光明媚,爸妈早早坐客栈外面在晒太阳,我睡到自然醒才出来</p> 阆中古城的住宿选择较多,从高端酒店到特色客栈一应俱全。建议提前预订,以便获得更好的住宿体验,旺季不建议住江边客栈,游人不断会影响休息 古城客栈每个都各具特色,一派春意盎然的小庭院 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是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因张飞死后追谥为桓侯,故名<br> 刘备平定益州后,派张飞为阆中太守,领军驻守阆中达七年之久,为巩固蜀汉政权,保护阆中一方平安立下了汗马功劳 胡家院,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川北民居的典型代表。胡家院现在还居住着第八、九、十代子孙,祖上世代行医,医术享誉阆苍南一代 在古代阆中这个地方先后出了两对兄弟状元,即唐朝的尹枢、尹极和宋朝的陈尧叟、陈尧咨。在科举取士的1300多年间,这里还出了115位进士、404名举人、317名贡生,被誉为四川的状元、举人之乡,由此阆中成为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科举博物馆--四川贡院,每年都有高考生到此地打卡祈福 中天楼全景,阆中山环水绕而择定的城市中心,以应风水"天心十道"之喻,城内其余街巷,均以中天楼为核心,以十字大街为主干,层层展开,布若棋局 走累了,随处都是可以歇息的地方 在古城内,随处都有卖醋的,作为全国四大名醋之一的阆中保宁醋,就发源于阆中古城的一个小作坊内,但是作为从山西来的游客,我们还是喜欢自家的宁化府醋 古城内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各色植物和花卉,很是养眼 各色盛开的小花装点着古城街道两旁 走在街上,随意进入一处院,都会让你有不一样的美的收获 小猫小狗很多,个个都温顺平和 阆中古城在古代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文化 又是一处别有景致的小院子,院子中心那盛开着一团团白色花朵的小树,给院子又平添了别样生机 再歇一歇,慢悠悠转古城,才是来古城旅游的初衷 在古城喝酒是免不了的,川菜,也蛮合我们口味,好吃 一处集住宿和品茗的客栈,主人精心设计的环境,让人悦目舒心 爸妈看到此景是回忆满满...... 又是一处雅致的小院子,忍不住就要咔嚓嚓 张飞牛肉,阆中特产,感觉和平遥古城似的,到处都是牛肉和醋,买了些吃,比平遥牛肉稍显硬些,也蛮不错 古城江边停靠的游轮、快艇,一波波载人出游 乘坐快艇往返古城和南津关,也可以走公路驱车直接上去 快艇视频 南津关古镇与"春节文化公园"、"熊猫乐园"、"锦屏山入口广场",一起打造成"环锦屏山文化旅游产业带" <p class="ql-block">明成化年间,曾设浮桥通嘉陵江两岸,与古城连为一体,于2010年整体拆除,由阆中华城置业进行改造,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70多亩,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70多亩,2012年竣工并投入运营</p> <p class="ql-block">古街依山而建,街道以石阶层层而上,两旁建筑多系明清风格川北民居,古、雅、幽、深,形成与古城交相辉映的靓丽景观</p> 南津关景区进来后的一街景 <p class="ql-block">游阆中,登鳌山,观阆苑仙葩,品仙道文化,感天地灵气,此地仙气缭绕,繁花似锦......</p> 为了使古老的南津关重新焕发昔日的活力,让南津关重现千年繁荣,阆中对南津关进行了恢复重建,打造成了集观光、休闲、体验、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景点 鳌山胜景俯瞰古城,视频 背倚风景秀丽的锦屏山山麓,枕山面江,狭长的古街,古风古貌,古韵悠远。山顶,到达鳌山圣境,可俯瞰古城全貌 <p class="ql-block">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夜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目前,多元夜间消费市场成为衡量城市繁荣舒适程度的重要指标</p> <p class="ql-block">嘉陵江沿江两岸48公里彩灯夜景工程和山体景观点缀工程,增强了嘉陵江夜景的吸引力,“月光经济”对阆中旅游收入的贡献率在逐年提高</p> 被央视《朝闻天下》评为“十大夜游目的地”,绚丽的夜景氛围和特色的夜景体验已成为阆中古城另一张亮丽的名片 <p class="ql-block">夜游嘉陵江,饱览嘉陵江美丽景色,在湖光山色中,让你流连忘返,更让你心旷神怡,犹如回归大自然般感觉,让你领略到阆中山水的神韵,体会到风水宝地的灵气和壮丽</p> 十里长堤下,一碧嘉陵水,船行江中,波光灯影,两岸风情尽收眼里 夜游嘉陵江,视频 <p class="ql-block">灯火璀璨,江水叠映,构成一幅流动的画卷,远处就是白塔山和白塔,建于明代末期,内六层并有螺旋梯道九十一级,供人登临绕窗远眺,是一座风水塔</p> 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风,二位阴阳风水学家在阆中观测天象,后来同葬于阆中的天宫院,在当地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传说 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的中游,其由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交汇聚结形成严密缰绕合护的形胜之地。 <p class="ql-block">登白塔赏古城全貌“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其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非常符合地理四科“龙“、"砂"、"穴"、"水"的意象,被列为"中国风水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北有秦岭支脉形成的阆中群山,南有南有锦屏山、白塔山、大雁山等山川拱卫,群山环绕 ,易守难攻,嘉陵江在城外奔流而过,环绕古城三方,俗称金城环抱 丽水成垣,风水极好</p> 离开阆中古城,又驱车来到230公里处的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青木川古镇,高速转国道,一路上山路蜿蜒,弯弯绕绕 青木川古镇位于陕,甘,川交界处,西连四川省青川县,北邻甘肃省武都县、康县,素有“鸡鸣三省”“一脚踏三省”之誉,是陕西最西的传奇古镇,距今已有540余年历史 青木川是一块美丽、富饶、神奇的风水宝地,著名作家叶广岑的《青木川》写的就是这里的故事 <p class="ql-block">当地特色美食---木桶鱼,做法独特,桶底是烧烫的鹅卵石,加入鱼片后再倒入烧好的汤料,就可以吃了,汤鲜肉嫩,非常鲜美</p> 青木川最早是由蜿蜒的金溪河冲出一片平坦的川谷后,才有了建筑,有人居住。一条“回龙场”古街从南向北把小镇拉得悠长,犹如弯弓一般,因街的南端有古青木树,遂称青木川 青木川被誉为“最有故事、最有味道的古镇”,虽白驹过隙、日月如梭,但青木川先秦遗风尚存,青山风貌依旧 古镇现存的古街回龙场,明朝成化年间所建,古街东西长 800多米,古街上近百家人户的房子都是四合院,二进二出的两层结构,保存度达80% 民国时期,政乱匪患,乱世中成就了当地一位传奇人物——魏辅唐,14岁辍学,16岁加入红帮,18岁杀死原民团团总,成为青木川舵把子,从民国13年底到民国38年底,先后兴建宅院、开凿堰渠、种植大烟、兴办商业、创建学校、整顿治安、奉命剿匪等等,功过是非,林林总总,构成了他传奇的一生 古镇保存最为完整 的就是魏辅唐所建的——魏氏宅院,青木川当时因地僻人杂,政乱匪患,官府无力统治,魏在乡里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建立武装,游离于政府管治之外,其种植罂粟,购买军火,兴办教育和剧社,古镇上的洋行、商户、茶馆、客栈等很多为其所建 回龙场老街两边的明清建筑显示着曾经的繁荣和辉煌,门框上的不同时期的标语,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幻觉 屠师爷酒坊,主打传统粮食酒(如包谷酒、高粱酒),这一坛坛香气浓烈的酒,造就了青木魂 荣盛昌,当时古镇的世界之窗,很多洋货,小到生活用品,大到家电用品,可以说外面没见过的东西这里都有 荣盛魁又名“旱船房”,外形像是一艘巨舰,又建在陆地上,故而得名,是魏辅唐之兄魏元臣的产业,主要服务于富商巨贾,是当年三省边界有名的休闲娱乐场所(其实就是烟花风月场所,俗称青楼),雕梁画柱,香榻玉帛,设施极尽豪华 烟馆,是青木川昔日的梦幻,青木川地处“三不管”的边陲地带,一时沦为种植鸦片的“金三角”,烟片收获季节,天南海北的烟贩毒枭云集于此,于是迎合交易和吸食鸦片的各类烟馆应运而生。烟馆见证了烟客醉生梦死、追欢逐笑的糜烂生活,也催生了青木川一时的畸形繁华 步行在青木川古镇回龙场老街的青石板路上,两旁巍然屹立着百年前的古建筑,闭上眼似乎能听到百年前天下客商云集于此的人声鼎沸,能看到鳞次栉比的店铺摊点,繁忙交易的买卖商客,能感受到盛极一时的繁荣 三省交界的特殊地理方位,使青木川成为秦蜀文化荟萃之地,当地文化风俗亦川亦陕,并带有部分陇南文化特色 <p class="ql-block">现保存古朴独特、雕梁画栋、风格典雅的古建筑房屋260余间,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典型的陕南特色民居和铺满青瓦的悬山屋顶</p> 古镇里面各色客栈小店茶坊,林林总总,房屋上那年深日久的瓦檐透着苍黛,暗淡的壁板与精美的窗棂上还残留着它当年的风光,让人感到岁月的沧桑 古镇里很多美术生在写生,有种现代化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p class="ql-block">一条河分出青木川的新街、老街,一座桥连着青木川的过去和现在,河是发源于甘肃的金溪河,自东向西环古镇蜿蜒向南汇入白龙湖(江),是嘉陵江的上水</p> <p class="ql-block">时光烟云的深处,多少名噪一时的人物都湮灭得无影无踪,青木川也逐渐为世人所遗忘,幸运的是叶广岑先生还原了这一段历史,独特丰厚的历史和文化仿佛一股重生的力量,将这个昔日辉煌的小镇从沧海桑田中重新凸显在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古镇里田园间油菜花、重瓣樱花盛开,处处犹如行走在画中般的感觉,如果你要寻一处“有山、有水、有故事、有乡愁”的目的地,那么青木川古镇真的是一个不错的理想选择</p> 镇外清水绕石,蜿蜒而过,沟旁山势起伏,野花飘香 <p class="ql-block">登上凤凰山俯瞰古镇全景,弯弯曲曲的金溪河静静地流淌而过,青山绿水中的青堂瓦舍,是那样安详地吐纳着古朴而清新的祥和之气</p> <p class="ql-block">“五盘虽云险,山色佳有余。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诗圣杜甫途经青木川时,如此描绘了这里的山水</p> <p class="ql-block">古镇栖凤楼这边的是新街,基本都是酒店客栈饭店商铺等</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古镇上的红灯笼逐渐点亮,远离都市的喧嚣,在青木川古镇漫步,聆听当地居民述说这座古镇的故事,是一次难忘的体验</p> 站在飞凤桥上看远处凤凰山,被璀璨的彩灯妆点的熠熠生辉,而眼前的金溪河却显得有些枯竭 附近的中学在搞研学活动,晚上演出,所以原定的锅庄舞取消 <p class="ql-block">古镇夜景灯光秀,不停变幻的各色灯光交相辉映,照亮了青木川的夜空</p> 离开青木川古镇,继续出发,回山西, <p class="ql-block">中午,到达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西文兴村的柳氏名居,是为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后人柳遇春修建的故居,明永乐四年,柳宗元遗族耕读发家,始造河东柳氏府邸一进十三院,占地三万多平米,是中国目前唯一以同祖血缘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柳氏民居四周青山绿野,风光秀丽,依山而建,西高东低,举目南眺行屋拱翠,挥手东指三台左抱,侧身西观九岗右环,回首北望鹿台挺秀,是谓之"环山居",平面设计为万字形的皇家图案,整体布局为"福禄双全"</p> <p class="ql-block">柳氏宅第的建筑,是家族兴衰的见证,显示着几百年来的不同凡响,仍向现代人展示着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柳氏民居是一个艺术的殿堂,让人不解的是这个偏远的小村落何以保留了那么多的艺术精品,那些名人丹青、大家墨宝、家训碑碣、精美壁画,无不让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从其建筑艺术、工艺质量、建造技术来看,水平之高,布局结构之考究,文化底蕴之深厚,在我国古代民居中实属罕见,前几年我也因摄影缘故,多次来此地拍摄,来的次数多了感触也越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计划离开柳氏民居,再去湘峪古堡、天官王府看看,却因天气预报称:华北地区大风预警,预计4.11下午到4.12全天风力最高要达10级或以上!所以考虑到安全问题,还担心大风高速封闭等情况,决定提前返家。</p><p class="ql-block"> 于4.11上午平安抵家🙏🌹</p>